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順姬
[摘要]《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兒童生活為基礎的全新課程,它是應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而開設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各地經濟、教育等發展很不均衡。特別是農村小學,在教學設備、教學環境、師資力量、生源質量等與城市還存在很大差距。教育要實現均衡發展,必須從農村教育開始,只有農村教育質量穩步提高,才能實現教育的真正均衡發展。農村小學《品德與生活》課作為一門全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改變理念落后的農村教育來說不亞于改革開拓的急先鋒,掌握《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精神實質,對今后農村學校課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農村小學 上好 《品德與生活》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8-0200-02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兒童生活為基礎全新課程,它是伴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而開設的活動型綜合課程。隨著《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這門全新的課程就在全國教育園地的土壤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品德與生活》課的目的是通過各種游戲和兒童喜歡的主題活動,面向兒童生活世界,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主要題材,通過學生喜聞樂見、活潑歡快的游戲和鮮明的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關于道德的、科學的和生活的啟蒙教育,為他們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各地經濟、教育等發展很不均衡,特別是農村小學,在教學設備、教學環境、師資力量、生源質量等與城市還存在很大差距。教育要實現均衡發展,必須從農村教育開始,只有農村教育質量穩步提高,才能實現教育的真正均衡發展。農村小學《品德與生活》課作為一門全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改變理念落后的農村教育來說不亞于改革開拓的急先鋒,把握和運用好《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精神和實質,對今后農村學校課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農村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被邊緣化
素質教育雖然進行了很多年,但應試教育根深蒂固。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學校、老師、家長對語文和數學課重視程度過高,其表現為:《品德與生活》課經常被擠占,進行一些大型活動或開展教研活動,甚至是班主任因為沒有完成語文或數學教學進度可以隨意串課、要課。基本上被占的都是《品德與生活》課。教師授課態度遠遠比不上語文和數學,基本不留《品德與生活》作業。家長對孩子學習好壞只關注語文和數學,認為副科學好學壞沒有多大關系,幾乎鮮有家長過問孩子的《品德與生活》課學習成績或收獲。久而久之,《品德與生活》課沒有了應有的地位,逐漸被邊緣化。
(二)教學手段滯后
由于農村學校學教學設備、教學環境還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課堂教學還比較傳統,基本上是教師在照本宣科地講,學生漫無目的地聽,單調枯燥的教學教法和教學手段,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很大程度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師資專業化程度低
據不完全統計,70%的農村學校沒有專職的《品德與生活》課教師,大部分都是兼職的,也有相當一大部分是年齡偏大的老教師從語文、數學主科退下來擔任《品德與生活》課授課任務。這些人精力有限,沒有自修、進修的主動愿望。由于《品德與生活》課沒有相應的地位,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外出進修學習、教研活動課、研討課、骨干教師示范課等夠很難與其掛鉤。沒有交流學習的機會,自身又缺乏主動研修的意愿,沒有及時學習補充新鮮的信息和理念,知識儲備陳舊,只能閉門造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師資專業化程度低下,嚴重制約了農村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的健康發展。
二、如何上好農村小學《品德與生活》課
(一)提高重視度
《品德與生活》雖然是小學低年級的必修課,但是地位遠遠不如語文、數學的重要,教師和學生用在這方面的功夫少之又少。《品德與生活》和《品德與社會》學科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和主要渠道,是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途徑,是從小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和社會責任感的橋梁。《品德與生活》課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影響是長久和深遠的,絕不能掉以輕心。如果連老師都不重視,自身認識上就有偏差,行動上就不可能做到重視——上課沒精神,講課沒激情,照本宣科,單向灌輸,試想這樣的課堂學生能喜歡嗎?因此,對《品德與生活》這門課程要提高認識,首先就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小學階段正是孩子關注社會、親近社會、走進社會的關鍵時期,加強這門學科的教學工作,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要用自己的行為給學生樹立榜樣,要積極開展多項主題活動,勤奮學習,專研業務,把《品德與生活》上得生動有趣、變化多樣,讓學生真正喜歡《品德與生活》課,用實際行動來奠定其地位。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把《品德與生活》教學卓有成效地開展起來,相信學校和家長一定會認可思品課,也一定會引起大家更多的關注和足夠的重視。
(二)轉變教育觀念
