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芳
[摘要]在網絡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利用QQ、博客、微博和微信等新媒體,以更及時、有效的方式傳遞正能量,吸引廣大團員參加到各項團活動中,這是高校團委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高校團建工作所面臨的現狀,探討新媒體對團建工作的影響。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團建 作用
[中圖分類號]D29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8-0160-01
新媒體是相對于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的以網絡傳播和移動終端為平臺的媒體,它具有傳統媒體的圖片、聲音等優勢,同時又具有傳播速度快、內容和形式多樣的特點,已成為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不可分離的媒體。高校團學工作必須結合網絡衍生出的新媒體作為重要工具,才能創新團學工作,調動廣大學生團員的積極性,取得團建工作的時效性。
一、高校團建工作目前的現狀
從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逐漸發展以來,網絡以其獨特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廣大青少年的眼球,互聯網可以寫信、聊天、看電影、玩游戲、聽歌,也可以查閱資料,可以說,互聯網顛覆了以往人們對互聯互通的認知,人們真正實現了天涯若比鄰,密切了交往。可以說,作為一名高校大學生,都有自己的QQ賬號,從2009微博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后,這種比QQ更及時有效的媒體形式立即成為高校大學生們的新寵。從總體上說,高校團建工作抓住了互聯網帶給大學生交往中這些新變化,比較有效地開展了相應的工作。例如,各個高校都著手建立了自己的校園網絡空間,宣傳本校的各項工作,加強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引導;輔導員組織學生建立班級QQ群來加強廣大團員的溝通,通過微博來宣傳本校的新聞,發揮輿論的正面引導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2011年互聯網又產生了微信這種新的傳播媒體,這種新媒體充分發揮了手機等移動終端的作用,讓同時、同步傳播各種信息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有些高校比較適宜地開通了校內微信公共平臺賬號,為廣大團員和團組織之間架起了有效的信息傳遞橋梁。高校團建工作信息化的發展方便了團工作的開展,有利于發揮團組織的思想引領和活動指導作用。
二、新媒體對高校團工作的影響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2015年2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2月,我國網民以10—39歲年齡段為主要群體,比例合計達到78.1%。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到31.5%。中國互聯網協會2016年1月6日發布的《2015中國互聯網產業綜述與2016發展趨勢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1月,我國手機上網用戶數量再創新高,已超9.05億。在龐大的手機移動終端用戶飛速增長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日益發展成為主力軍。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大學本科及以上的網民數量由2013年的10.8%增長到2014年的11%,在網絡依賴方面,學歷程度越高的網民對互聯網的依賴比例越大,大學本科及以上的網民依賴比例達到63.9%。高校大學生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電腦等互聯網媒體,而高校團建工作也將很大精力放到網絡平臺建設上,從基本的網絡網頁建設到微博微信的開通,再到日常信息發布和活動組織,高校團建工作對互聯網新媒體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大。
第一,新媒體推進了高校團建工作中主客體的平等對話。微信等新媒體縮短了教育主體和教育客體之間的時空距離,無論在寢室還是在教室,只要不耽誤正常的課堂時間,教師和學生之間都會進行無障礙的交流和探討,改變了傳統團建工作中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唯唯諾諾的狀態,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實現了教育過程中主客體的平等對話。
第二,新媒體推動了高校團建工作的效率。傳統團建活動中,輔導員作為團建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為了貫徹某項團建活動,需要召開面對面的團干部會議,將團活動計劃以紙質版的形式發放到學生手中,在這個過程中,耗費了教師和團員大量的時間,現在,輔導員或者團干部只要將活動計劃發布到微信群或者QQ群等新媒體平臺中,方便了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團建工作的效率。
第三,新媒體發揮了對高校團員道德自省的監督和示范作用。為了引導廣大團員的思想道德,實現積極健康地成長,輔導員、團干部都會在新媒體上發布一些正能量的信息,例如本院系的好人好事,本院系發生的重大活動,這不但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氛圍,還促進了團員的思想道德向上、向善發展。這些及時有效的校內信息,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推動了高校對團員集體主義情懷的培養。
第四,新媒體平臺讓高校團建工作更有凝聚力和影響力。新媒體讓高校團建工作更快、更活地開展,圖文并茂的信息和生動的視頻內容,讓高校團建工作更有生動性和趣味性,也吸引了更多的團員參與到團建活動中,擴大了高校團建工作的影響力。
與此同時,在新媒體環境中,高校團建工作中面臨著很多不可控的因素。社會中一些假、丑、惡的信息也夾雜在高校的微信朋友圈中。例如,以丑化我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國家形象方面的信息和黃賭毒等信息,這需要高校團建工作不斷加強意識形態領導權和話語權。為了避免新媒體團建工作微信平臺傳遞信息的有效性,盡量做到信息簡潔,有的放矢,防止產生多余的無效信息。
網絡新媒體的不斷涌現給高校團工作帶來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結合高校團建工作的現狀,正視機遇與挑戰,才會在信息時代創新團建工作,將團建工作作為引領廣大團員成長的有效陣地。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