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曉霞
[摘 要]校本課程可以針對學校、學生實際發展水平的差異,切實根據學校的辦學特色、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和教師的特點,有效的安排教學內容,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自主、協調的發展。
[關鍵詞]校本課程;中學美術;國畫課
校本課程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據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結合學校教育資源辦學特色等要求開發的、滿足學校對學生發展的具體要求而設置的課程。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有機結合在一起,對實現課程模式的多樣化和課程結構的優化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校本課程是各個不同學校對國家、地方課程的必要補充,遵循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基本理念。校本課程可以針對學校、學生實際發展水平的差異及時做出調整,切實根據學校的辦學特色、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和教師的特點,有效的安排教學內容,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自主、協調的發展。
我校校本課程實施兩年多以來已經形成了7大模塊,8門特色課程和26門常規課程的系統化建設體系。以“筆墨丹青”為名的國畫校本課程是在初中美術國畫課的基礎上開發的,為培養學校美術特長生,豐富校園藝術氛圍的一門比較專業的補充性和提高性課程。通過這門課程的開設,不僅使學校文化建設有了長足的進展,也促進了學校特色教育的形成。有效的提高了教師的課程開發水平,完善了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了教師的參與意識、資源共享、研究意識和其他業務能力。同時提高了廣大美術愛好生的繪畫創作技法和藝術素養,發展了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使他們在藝術的道路上踏出了自信的第一步。
我校開設國畫校本課程的必要性:
1.前期調研: 62中是具有三十多年悠久歷史的老學校,長期以來一直是美術教育發展領域中的一塊肥沃土地,只要撒種,勤奮工作,就會開花結果,有好的收獲!我在本校一直擔任美術教育工作,十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我不斷認識到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涌現出的繪畫方面的苗子很多,每班(35-40人班額)都會有10個左右在美術方面極富天資的孩子,然而這些孩子大多家庭不夠富裕,沒有受繪畫或其他美術專業訓練的機會,所以我校開設美術校本課程是我和廣大學生期待已久的。其次,國畫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藝術,不但博大精深,而且初學者在短期內很容易掌握一些基本的水墨技法,畫作裝裱成品,展示學習成果,效果明顯,這對提高初學者的美術學習興趣和信心是有很大幫助的。所以開設國畫校本課程在我校是很具優勢的。
2.需求分析:作為歷史悠久的62中,應該具備豐富的文化藝術底蘊和內涵,重視美育不但能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創作技巧,而且對整個學校的發展也提供了藝術氛圍,使學校發展更全面更具有獨特性。而把美育方面的工作全都放在每周每班40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是完全不夠的。每周40分鐘的美術課堂教學只是走馬觀花式教育,根本達不到美育求精、求深的時間量度,所以學校必須通過開設美術校本課程給有藝術天賦的孩子展示和學習的平臺,也給其他孩子及其他學科的老師們一個藝術熏陶的氛圍。所以美術校本課程教學是面向全校師生,提高藝術素養的一個平臺和廣闊天地。而國畫作為祖國的傳統文化,是廣大師生都特別喜歡和容易接受的科目,以國畫作為基礎開設美術校本課程,即達到了宣傳和傳承祖國傳統文化的目的,同時也增強了廣大美術愛好者的民族自豪感。
3.開設本課程的條件:我校國畫校本課程教學硬件比較齊備,包括90平米的畫室;6個工作臺(80cm-120cm);完整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一套;50套包括毛筆、畫氈、鎮尺、調墨盤等在內的國畫工具。同時學校還每年增補墨汁、宣紙等消耗性學習材料。其次,本人多年從事中學美術教育,不但油畫功底深厚,而且多年研究國畫創作,有堅實的國畫教學基本功,所以我校早已有開設國畫校本課程的硬件設備和師資條件。
我校美術校本課程實施情況:
自學校推行校本課程以來,國畫校本課程一直是學校大力推廣的校本課程體系中的重中之重,學校各級領導非常關注和重視,政策傾斜度大,在實施過程中不僅被納入八大特色校本課程之首,而且以固化學員,開辦畫展等方法穩固、宣傳其發展。
國畫校本課程每周三下午開設一節大課(90分鐘),學生主要由七年級、八年級各班美術特長生組成,每期三十人。為了打好學習基礎,七年級學生主要以線描油畫棒畫為主。線條具有強烈的表現力,是國畫的主要表現手段。作品通過線條的剛柔曲直和疏密節奏表現物象是線描的精髓所在,因此線描不僅是國畫和其他畫科的基礎學科而且可以獨立成科!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所用的課本都是我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的繪畫特點和個性為他們精心挑選的,每個同學臨摹的書本都不一樣,有傳統人物線描、花鳥線描、變形線描等多種類書籍。每次當孩子們拿到新買來的書,他們在愛不釋手的同時,也擔心自己畫不出來!于是,我鼓勵他們拿出信心,大膽嘗試。
其次,在孩子們練習臨摹的過程中,我不但深入淺出的為他們講解線描的疏密、穿插、剛柔曲直等變化和畫面的構圖等要點,還耐心地為每個孩子改畫,使他們很直觀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領會到線條的表現力。在兩三張作品之后很多孩子都能很好的獨立完成優秀的作品。
最后,我在學生的作品中精心挑選一些最佳線描作品展示給大家;然后把一些線描較差的作品讓他們用油畫棒涂上顏色,這樣即穿插了色彩知識,也豐富了課堂內容。孩子們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更加喜歡畫畫,更加勤奮努力了!
經過七年級的基礎訓練,等孩子們到了八年級,就讓他們學習國畫。課本依然是根據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和喜好挑選的:有《寫意牡丹》《如何畫葫蘆》《鷹的畫法》《雞的畫法》等。
初學國畫的同學首要的任務是掌握墨、顏料和水調和的性能及用毛筆宣紙畫畫的方法。我在口頭講述技巧步驟的同時穿插示范作畫、改畫等方法。一般孩子們在練習了五、六幅作品之后才能逐步對水墨畫有點理解。我不斷鼓勵他們,引導他們反復練習。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大多數孩子都能完成具有自己風格特點的作品,并把它們裝裱成品,參加校內外的展覽和比賽。這些國畫作品內容豐富,技法也算不錯。兩年多來一直受到我校廣大師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豐富了校園文化建設,成為學校引以為傲的一大亮點。
我校的國畫校本課程雖然稍有成效,但任重道遠,我們要以此為基礎,大力推行學校美育的廣度和深度,不斷開發泥塑、剪紙、版刻等其他兄弟學科,使學校的美術教育形成燎原之勢!為學校的文化建設和孩子們的全面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