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煒煒
摘要:語文課堂是充滿生機與活力、開啟學生智慧的課堂,新穎高效的課堂改變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枯燥無味的教學現狀,會學生感覺快樂幸福,激發學生求知欲。《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預示著語文課堂要煥發生命活力,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放飛心情,彰顯自己的個性,打造一種屬于學生的快樂幸福的小學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幸福;快樂;高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079-01
一、巧妙運用課堂導入環節,激發學生內心的激情
課堂導入環節有如樂曲的前奏,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而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中,要求我們倡導和諧、民主、輕松愉快、幸福的學習氛圍,發揮小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主動性,培養小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因此,在教學中要抓住課堂教學導入環節,采用多種方法激發小學生興趣,引其入境。如在《海底世界》一課導入時,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大海嗎?”,學生說:“喜歡”。老師興致勃勃地說:“我也喜歡大海,大海是那樣的遼闊美麗,望著這美麗的大海,我忽然產生一個想法:這大海的深處是什么樣子呢?”當學生說也想知道時,老師相機誘導說:“好!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海底世界》,它將向我們介紹海底深處許多新鮮、有趣的事,那么海底究竟什么樣呢?讓我們來細心讀課文吧!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老師一進課堂便向學生提問,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調動著學生的思維能力,誘導著學生由疑而思,把學生的注意、興趣、思維吸引到懸念上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為整堂課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如在教學《找駱駝》一課時,揭示課題后,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快樂、幸福。
三、放飛學生的思維,創設想象的空間
想象是創造的根源,比知識更重要。一個人的想象力決定著他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是興趣的根源,是幸福感的開始。因此,語文教師抓住任何一個能發揮學生想象能力,挖掘他們自由想象和開發潛能的機會,培養他們奇思妙想、異想天開的想象力 。如教完《小木偶的故事》一課后,問同學們:“小木偶擁有了人類所有的表情后,在他身上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學生頓時活躍起來,有的說:“小木偶又遇到了小紅狐,把他拉到熊警官跟前向他說明了事實,要回來自己的背包。”有的說:“小木偶上學了,他每天起得早早的,天天第一個到校。而且,因為他用功學習,所以得了最高獎金。”有的說:“自從小木偶的紅背包被騙走之后,小木偶就開始報復社會。于是它天天偷東西,他竟然有一次偷到1箱子黃金,最后被熊警官抓住了。”多么有創意的想象!
四、改革學習方式,獲得新知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課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學生一味的聽,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像朗讀比賽,組織讀書會、朗誦會,寫讀后感等,以發掘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發揮學生的一技之長。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小組討論中,小組有分工,人人有事做,每個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收獲。這就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寬松、和諧、合作、幸福的學習氛圍。
五、尊重學生,讓學生在玩中學習,體驗成功的喜悅
熱愛學生, 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于發現的學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如果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么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提高弱勢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呢?分層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即經常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基本題和練習作業,如果答對了、做對了或者答對了、做對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
總之,具體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學生情況、教師特長、學校條件等各方面因素靈活運用,從而達到語文教學最優化,適應新形勢下課程改革的要求。要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