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4月,第八屆(2015-2016)“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評選活動正式啟動。2015年12月,“2015年度中國政府創新最佳實踐”揭曉。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至今已經走過16個年頭,對其研究也不斷深化。其發展到第八屆時,對之前歷屆以來的系統的政府創新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立足政府創新的國內研究變化對前人的關于政府創新的含義、特征、動因、如何改進等方面的研究作了系統梳理,為后續進一步研究做鋪墊。
關鍵詞:政府創新;研究綜述;國內研究現狀
中圖分類號:D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054-01
政府創新即基于政治、行政、社會環境的變化,尋找并采用新型治理方法,提高政府能力。政府創新作為一種新趨勢,在近些年尤其是”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設立以后,逐漸成為學界的熱點研究問題,日益受到學者關注。以“政府創新”為關鍵詞,將來源時間鎖定在:2001年-2015年,對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AJD)進行檢索,得到國內有關政府創新的期刊類論文共計275篇。總體來看,國內關于政府創新的研究相對較少。2000年以前,國內幾乎沒有關于政府創新的研究(吳建南等,2007)[1]。而以“Local Government Innovation”為關鍵詞進行主題詞檢索,發現國外學者相關研究很多,共有4839篇文獻。
一、 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學者對政府創新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于政府創新的含義、特征、動因、如何改進等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探討,包括有關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的分析。
(一)政府創新的含義研究。
謝慶奎(2005)認為政府創新有外延和內涵之分。政府創新的內涵包括理論創新、體制創新、人員創新、操作創新。政府創新的目標是建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的服務型政府[2]。俞可平(2005)認為,政府創新分為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務三類[3]。劉景江(2009)認為,根據公共管理理論、組織創新與變革管理理論,地方政府創新是兩個基本向度的有機統一體:地方政府自身的創新、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后者是前者的鞏固和主要目的。地方政府自身創新包含緊密關聯的四個核心要素:組織文化創新、業務流程創新、組織結構創新和信息技術創新。地方政府組織文化創新是整個地方政府創新的先導和保障[4]。
(二)政府創新的特征研究。
吳建南等(2007)認為中國東部地區的政府創新遠多于中西部地區,地市級和區縣級政府創新最多;創新內容中,公共服務創新最多,其次是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并且不同地區和機構也有差異[1]。鐘哲(2013)認為地方政府創新的特點是推動性不足、持續性不高和受益者偏離[5]。黃艷茹等(2015)研究發現,跨越5年的地方政府創新在宏觀區域上依然存在顯著差異,主要在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在創新內容、主體層級和類型分布方面未見顯著差異,表明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的特征存在較強的穩定性[6]。
(三)政府創新的動因研究。
研究內容上,國內研究多將關注的焦點放在政府創新的動因和動力分析(張玉,2004;張光雄,2004)[7]。謝慶奎(2005)認為政府創新的動力來自于國內外形勢的壓力,政治精英的努力以及社會發展的需求[2]。更近的研究認為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是政府創新的首要原因(吳建南等,2007)[1]。
(四)如何改進政府創新的研究。
張順(2007)認為,要改進政府創新,就要始終正確認識和把握環境動力場內各因素的源動、互動和合動作用機理[8]。
(五)有關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的分析。
吳建南等(2007)收集整理了2005年申報第三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的133個政府創新項目[5]。毛鋮(2012)以2000年到2011年舉辦的五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分析對象,對五屆入圍的114個地方政府創新項目進行了詳細的歸類、分析[9]。黃曉東等(2011)以2000-2010年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對象分析地方政府創新與中國政治發展。由此可見,以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的入圍項目進行分析已得到學者的認可和肯定[10]。
二、 研究述評
總的來說,前期成果為我們全面了解地方政府創新的影響因素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從現實來看,地方政府創新是復雜的政府活動,對其影響因素的挖掘,有利于進一步揭示地方政府創新的動因和內容。此外,現有研究雖然涉及到以地方政府創新獎的入圍項目為對象,但目前極少有分析第七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132個申請項目的數據的研究文獻,因此本研究梳理了之前的研究成果,為第七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132個申請項目的后續研究做好了鋪墊。
參考文獻
[1]吳建南,馬亮,楊宇謙. 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的動因、特征與績效——基于“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的多案例文本分析[J]. 管理世界,2007,08:43-51+171-172.
[2]謝慶奎. 論政府創新[J].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01:136-143.
[3]俞可平. 論政府創新的若干基本問題[J]. 文史哲,2005,04:138-146.
[4]劉景江. 地方政府創新:概念框架和兩個向度[J].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4:35-42.
[5]鐘哲. 行政倫理視域下的地方政府創新研究[D].吉林大學,2013.
[6]吳建南,黃艷茹,馬亮. 政府創新的穩定性研究——基于兩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案例的比較[J].軟科學
[7]張光雄. 政府創新的動力分析[J]. 行政與法(吉林省行政學院學報),2004,08:13-16.
[8]張順. 論新世紀中國政府創新的管理文明取向[D].吉林大學,2007.
[9]毛鋮. 地方政府創新的續航力與制度問題研究[D].延安大學,2012.
[10]黃曉東,黃小鈁. 地方政府創新與中國政治發展——以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入圍項目為分析對象(2000—2010年)[J]. 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1,02:40-45.
作者簡介:都大偉(1995—),男,漢族,籍貫:山東省煙臺市,學歷:本科在讀,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