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學
住在海外的朝鮮族人按地區形成派系,不時發生對立與糾紛。比如中國的朝鮮族,延邊(吉林省朝鮮族自治州)地區出生咸鏡道(現朝鮮北端的行政區,道相當于中國的省)的人與吉林、黑龍江、遼寧三省的慶尚道(韓國東南部的地名)及平安道(朝鮮中部地名)出生的人之間,就懷有敵對情緒,經常互相指責。“文化大革命”中,延邊地區內亂激烈,在爭斗中,大大地傷害朝鮮族人的不是別人,正是朝鮮族人自己。當時中國其他民族的人都感到非常吃驚:都屬同一個民族,為什么要這么斗呢?
在日本,情形也是一樣。韓國朝鮮族人之間經常相互對立,甚至很多時候傷害他們的不是日本人,而是自己的同胞。在美國,也可看到同樣的現象。
商務活動也是一樣。這是從經營企業的韓國朋友那里聽說的。為美國波音公司提供飛機零件的韓國企業,因為生產相同的產品而展開了殘酷的競爭,完全沒有各自生產不同零件組裝飛機的“共同體意識”,可悲可嘆。
如果是日本人,則一定是這種零件由A公司制造,那種零件由B公司生產,另一種零件由C公司提供。在商務活動中,原則上也要大家聚攏在一個共同體下,國家、集體和個人各得其所。這一切是怎樣形成的呢?在韓國,每個人都宣稱自己的民族是最聰明的民族,那么為什么不能擁有這種共同體意識呢?
最難理解的民族就是朝鮮民族。像中國那樣56個民族的人居住在一起,偶爾出現一些不和還可以理解。這樣看來,單一民族的韓國人相互之間爭斗不就是“家人之間打架”嗎?正因為國家小、民族弱,才更需要抱成一團。如此爭斗,究竟是為什么呢?
看一看韓國人的地域情結,他們毫無意義的“內訌”,其荒唐程度真是令人瞠目結舌。1998年金大中當上總統時,我認識的一個慶尚道出生的韓國人在酒桌上發泄自己的不滿。在全羅道出生的總統統治下生活,對他來說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忍受的恥辱。既然是國民投票選舉出來的總統,就應該支持他并遵從其領導,怎么能拘泥于鄉巴佬似的無聊的地域情結?況且國家正在金融危機的困難中掙扎,是吼叫全羅道、慶尚道的時候嗎?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不管誰當首相,誰當國家主席,僅憑地域情結來橫加指責,都是絕對不可能的。
如此將自己和自己家族之外的人全部看作他人的極端的血統論,蔑視并排擠他人的絕對意識及利己主義,認為只有自己最聰明的“聰明主義”,所有這些混雜在一起,把所有的韓國人都變成了軟弱無力的蚯蚓。
孫中山曾經一語道破中國人是沒有凝聚力的“一盤散沙”。其實,韓國人才真正是散亂的沙子。在那干涸的沙粒上,蚯蚓在蜿蜒爬行。
(摘自“網易云閱讀”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