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衛平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面對現行初中歷史教材(人教版)專題式的模塊內容,課堂教學藝術的改革,如何創設有魅力的初中課堂呢?作為一名愛好集郵的初中歷史教師,本人從郵票運用于歷史教學的角度,從利用郵票,開展各種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利用郵票專輯,引導學生構建牢固的初中歷史知識體系這兩個方面進行教學實踐的探究。
【關鍵詞】魅力課堂;初中歷史;郵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精彩紛呈。當前,我們現行的初中歷史教材(人教版)是異于通史體例的專題式模塊內容。面對這樣的教材,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我們必須要對課堂教學藝術進行改革,努力創設魅力的課堂。作為一名集郵愛好者,我不斷嘗試利用郵票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氛圍中學習成長,努力從教學思維、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方面轉變觀念和改變教學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打造歷史魅力課堂,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形勢和時代發展的需要。針對初中歷史魅力課堂的創設話題,本人結合自己十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從郵票運用于歷史教學的角度,談談自己的感悟。
一、利用郵票,開展各種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歷史魅力課堂的創設就是要在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通過郵票,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集郵知識競賽、通過郵票講述歷史故事、利用郵票設計簡單的歷史試題等,尊重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并鼓勵他們勤于思考、質疑問難、踴躍發言,使其表現欲得到發揮、好勝心得以實現,深刻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推動其不斷進步,達到創設歷史魅力課堂的目的。
1.開展集郵知識競賽活動。知識競賽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有效的形式,它寓教于樂,迎合學生的競爭心理和求勝欲望,深受大多數學生歡迎。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上,經常開展一些小型、簡潔的與歷史課本知識有關的集郵知識問答、謎語競猜等活動,并把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納入平時學習考核之中。這些活動既促進了學生對課內所學歷史知識的掌握,又開拓了學生的知識面,還鍛煉了學生臨場發揮與應變的能力。
2.通過郵票講述歷史故事。在教學過程中,我時常挑選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較為重要的知識點,利用相關的郵票,由學生動手動腦搜集與郵票及課本知識有關的材料,講述歷史故事,提高學生史料的收集、整理與概括的能力。
3.利用郵票設計簡單的歷史試題。郵票能體現歷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和公民教育功能,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識水平,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能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
例如:下圖是1998年我國發行的一套紀念郵票(如圖),是為了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D)
A.35周年 B.30周年
C.25周年 D.20周年
此道選擇題是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教學中,學生設計的一道題目,把1998-30J“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一套2枚郵票放在試題中,考查十一屆三中全會距今的年代,創設了一個嶄新的情境,用于喚起學生的求知欲,能讓學生巧妙地記住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間,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二、利用郵票專輯,引導學生構建牢固的初中歷史知識體系
學習歷史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要使學生感知歷史,首先就要狠抓基礎知識,正確處理識記與理解、分析與綜合等歷史思維能力的關系;其次,在教學中要注意古今中外歷史的縱橫聯系, 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之間的聯系。揭示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外在關系,方能認識歷史發展的本質和總趨勢。第三,要樹立整體意識。我們要從整體出發,把中國或世界某一國家、某一地區的發展史作為世界歷史的一部分來考察,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科學的認識。一部郵票專輯就是一部“微型的史書”,它由若干枚郵票組成,蘊含著大量的歷史知識,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印記,構筑了某一個較為完整的歷史知識體系。
九年級復習“中國共產黨光輝的歷程”的專題時,我運用了自己制作的郵票專輯進行講解,此專輯分四個部分:(一)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歷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紀88第一枚“第一次黨代會會址—上海”、J178第一枚“中共‘一大南湖會議會址”);南昌起義(紀41第一枚“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紀41第二枚“井岡山會師”);紅軍長征(1996-19J“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六十周年”、2006-25、編15“遵義會議遺址”、紀74“強渡金沙江”、紀36“強奪瀘定橋”、“過雪山”,紀107“婁山關大捷”,文7“毛主席詩詞—《七律·長征》”);抗日戰爭(1995-17J“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8枚郵票);解放戰爭(紀41第四枚“解放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4“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J16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土地改革(特2“土地改革”4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紀30“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枚);“一五”計劃(紀45“勝利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紀40“我國自制汽車出廠紀念”、紀43“武漢長江大橋”);改革開放(1998-30J“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三)中國共產黨杰出的領導人——毛澤東(J21和J97兩套,共10枚);朱德(J19和J134兩套,共6枚);周恩來(J13一套4枚);鄧小平(1998-3J和2004-17J兩套,共8枚)。(四)前進中的中國——中美友好(編45-48“第一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編57-62“熊貓”)、中日友好(J84“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年”一套2枚)、港澳回歸(2007-17J“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2009-24J“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北京2008奧運會(特2“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和吉祥物”)、APEC會議(2001-21J“亞太經和組織2001年會議”)。此郵票專輯第一、二部分從初中生的實際出發,注重革命歷程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相關的基礎知識的講解;第三部分注重縱橫聯系,把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有機融合到一塊,揭示中國革命與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趨勢;第四部分把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聯系在一起,揭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是中國歷史和中國人民的選擇”的道理。此郵票專輯生動、形象、具體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光輝的歷程”這一專題史實。學生通過學習,既能充分地享受一張張精美郵票帶來的快樂,又能高效快速地掌握此專題的歷史知識,達到很好的教學目的,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初中歷史教師一定要有機遇意識,要勇于實踐,敢于創新,切實轉變課程觀念、教學觀念、史學觀念等,積極投身到歷史新課程改革的潮流中,努力打造歷史魅力課堂,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以及時代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閻文輝.《如何邁好學習初中歷史的第一步》《中學政史地(初中適用)》,2010年Z2期
[2]董運動.《郵票(郵品)在初中新課程試題編制中的作用》安徽省中小學教師遠程繼續教育網,2010.8.3
[3]《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反思》《學科教育論文》博才網,201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