程詞

【摘要】并購是公司外部擴展的重要手段,其對提高企業競爭力有著重要作用。公司并購目的在于通過對資本結構的優化提高企業價值,公司并購后能否得到最佳的資本結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本文簡單分析了上市并購與資本結構的關系,并對不同并購方式對資本結構的影響進行探相關討。
【關鍵詞】資本結構 上市公司 并購
一、概述
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下,雖然世界經濟發展速度受到此次金融風暴的嚴重阻礙,但全球企業并購的井噴態勢并沒有受到影響。在如此低成本的機遇下,很多實力較強的企業乘機發展并購戰略。據相關統計,我國自2010年開始,企業并購交易逐年呈翻倍成長,我國企業合并交易在歐債危機的情況下仍然創下歷史新高。下圖1為2007年到2014年中國并購市場發展趨勢。2014年,上市公司在國內并購市場所占比例上升74.8%,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并購市場的優勢。那么為何為出現這樣的態勢呢,關鍵在于企業合并的魅力。馬克思曾說過,資本家的本性在于逐利,企業更不會放棄對剩余價值的追求。企業家組建企業的最終目的在于追求剩余價值,企業合并是比較復雜的經濟活動,資本家之所以對企業合并趨之若鶩是因為背后隱藏著誘人的剩余價值。為了有效發揮企業合并的協同效應,企業合并需要對各種資源進行資源重組,將并購后的資本結構調整到最佳狀態,極可能趨向于目標資本結構,以利于企業的更好發展。
二、公司并購與資本結構
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能否實現目標資本結構關鍵在于公司采取怎樣的融資方式,例如配股、增發、長短期負債等。幾年來隨著對公司并購、融資的不斷研究,公司并購被認為是一項與融資決策有一定關系的投資決策,收購公司的資產結構很大程度上受到并購方式的影響,而且負債率較高的公司會通過對資本結構狀態較好公司的收購來調整自身的資本結構。公司并購對并購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負債率較高的企業收購負債率較低的企業,進而降低并購企業負債率,通過報表合并優化資本結構。二是公司并購過程中中采用合適的并購融資方式,進而到達優化并購公司資本結構的目的。三是借助合并的協同效應間接優化資本結構。成功的并購可以有效的改善企業績效,讓企業獲取更多股權,并進一步調整公司現有的資本結構,所以并購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工具。
作為市場經濟環境下的一個獨立經濟主體,企業進行的所有經濟行為都是為了逐利,而并購行為也有著同樣的目的,即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通過并購可以有效實現低成本擴大化、企業利潤最大化。從廣義的概念理解,并購是為了優化資本結構、實現財務目標而進行的企業資源重新配置。上市公司并購的方式有很多種,每種并購方式的標準和效果也各有差異,按照付費方式可以分為股票收購以及現金收購;按照并購公司轉移資產的方式可分為承包式、承擔債務式等;另外根據并購資產劃分與并購公司資產情況關系可分為桿件、非杠桿并購。
三、股權收購
股權收購是針對于上市公司的一種收購方式,上市公司在市場上都發行有具有表決權的股份,并購公司通過購買被并購公司股份,并且所獲股份達到一定比例后,并購公司就可以取得被并購公司的經營控制權。股權收購是一種產權交易方式,通過對被并購公司股權的交易轉移并獲取被并購公司的經營控制權,進而達到接管被并購公司的目的。股權收購具有分散性、強制性等特點,以此方式實現并購不需要獲取被并購公司的同意,而且法律程序簡單。公司合并后的總資產、負債會增加,合并后資本成本的變化主要取決于并購公司股票價格、數額、被并購公司負債、利率和投資報酬率的關系。如果被并購公司是一個負債率較低的優勢企業,則并購公司發行股票數額發行量大,此時會導致公司資本成本增加;如果被并購公司負債率和并購公司發行股票權益報酬率均比較高,則公司資本成本增加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從整體情況分析,采取換股方式并購很可能會使公司成本增加。
四、承擔債務式并購
收購公司在收購目標公司時,如果通過承擔被收購公司所有債務的方式來獲取被收購公司經營控制權,而不對被收購公司支付任何現金,這種并購方式稱為承擔債務式并購。承擔債務式并購多發生于并購瀕臨破產的企業公司,是一種零現金支付并購方式的特殊表現。如果被并購公司的負債較高,則力量較高,企業合并后額資本成本也有增加的可能。如果被收購企業負債較少,利率較低,則會因為負債資本成本相比權益資本較低,以及稅費的影響,導致合并后公司資本成本出現小幅度下降。
五、杠桿并購
在杠桿并購中,并購公司收購部分或者全部被收購公司股權的方式是并購企業以自有少量資金通過高負債融資的方式實現,進而獲取目標公司的經營控制權,進行企業重組,并從中獲取高額收益。杠桿并購是一種按照杠桿原理的財富性收購方式,其中“杠桿”即為負債,通過杠桿并購可以讓企業進行快速擴張,有利于發揮經營協同效應,同時也可以消除代理成本,可以獲取較高的預期收益。在適合的條件下,杠桿收購交易可以有效解決利益相關人不一致行為引起的利益沖出,最終提高企業運營效率,使各方收益。Duracell(杜拉賽爾公司)是原本是美國一家有著廣闊發展前景的公司,但由于海外市場開拓不力,公司贏利較低,所以于1988年被KKR公司收購,收購價格20.6億美元,其中只有3.5億美元是KKR公司自己的股權投資,剩下的均來自KKR公司的兩個融資方案,一個是銀行融資以及負債工具融資,總融資金額達到10億美元,另外一個是發行垃圾債務券償還短缺債務。KKR公司于1996年采用換股的方式以62.8億美元將其出售,在此次杠桿并購交易中通過3.5億美元的投資成本獲取了42.2億美元的收益,此次并購可以說KKR公司一個非常成功的并購交易。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經營效率和低財務杠桿有著重要影響作用,杠桿并購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高財務杠桿,高財務杠桿對企業以后的投資能力造成影響,同時也不利于提高企業價格戰的承受力,在其他實力雄厚、較低財務杠桿企業的攻擊下很容易讓自己陷入財務危機。
六、結論
并購是企業用于優化資本結構的手段,不論采用哪些并購方式都會使企業資本結構發生變化,并對企業的資本成分造成一定影響,這是并購影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重要體現。如果更進一步講,資本結構優化則是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手段、途徑。在瞬息萬變的經濟市場環境下,企業應結合資本結構目標采用多元化的并購方式,以借助資本市場提高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盛敏,劉佳,遲飛等.中國上市企業并購的財務協同效應研究——聚焦于放大和緊縮[J].上海管理科學.2012.34(4):58-62.
[2]趙娜.目標資本結構對企業并購的影響研究[D].天津大學.2012.
[3]鮑亦騰.我國企業并購支付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以萬達集團并購AMC為例[D].河南大學.2014.
[4]張鈞銘.上市公司并購財務風險及其防范[J].北方經貿.2009.(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