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從老年社會化及農村老年教育入手,分析現階段老年社會化背景之下農村老年教育發展現狀及其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推進農村老年教育發展的措施。文章所提出的改善現階段農村老年教育措施包括將老年教育納入到終身教育體系之中、完善相應法律法規、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發展農村教育等內容;加強農村老年教育師資建設、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改善農村教學設施設備;提升對農村老年教育經費投入。
【關鍵詞】農村老年教育;老年社會化;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G77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794(2016)04001505
【收稿日期】20160107
【作者簡介】宋瑛璐(1981—),女,黑龍江佳木斯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公共管理。一、老年社會化背景下農村老年教育解讀
(一)老年社會化與農村老年教育
1老年社會化
社會化是貫穿人的一生的將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的重要過程,而社會化的作用則是個體經由文化環境熏陶、通過個體自我學習、實現個體社會化,使個體具有一定社會功能的過程。因而在人生不同時期,社會化所包含的內容及宗旨也有所差異;而老年社會化是個體社會化的最后一站,也就是老年人為了適應社會環境、調整社會角色、維系社會關系、改善生活態度、正確認識生死而不斷進行學習的過程,因而老年社會化有其存在的深刻意義。
2農村老年教育
農村老年教育其屬于成人教育的范疇,農村老年教育也就是以農村老年人為主體,對其進行符合其生理特征及心理特征的教育活動。一般來說,農村老年教育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農村老年教育指的是根據農村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及生活需求,經由教育機構、社會團體、行政組織等部門所開展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而廣義的農村老年教育則是指利用社會傳媒手段、報紙科教等開展相關活動,以達到提升老年人知識儲備量、培養老年人工作技能、改善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轉變老年人思想意識的作用。可以說,開展農村老年教育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滿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
(二)農村老年教育對實現老年社會化的影響
種種實踐表明,開展農村老年教育對實現老年社會化有著積極的影響,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正確認識及順利接受角色轉換
伴隨著退休的到來,人們也到了老年階段這一人生中的最后階段;人至老年,其肩上所承擔的職業角色、勞動角色也相繼結束,轉而變成了家庭角色及養老對象角色。角色轉變必然帶來情緒低落,如果此種消極情緒得不到緩解必然會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而在農村范圍內開展老年教育活動,如詩歌朗誦、書畫藝術、老年運動會等項目,則使老年人能夠客觀認識角色轉換、調整自身心態、坦然面對角色轉換、進而順利實現老年社會化。
2建立老年人良好社會關系及豐富老年人生活
農村老年教育是通過教育機構、社會團體、行政組織所開展的教育活動,而各種活動的開展加強了老年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排遣了老年人孤獨寂寞感、豐富了老年人晚年生活;同時農村老年教育也使得老年人更為理解后輩工作及生活態度,緩解了其與后輩之間的沖突矛盾,維系了家庭的和睦穩定。所以,從整體上來看,農村老年教育在實現老年社會化之上的作用不容忽視。
3樹立良好生死觀,增強醫療保健能力
人至老年,用積極態度坦然面對生死,樹立良好生死觀,明晰生死是人生自然規律,可以在極大程度上緩解老年人的精神壓力;同時,如果老年人個人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及作息習慣、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較強溝通交流意識、科學醫療保健能力等,則可以延長老年人生理壽命、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提升老年人社會化進程。而農村老年教育,承擔著講解生命周期規律、教授醫療保健知識、提供心理開導措施等責任,因而直接作用于老年社會化的實現。
二、老年社會化背景下農村老年教育發展現狀探究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變革及經濟發展,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成為我國所面臨的嚴峻的社會問題之一。而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及實現老年社會化,老年教育也在全國范圍內隨之發展;尤其是農村老年教育教育機構,也在政策支持之下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圖1所示的是農村老年大學在1985年至2014年期間學校數量及學員人數,以此可以看出我國農村老年大學規模及數量都在穩步發展。
從圖1可知,在1985年至2014年之間,我國農村老年大學學校數量及學校學員人數都在穩步上升,尤其是1996年到2014年的這段時間;其中,農村老年教育機構數量由1985年的6所上升至2014年的2 928所,年均增幅為23.80%;農村老年教育機構學員人數由1985年的0.2萬上升至2014年的50.41萬,年均增幅為21.69%。農村老年教育機構最初僅在經濟較為發達的農村地區設立,到現在已經輻射至我國絕大多數農村地區,已成為農村地區老年人實現社會化的中堅力量。
