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祖敏
摘 要: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同樣在教育領域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推動教學活動朝著新天地發展。物理作為一門重要學科,不可避免地受到新課程改革思想的影響而做出相應調整,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要思考的重中之重。為了提高課堂效率,作者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并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 初中物理 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
一、引言
學生從小學階段開始就接觸過物理領域,只是課程的名稱是在科學這個大系統下涵蓋的,因為小學階段重點教學語數英這三門課程,所以對于物理領域只能算入門。而進入初中階段,教學重點目標已經把科學這科作為重點,甚至是分數值所占比率最大的,凸顯其重要地位。初中科學涵蓋三個方面就是化學、物理及生物,對于學生而言,對物理學科進行系統的學習,十分有必要。新課程改革適應我國對教育事業的發展,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與學生的互動,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加強新型教育模式的運用,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物理是初中課程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在物理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因此,結合新課程的要求,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十分重要。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物理教學已經做出了相應調整,然而隨著改革進程的加快,存在于物理教學中的不足之處越來越明顯,漸漸暴露出不少問題。因此,在提出有效的策略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與教師之間角色定位不明確。
新課程改革要求注重學生主體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深受我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以教師講解知識點為主,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展,也就是說,教師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而學生只需要認真聽教師講解,這樣使教學效率的提升大打折扣,不利于教學整體發展。
(二)教師在教學中所運用的方法不恰當。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仍然傾向于傳統的教學方法,缺乏對知識點的整體把握,只知道一味遵循教科書的步驟,在課上利用大部分時間講解知識點,缺少與學生的互動。與此同時,沒有布置有效作業加以鞏固,或者盡管布置了一系列作業,但實際上沒有結合教學目標,嚴重影響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三)不重視實驗教學對學生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內容組成中,實驗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課時緊張、長期積累的教學模式等因素的影響,許多物理教師對實驗教學都是不重視的,有些教師甚至一筆帶過,這就無法發揮實驗教學對學生的作用,導致學生在知識點的理解方面存在問題,無法得以解決。
三、新課程改革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精簡教學內容,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到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簡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把課堂歸還給學生,這就意味著教師要作為引導者,而不是主宰者,如何達到這一要求呢?首先,教師要正確掌握教學目標,將要講解的知識點與課堂互動進行搭配,注意教學環節的簡潔、精當,抓住初中物理教學的特點。在對學生講解物理學習方法時,要抓住眾多知識點的中心點,從而促進整體知識的把握,同理在教師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課堂教學的中心點,由此入手帶動其他方面。其次,要正確把握中心點,就要達到完善教學內容設計,對于要對學生提的課堂問題進行設計,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問題。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實驗教學。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很多知識點是需要借助實驗才能順利理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引入物理實驗,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物理學習環境。與此同時,物理實驗與化學實驗不同,很多現象并不能直接觀察到,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網絡和信息技術已經成為老師課堂教學的重要工具,多媒體教學方式已經成為主要教學模式,正確運用能為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增添樂趣,也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比如,在學習有關連通器的知識點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功能以動畫形式對船閘的工作過程進行展示、分析,從而對連通器的相關知識點有較好的理解。
(三)布置多元化作業,有效鞏固知識點。
一節課45分鐘對學生而言畢竟太短,因此進行有效訓練是必要的。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吸收所學的知識點,再利用教師布置相應作業予以鞏固。首先,教師根據所教的知識進行作業布置,設計有效的訓練,發揮其功效,將其真正落到學生身上,讓其積極地參與教學互動。其次,從多元化角度出發,多布置不同形式的作業,可以是由單人完成的,也可以是由小組合作完成的。通過不同形式的作業,學生既可以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的能力,又可以在小組的合作交流討論中取長補短,借鑒他人優秀的經驗,彌補自己在思考中不足之處,相互幫忙與扶持,共同完成所布置的作業,促進雙方共同發展。
四、結語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重新定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應用適當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促進教學有效發展,為學生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魏婷婷.初中物理“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
[2]李鴻先.初中物理實踐活動的理論和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