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輝
【摘 要】歷史教學要充分注重創新,教師要在理念和方法上同步推進改革創新,重點要抓住以下幾個方面:教學理念創新是推動歷史教學開展的基本前提,教學模式創新是推動歷史教學開展的關鍵抓手,教學手段創新是推動歷史教學開展的得力助手,教學資源創新是推動歷史教學開展的空間延伸。
【關鍵詞】高中歷史;創新思維;創新模式;創新手段;創新資源
創新是一切工作向前推動的核心力量。在高中歷史教學工作中,廣大教師一定要將創新放在首位,始終與新課程改革保持密切互動,對傳統教學中的一些制約因素進行改進和調整,始終體現創新的活力。
一、教學理念創新是推動歷史教學開展的基本前提
對許多教師的歷史教學工作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是導致歷史教學成效停滯不前的重要原因。他們沿用多少年來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理念上沒有能夠突破限制,沒有和新課程改革保持一脈相承的聯動,這就導致歷史教學工作陷入了困境。所以教師在理念上的創新,是開展歷史教學創新的首要條件,一定要站在新課程改革最前沿的角度,認真分析并扎實推動歷史教學工作。首先要對師生的角色定位開展分析,學生是具有個性化特點的學習個體,必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要站在學生后面,成為學生學習的推動者和引領者。其次,要以辯證的目光看待歷史教學工作,既要繼承和發揚教學中的一些好傳統,同時也要廣泛吸取來自更多方面的教學經驗,促進歷史教學工作不斷優化,這也是新時期下推動歷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特別要注意的是,教師對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也要進行相應的改進,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工作既能夠站在發展前沿,又能夠傳承經典,還要能夠博采眾長從其他教師的歷史教學經驗中得到啟發、受到教育。這也是開展歷史教學的一項重要基礎,只有實現了理念的創新,才能為教學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二、教學模式創新是推動歷史教學開展的關鍵抓手
課堂教學始終是歷史教學的核心板塊,是推動教學工作深入開展的主陣地。在課堂上,主要抓手是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師在教學模式確定方面一定要與時俱進,一定要和歷史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要和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結合起來。教學模式的創新來自于教師理念的創新,來自于對自身教學行為的改革和提高,筆者在教學工作中廣泛搜集先進的經驗,認真分析歷史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改革。教學工作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啟發引導、師生互動推動這樣的模式,有效激發了學生在歷史課堂中思維表達、討論探究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能“講出來,‘教別人”。例如在《洋務運動》教學中,筆者將整節課的教學設計為學生按照線索梳理、教師對照難點點撥這樣的模式,洋務運動發生的時間、代表人物、主要內容、歷史背景等一些內容,完全是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回答、整理答案,而對洋務運動失敗的必然原因、洋務運動具有哪些局限性,同時又產生了哪些積極意義,這樣一些需要進行認真研究的,需要發揮集體的力量進行討論,教師在其中發揮思維引導的作用,當學生思維遇到障礙時進行點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準確性。教學模式的創新可以有效推動歷史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一定要緊緊抓住教學模式這一牛鼻子,扎實推動歷史教學工作向前發展。
三、教學手段創新是推動歷史教學開展的得力助手
教學手段是任何一門學科開展教學的得力助手,高中歷史教學也不例外。過去有些教師不屑于使用一些先進的手段,認為歷史教學的主要目的任務是將知識點記憶牢固,對一些規律的掌握做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實際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幫助他們更加形象直觀的記憶,更加準確的把握,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信息化手段的加入,對豐富課堂容量、提高教學融洽程度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學生在這一方面的表現比較明顯。比如在《甲午中日戰爭》教學中,筆者運用多媒體手段向學生播放了相關的影視資料片段,首先播放的是中日甲午海戰的慘烈情景,接下來播放的是我國國慶閱兵儀式上首次亮相的各種新型武器裝備。從第一段的視頻演示中,學生感受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心中充滿了憤慨。進入了第二段視頻之后,學生心中洋溢的是濃烈的愛國主義自豪感。兩段視頻資料進行對比,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內容的理解深度上取得突破。教學手段的改進帶來了教學信息的增加,讓課堂變得更加活躍,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推動教學開展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學手段的創新應當引起廣大教師的重視。
四、教學資源創新是推動歷史教學開展的空間延伸
歷史教學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一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將這些資源發掘出來,從而有效推動教學工作開展,可以實現從課堂向課外的延伸,以課內外結合的路徑提高歷史學習效果。教師和學生搜集到更多的歷史資料,從不同角度驗證自己的理解,這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分析研究歷史問題能力的有效抓手。例如在《“一國兩制”和祖國的統一大業》教學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問卷調查,了解群眾對祖國統一的關切程度,了解他們對一國兩制構想的擁護程度等等。這些方面開展的調查研究可以幫助學生深切感受一國兩制具有什么樣的積極意義,完成祖國統一在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具有怎樣的分量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將歷史教學資源整合起來,每一位教師都要善于做教學的有心人,通過空間延伸集聚更多的教學資源為歷史教學所用,成為推動教學效率提升的重要抓手。
【參考文獻】
[1]羅厚財.高中歷史課堂效率提升策略[J].學周刊,2016(05)
[2]黃毅.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快樂閱讀,2016(02)
[3]張正貴.淺談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 教育教學論壇,2010(34)
[4]沈占地.新課標下高中歷史教學模式例談[J].科技致富向導,2010(05)
[5]何四英,胡蓉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文教資料,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