而現階段我國農村老年教育在教育形式上以老年學校、廣播媒體、網絡技術為主,教育內容則以文化課程、課外活動、保健知識為主,在經費支持上,政府、企業、社會公益組織等都為老年教育提供了相應支持。
雖然我國老年教育總體上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是我國老齡化發展迅速、老年人基數大,再加上老年教育還存在著一些硬件及軟件之上的弊端,因而現階段我國農村老年教育仍然滿足不了實際老年人需求,在實現老年人社會化之上覆蓋面積小、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同時,2014年相關統計顯示,全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共有2.02億,其中生活在農村的老年人占六成,約為1.21億人;但據圖1分析,農村老年人接受教育人數大約為50.41萬,僅占農村老年人總數的0.2%,參與人數之少值得社會各界重視。
三、老年社會化背景下農村老年教育發展的影響因素(一)對農村老年教育重視程度不高
從整體上來說,社會各界對農村老年教育重視程度不高,是抑制農村老年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從我國教育體系看來,雖然政府提倡終身教育,但我國教育其重點還是在于青少年的義務教育及高等教育,而較為忽視成人教育及老年教育,尤其是老年教育,保障其順利開展的法律法規極其稀少。政府即使重視老年人養老,但其往往關注的是老年人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卻忽視老年人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大環境如此,農村老年教育重視程度不高也就理所當然了。
從農村老年人子女及親屬來看,他們往往認為老年人年事已高、精力不足、腿腳不便、智力退化嚴重等;因而他們認為老年人需要待在家里養老,或者是在家里做家務及照顧后輩等,而認為讓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陶冶生活情操、學習文化知識既不好開展,又無多大益處。
老年人自身也認為接受老年教育沒有必要,這是由于老年人認為自身能力及精力有限,沒有時間或精力接受老年教育;再者老年人認為接受教育是年輕人應做的事情,老年人接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資源浪費,無論是對其本身或者對社會都無太大意義;同時,老年人普遍對老年教育持有狹隘的認知,他們認為老年教育無非是唱歌跳舞下棋等娛樂活動,而這些活動在公園就可進行。
(二)農村老年教育教育質量不高
由于社會各界普遍不重視老年教育的開展,因而農村老年教育整體呈現出質量不高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教育機構師資、教學方法、授課內容、設施設備等幾方面。
1農村老年教育師資質量不足
教育師資水平的高低決定教學質量的優劣。而目前由于農村老年教育經費的匱乏使農村教育工作者只能在聘任制之下工作,而無正式編制;同時大多數有正職的教師往往不愿意到農村服務老年人,因而農村老年教育機構教師數量不足,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老年人學員的需求。從而也導致整個農村老年教育機構之中高學歷教師寥寥無幾,大多數教師只是從高校來的兼職教師及年紀大的退休教師。
2農村老年教育教學內容設置不科學
綜觀現階段農村老年教育開辦內容,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就是諸如跳舞、音樂、書畫、美術、下棋等娛樂性教學內容;另一類就是諸如醫療知識及養生保健等實用性知識內容。而娛樂性教學內容占據老年教育機構教授內容的大部分,且其設置缺乏新意,不具備時代感,從而使老年教育機構成為老年人打發時間的“老年活動中心”;而關于實用性知識開設的課程有限時間也短,且教師講解較為抽象,加之老年人理解能力有限,導致老年人普遍對實用性知識沒有興趣。
3農村老年教育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目前農村老年教育機構多以老年大學或老年學校的形式存在,而這些老年教學機構其所展開教育的形式則是課堂理論知識講解、組織娛樂活動、開展相關講座等。農村老年教育機構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且多使用傳統教學手法,這就導致理論知識講解難以引起老年人興趣;而娛樂活動的開展又與活動中心、健身房無異,難以提升老年人學習積極性;此外,教育講座也淪為老年人拉家常打發時間的方式,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農村老年教育機構設施設備不足
很多農村老年教育機構活動場所僅包括教室及活動中心,且數量有限,難以滿足日益增多的老年學員的需求。一些老年教育機構甚至是利用室外空地或者租借場地的方式來完成教學過程;有場地的老年教育機構,其教學設備也多屬于傳統教學設備,幾乎不涉及現代化,其活動中心中僅有健身器材,而大多數都已經陳舊不堪。從整體來說,我國農村老年教育機構由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有限,導致其設備簡陋陳舊且數量不足,難以滿足農村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的需求。
(三)農村老年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農村老年教育經費投入不足也是造成其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政府尚未將老年教育納入財政預算
政府較為看重青少年教育,因而政府也傾向于青少年教育投資,甚至對成人教育的投資也極少。由于政府對老年教育重視程度不足,這就導致政府對農村老年教育經費投入匱乏,且對經費使用監督不力,從而導致各區域經費分配不均,應用于農村老年教育開展之上的經費極其有限。
2社會團體與個人對農村老年教育投資積極性不高
社會團體與個人參與農村老年教育的目的在于獲益,而由于農村老年教育受社會各界重視程度不高而發展遲緩,社會與團體個人普遍不看好農村老年教育的發展前景,對其投資力度較小。
3老年教育機構資金不足
在我國很多老年教育機構在收取學員時完全免費或者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些費用,從而使老年教育機構沒有足夠能力承擔其運營負擔。
四、老年社會化背景下推進農村老年教育發展狀況策略研究(一)加深對終身教育理念的認識,提升對農村老年教育重視程度