傳統的課程教學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師是主角,在臺上盡情表演,大顯身手,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的課程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這種一個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一言堂”與當今提倡的素質教育相悖。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能夠積極主動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教育理念的轉變,也體現在課前的任務、課堂的教學活動、課后的輔導方面:課前的任務要把預習要求明確,讓學生明白課文中的要表達什么內容、這些內容對自己有什么啟示、本課的主題是什么;課堂的教學活動主要是采用分組研討、探究互動、角色扮演等,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課后的輔導主要是活動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給學生一個理解消化的過程,讓學生有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如在《幅員遼闊的祖國》這一課,我是這樣進行的:我們偉大的祖國有960萬平方公里,人口眾多,地大物博,下面請同學們把我們的首都——北京在圖中標出來。接著我就把其它直轄市列出來讓學生找出并在圖中標明,隨后我把東北三省一一標出。這項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也讓他們記住了直轄市的定義、東北三省區域特征等信息,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使他們從小就感受到我們祖國的美麗富饒、繁榮富強,從小就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學生幼小的心靈扎下“我愛祖國、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和高尚情操,這正是思品課程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三)教師要加強專業化建設,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新課程的實施給教育界帶來勃勃生機,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涌現,這也給農村小學思品課帶來了活力。影響教育教學質量是多種因素,但其核心內容是教師因素。任何一項教育變革的實施、任何一種教育理念的推進,最終都要落實到教師這個主要因素上。教師是直接面對學生的,在課堂中要把這些理念和觀點付諸實際,反之,沒有教師這個能動主體參與并投入,一切改革就會成為“水中霧、鏡中花”,不可能得到實效。因此要加強教師的專業化建設,一方面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增強教師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揚敬業奉獻精神,使其把精力放到教學、科研中來,自覺增強自主學習的愿望和意識,深入學習思品課新課程標準,把握其精神實質,從思想和理念上重視思品課。其次要為思品課教師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通過校內外的教學交流以及觀看錄像課、示范課、電腦學習等途徑,提高教師看課、聽課、評課的能力。最后要建立教師專業化建設長效機制,通過師徒結對子、科研型團隊活動的推進,加強骨干教師的梯隊建設和引領作用,在思品課教師之間形成伙伴合作式教研氛圍,促使教師們在日常教學中,善于合作、勇于探究、開拓創新,讓教師學會反思、學會研究,提升專業化水平,從而提高思品課教師的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
(四)結合農村小學實際,因材施教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思品課是一門全新的活動性綜合課程,在授課時,教師一定要結合農村小學實際情況,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片面追求假、大、空。農村小學教學環境、教學設施目前還不完善,不可能像城市那些學校多媒體、投影儀、錄放機進課堂,而且在教學進度的把握和教材的開發上,農村學生與城鎮學生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師要從農村小學實際出發,想方設法,多動腦、勤思考,盡量采用農村學生能夠接受的手段和方法。比如教師可以自制掛圖、簡筆畫、手機圖片等形式來彌補教學設備的不足,還可以多圍繞自己家鄉制作素材,讓學生親身感受到農村人的樸實善良、農村的山是巍峨挺拔的、農村的水是清澈見底的、農村的天是湛藍無比的……教師要把劣勢變為優勢,要利用鄉土氣息,要充分運用農村天藍水清原生態的前景,培養孩子熱愛農村、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高尚情懷,并教育學生努力學習,早日成才,為建設家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揮灑青春。
三、結語
我們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實踐中深知,小學階段形成的思想品質對兒童一生都有重要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智力、道德、人生觀、價值觀成長的重要階段,孩子很多行為習慣和情感的培養都和小學階段分不開。這個時期如果放松了思想品德教育或方法不當,孩子容易誤入歧途,會養成不良行為習慣,嚴重的會毀了孩子的一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到立竿見影效果的,只有多方協調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為農村思品課健康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香蘭.自主探究 主動參與——《品德與社會》教學初探[J].現代教育科學,2009(04).
[2]劉艷.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對《品德與社會》課的認識[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08).
[3]劉建效.關于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實施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5(11).
[4]黃凱華.農村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存在問題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張紅燕.淺析農村小學思品課堂的教學重點[J].新課程學習(上),2016(01).
責任編輯: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