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作成
摘 要: 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關注每一個不同的個體,真正從學生出發,從學生的終身發展出發,組織好課堂教學,形成適應新形勢更符合自身特點的教學風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高效實施完善的學案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實施分層作業才能真正促使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關鍵詞: 高效課堂 精心備課 完善學案 分層作業
一、精心備課、分層教學,合理準確定位課堂
1.吃透課程標準
課堂教學效果如何,關鍵在于備課。只有有了明晰的課堂教學思路,合理準確地定位課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一要了解學生知識底細,掌握學情;二要明確教學目標,找準重難點;三要了解本堂課知識點在學科體系中的作用,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四要把握本章節知識在會考中的命題規律、趨勢和方向。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點,合理整合教學素材,恰當取舍教學內容,選擇教法,特別是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把基礎知識作為第一層次目標,當堂落實,保證全體學生都能掌握;把中等難度知識作為第二層次目標,中等以上學生必須掌握,后進生“跳一跳也能夠得著”;把較難知識作為第三層次目標,讓優秀生能發揮余力。這樣使每位學生都有“桃子”摘,從而形成后進生不自卑,優秀生不自滿,人人有進步的局面。
2.確定課時目標及實施辦法
根據課標要求和課時特點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目標一定要具體,最好還要完整。課時目標的確定一定要有梯度,考慮不同學生的接受度,還要考慮課時容量,切忌貪多,欲速則不達。確定目標之后還要考慮怎樣將目標分解在各個教學環節中,每個子目標都通過什么途徑、什么方法實現,用什么樣的訓練來鞏固或是強化。然后精心編組教學各個環節,形成學案。在此過程中,要給學生預留出質疑空間,以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和探索精神的培養。
3.回歸生活、走近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應遵循“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思路,最終達到教學為社會生活服務的目的,注重情景教學,精心創設生活化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高效實施完善的學案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
1.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生雖然是課堂的主人,但是對于課堂的進程還必須由教師這個大導演掌控。沒有教師的掌控,課堂教學能不能有效果都難說,何談效率。課堂教學活動應該基本在教師課前的安排計劃之內有序進行,偏離太遠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學生的思維太活躍,很容易跑偏,往往不能夠自己控制。
教學方式、方法的掌控。為實現某個訓練目標需要采用一定的形式或者方法,它的貫徹落實進程要由教師來掌控。這樣才能使效果最優化,否則極易造成混亂、無序、無效。
臨機機智。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人,各有各的特點,在一個教室里學習,什么樣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有意無意的小動作都會影響課堂教學。教師就要根據具體情況臨機處置,發揮教育機智,使學習活動始終在正常軌道上進行。
情緒的調整。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長時間堅持是共同特點,除了在安排教學環節時考慮這個因素外,還需要教師及時收攏分散的注意力,調整學生的情緒,使學生情緒盡可能地保持高漲。有時一句溫馨的提示或是鼓勵、贊揚往往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地位,課堂上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既是引領者又是服務者、協助者。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目標就是使學生這個主體充分發揮作用,既能夠在課堂上獲得知識技能,又更好地學會學習,特別是“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出良好的習慣和意志品質。所以,我們教學工作的所有環節都圍繞住如何讓學生學好、好學、會學展開,著眼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和發揮,著眼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形成。
三、優化作業,實施分層作業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師應該學會尊重學生的差異,了解學生的差異,并在此基礎上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及學習能力進行精心分層,實施教學,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效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1.精選數學作業內容
教師是學生作業的主要設計者和布置者,要實施有效數學作業,減輕學生負擔,教師必須在選題、編題上下工夫,不斷提高數學作業的選擇和編題技能,確保數學作業富有典型性、啟發性和針對性,從而收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2.調控數學作業的量
在教學中,適量的數學作業有利于學生學好數學,作業過量,不但難以提高數學成績,相反還會導致學生對學習數學厭倦,甚至抵觸學習數學。因此,筆者在數學作業的設計和布置時,盡量做到數量適中,防止出現片面追求“多練”的現象。
3.分層作業
在設計和布置作業時,盡量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實施分層作業,有針對性地調控作業難度,使作業既有統一要求,又有能照顧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從而讓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取得成功,獲取輕松、愉快、滿足的心理體驗,促進學生的差異化發展。筆者一般將作業設計成難易有別的基本題(A)、綜合題(B)和發展題(C)三個層次,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低到高逐級選擇。
總之,打造高效課堂的既是客觀要求,又是廣大教師的主觀愿望。通過實施分層教學,給不同的學生確定不同的目標、布置不同的任務,揚長避短,給學生多創造展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努力后都能產生滿足感,覺得學習是幸福的,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大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