農村老年教育機構數量及參與人數在逐年上升,但農村老年人參與農村教育的人數比例卻非常小;造成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還是在于政府、老年人親屬及老年人社會各界對農村老年教育的開展重視程度低,其根本原因則是在于社會各界對終身教育理念及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缺失。因而提升社會各界對農村老年教育重視程度,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改善:
1將老年教育納入到終身教育體系之中
“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教育理念為我國老年教育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是促進老年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在實踐中能夠克服一些老年教育機構發展的弊端。但國家較為重視青少年教育,其次是成人教育,而對于終身教育終端“老年教育”則頗不重視;因而應在具體實踐中建立完善的終身教育體系、傳播終身教育理念、端正社會各界對終身教育的認識,從而將老年教育切實地納入到終身教育體系之中,促進我國老年教育的發展。
2發展老年教育應堅持“以人為本”理念
政府、老年人親屬及其他社會各界應以“以人為本”理念關注老年教育。而這就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改觀:
(1)堅持“以人為本”,通過老年教育實現老年人個人價值。通過發展完善的老年教育體系,使老年教育在終身教育理念下得到不斷完善和發展,以更好地實現老年人社會化的目標。
(2)堅持“以人為本”,體現社會各界對老年人的關懷及尊重。“以人為本”關懷理念之下,政府對老年人的關懷不只局限于其身心健康,老年人親屬將會認識到老年人同樣享有受教育權利;因而社會各界人士將會日益重視老年教育。
(3)堅持“以人為本”,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指數。“以人為本”理念之下,老年人受教育成為常態;而老年教育則在改善其行為方式、提升其文化素質、提高其精神需求、端正其生活態度、實現其社會化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進而使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指數得以提升。
3政府應完善相應法律法規促進農村老年教育發展
雖然《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提到過老年人有享受教育的權利,應重視開展老年教育并完善其順利開展的必備基礎等內容,但目前關于農村老年教育僅停留在柔性的“宣傳”與“號召”之上。
因此將老年教育納入立法之中是十分必要的,諸如《成人教育法》、《老年教育法》等,在這些法律之中應對農村老年教育“經費支持”、“老年教育機構行政管理”、“老年學校辦學要求”等做出相應規定,以使現階段老年教育盡快告別群龍無首的現狀,而這對于拓寬老年教育經費支持、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農村老年教育條件,提高教育質量
1加強農村老年教育師資建設
農村教育工作者呈現出數量匱乏、年齡較大、水平與精力有限、奉獻精神不足,再加上農村教育工作者又常為家事所累,因而難以保證農村老年教育的連續性及有效性,進而影響老年教育的整體質量。因此加強農村老年教育師資建設,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1)提升老年教師招聘門檻,提高老年教育質量。首先所招聘的教師應熱愛老年教育事業,具有一定的服務精神、奉獻意識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其次老年教育教師等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技能,能夠駕馭日漸創新的老年教育內容;最后老年教育教師還應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具備一定的講授能力、教學設計能力、多媒體教學工具使用能力等;同時還應有一定的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經驗,促進師生間關系的融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2)保障老年教育教師相關權益,維持教師隊伍穩定。對于農村老年教育教師而言,保障其穩定性首當其沖應當解決他們的編制問題,并建立起完善的教師資源信息庫,使他們在身份認同的情況下從事老年教育;其次就是運用“以人為本”理念管理教師,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工作及休息空間,保障教師相關權益;最后應建立合理的教師流動機制,對年事已高、身體素質及精力不佳的教師應及時進行調換,充實新生力量,這樣既可以保障老一輩教師基本權益,又可以提升教師隊伍活力。
2合理設置農村老年教育教學內容
從教學內容上來看,農村老年教育機構教學內容設置不科學、講授效果不理想。目前農村老年教育機構以娛樂性教學內容為主,而醫療知識及養生保健等實用性知識內容卻很少,這就影響了老年教育的實用性。而合理的老年教育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即知識性教學內容、實用性教學內容及閑暇教育內容;其中知識性教學內容包括文化知識以及生死觀、道德觀、價值觀等內容,實用性教學內容包括生存教育、健康教育、創業指導教育等,閑暇教育內容則包括文藝教學及體育教學。而在實際教學之中,這三部分內容都要有所體現,而且盡量使用通俗方法進行授課,這樣才能滿足老年人教育需求、提升教學內容實用性。
3創新農村老年教育教學方法
