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庚


【摘要】 目的 分析中醫康復療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8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 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實驗組進行牽引、推拿、中藥和頸背肌功能鍛煉療法, 對照組采用牽引和西藥療法。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復發率。結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2.5%和82.5%,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3、6個月后的復發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采用中醫康復療法, 即牽引、推拿、中藥和頸背肌功能鍛煉四種療法同時使用, 相比較于單純的牽引和西藥治療, 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且復發率較低。
【關鍵詞】 中醫康復療法;神經根型頸椎病;牽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9.125
頸椎病在50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50%, 其中多數頸椎病為神經根型頸椎病[1]。近年來, 電腦辦公人數的增多, 使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發病率大大提高, 尤其在年輕人群中。目前, 多數患者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采用非手術治療。本研究選擇的中醫康復療法注重恢復頸椎力量平衡, 采用牽引、中藥和推拿等方式進行治療, 以達到有效治療疾病的目的。現將研究過程和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門診治療的8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 男49例, 女31例, 年齡34~61歲, 病程0.3~11.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經根型頸椎病診斷標準:壓頸實驗或者臂叢牽拉試驗結果為陽性;痛點封閉無顯效;排除頸椎病變等引發的上肢疼痛;影像學結果和臨床表現相一致。80例患者均可以配合治療, 且無肝、腎功能障礙, 血、尿常規正常, 無全身性重大疾病。將80例患者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采用角度牽引配合西藥療法。角度牽引治療:要求患者采取坐位并放松身體, 頭部前傾20°左右, 以患者認為癥狀可以最大限度緩解為宜。醫生根據該角度, 設定初次牽引重量為3~5 kg并逐步加重。其重量可根據患者頸肌的強弱和體質決定。西藥可選擇戴芬(Temmler Werke Gmbh, 批準文號H20100590)進行治療。
1. 2. 2 實驗組 采用角度牽引、推拿、頸背肌功能鍛煉和中藥療法。角度牽引方式和對照組相同。推拿:①指壓舒筋:雙手拇指由內而外按揉頸后部、頸部、肩背和上肢的肌肉, 由輕到重, 反復3次。②捏拿理筋:用雙手拇指和食指揉按頸部、肩臂部肌肉, 反復3遍。③點穴撥筋:用拇指按壓啞門、風池和合谷穴等, 按壓3 min/穴。遇筋結可用拇指在條狀硬塊上彈撥, 推拿1次/d。頸背肌功能鍛煉:要求患者俯臥位, 身體放松, 頸部和肩膀后伸, 盡量伸展到最大程度, 然后再放松。以上述方式反復進行20次, 3次/d。療程結束后仍堅持該鍛煉。中藥可采用壯骨伸筋膠囊(通化金馬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10950064)進行治療。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①比較兩組治療3、6個月后癥狀的復發情況。②根據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針對頸椎病治療的療效評定標準對患者恢復程度進行評價[2]。治愈:臨床癥狀消失, 頸椎功能正常, 改善率≥90%;顯效:臨床癥狀消失, 頸椎功能基本恢復正常, 改善率為75%~90%;有效:臨床癥狀減輕, 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頸椎功能障礙, 改善率為30%~75%;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 改善率<30%。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實驗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2.5%和82.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復發情況比較 3個月后,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復發率分別為5.0%和15.0%;6個月后,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復發率分別為7.5%和27.5%, 兩組復發率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 引發頸椎病的原因在于頸椎生物力學失衡, 神經根型頸椎病病因則在于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化, 關節失去穩定性, 正常的平衡狀態受到破壞[3]。頸椎為了適應這種狀態而出現關節骨質增生現象, 增生部分壓迫神經根, 引發一些列的頸椎病癥狀。傳統中醫認為, 頸椎病病因在于風寒濕邪侵襲、勞損、頸部姿勢不良、外傷和頸肌痙攣等, 其與“虛”和“郁”密切相關, 氣血不足導致組織難以承受病變[4]。非手術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方法較多, 包括牽引、按摩、拔罐、理療、中藥和西藥等, 且均會收到一定的效果, 但都具有局限性[5]。采用中醫康復療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 可以達到優勢互補和增強療效的作用。
在本研究中, 為實驗組患者進行了牽引、推拿、頸背肌功能鍛煉和中藥療法, 其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僅進行推拿和西藥治療的對照組, 復發率也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 中醫康復療法可以作為常規治療方案, 在未來的研究中, 也可以適當地輔助以針灸和理療方式, 以繼續提高治療有效率并降低復發率。
綜上所述, 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可以采用中醫康復療法, 即牽引、推拿、中藥和頸背肌功能鍛煉四種治療法同時使用, 相比較于單純的牽引和西藥治療, 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且復發率較低。
參考文獻
[1] 王艷國, 郭秀琴, 張琪, 等.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系統評價.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3, 2(11):499-503.
[2] 陳熾祥.中醫綜合療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50例臨床觀察.河北中醫, 2013, 10(15):1451-1452.
[3] 王正琴, 杜建明.推拿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應用進展.解放軍醫學院學報, 2014, 8(21):873-875.
[4] 呂薇, 王勝, 王蕊.針灸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研究近況.吉林中醫藥, 2013, 12(5):1302-1304.
[5] 夏燁, 許金海, 馬俊明, 等.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及中醫藥治療方法研究進展.江西中醫藥, 2013, 10(22):73-76.
[收稿日期: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