現有的農村老年教育教學方法,無法在提升修養、陶冶情操、積累知識、開發潛能等方面發揮良好作用,對實現老年社會化不具備積極意義;究其原因還是在于現階段農村老年教育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且不具備吸引力。因此現階段的農村老年教育也應當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以改善老年教育吸引力及推動老年教育工作進展。這就需要從以下方面加以改善,即運用計算機進行教學及開展社會實踐教學。計算機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更為直觀形象、有助于老年人快速掌握相關知識,而對于由于身體不佳或其他瑣事導致不能上課的老年人,計算機遠程教學則使他們及時掌握相關知識,同時將計算機作為教學工具還有利于老年人快速學會使用互聯網;而社會實踐教學則是借助于除教室以外的場地開展的,如圖書館、公園、娛樂場所等,在這些場所展開教學有助于老年人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
4改善農村老年教育設施設備
老年教育基礎設施及現代化設備極其匱乏也是影響農村老年教育質量的因素之一,因而改善這些設施設備水平刻不容緩:這就需要保證老年教育機構有足夠的辦學場地(包括教室、宿舍、綠地、公園等),并提供足夠的且性能好的健身器材及娛樂設施;還需要完善教育機構現代化設備,如多媒體教學設備、遠程教育設備、數字圖書館、教學管理系統等,從而保障教學設備現代化、提升老年教育質量、實現老年社會化。
(三)加大經費投入,保障老年教育的發展
目前農村老年教育經費投入匱乏,這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農村老年教育工作的展開。因此應提升社會各界對農村老年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促進社會各界積極對農村老年教育進行投資,改善農村老年教育“缺錢”現狀。這就需要從政府、社會團體及個人、農村老年教育機構三方面做起:
(1)政府應將農村老年教育納入到其財政預算之中,并依據農村老年教育機構規模及地方經濟發展水平適度增加教育經費投入;同時農村地方政府機構也需承擔一部分老年教育經費開支,畢竟發展老年教育單靠國家政府財政撥款是遠遠難以滿足的,而這就需要地方政府對經費投入多少及何時投入做出硬性規定。此外,國家政府應加強對經費的監督力度,使有限的教育經費得到更好的利用。
(2)宣揚農村老年教育重要性,拓寬農村老年教育經費投入渠道。發展農村老年教育,單單依靠國家及地方政府財政撥款是不夠的,還需要諸多社會力量(如基金會、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個人等)進行捐助,共同促進農村老年教育的發展,實現老年社會化。
(3)合理收取老年學員學費,緩解經費壓力。農村老年人基數大、在發展農村老年教育的過程中國家及地方政府經費有限,社會團體及個人的經費支持則難保其持續性,因此依據各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適度收取老年學員學費也是合理的。比如經濟發達農村地區繳納大部分或部分學費,而經濟欠發達農村地區繳納少量學費,以此緩解農村老年教育經費壓力。
五、結束語
發展老年教育是實現農村老年社會化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我國現階段農村老年教育卻存在著諸多弊端,如社會各界對農村老年教育重視程度低、農村老年教育質量不高、農村老年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等;本文針對現階段農村老年教育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善意見,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使農村老年教育更大地發展、以更好地實現老年社會化及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指數。
【參考文獻】
[1]于莉.論老年教育的時代使命[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0(3):88—89.
[2]蔡玉霞.淺論和諧社會老年教育的意義[J].科教導刊,2011,29(3):47—48.
[3]姚玉婷.老齡化背景下老年教育發展現狀及推進策略研究:以武鋼集團社區為例[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4]李淼.吉林省老年教育發展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5]馬啟鵬,盧筱媚.新型城鎮化中農村老年教育的現實困境與發展路向[J].中國成人教育,2015,12(1):33—3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lderly Educ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Aged Society
SONG Yinglu
(Jili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ed society and the rural aged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rural aged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lderly education. The measures consists including the elderly education into the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improving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dhering to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staff construction of rural elderly education, setting reasonable teaching content,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improving the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and 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of rural aged education.
【Key words】rural elderly education; aged society; peopleoriented
(編輯/徐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