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寧
摘 要: 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一個重要環節。數學老師應努力使學生熱愛數學,對數學學習有興趣。數學教師的語言藝術修養,直接影響著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有趣的內容配合生動的語言,便會相得益彰。教師要加強數學理論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走出課本,走進生活,促成教材、教師和學生的互動。
關鍵詞: 數學學習 興趣培養 教學策略
數學具有理論性、抽象性、邏輯性和解決問題的廣泛性等特點。數學課堂往往顯得枯燥乏味,各種怪異符號更讓學生沒有了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創造條件,用數學獨特的魅力感染學生,吸引學生,讓他們喜歡上數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傳授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增效減負,提高學習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一個重要環節。數學老師應努力使學生熱愛數學,對數學學習有興趣。新課改的推進,強調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學習興趣的大小,學習主動性的高低,決定教學活動的成敗。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方法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這就要求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從多方面入手,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結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培養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呢?
一、氣氛和諧,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數學教師的語言藝術修養,直接影響著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有趣的內容配合生動的語言,便會相得益彰。數學課堂的主人是學生,教師要及時轉變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安排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學習。教師的語言藝術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判斷、定理具體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難懂的理論形象化,易于誘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前提。教師要做好“配角”的工作,潛移默化,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在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在講授內容之前,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巧妙設計有關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引發學生探求知識奧秘和愿望。例如,在講授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的關系時,借助平面直角坐標系這個平臺,通過畫出一次函數圖像,就能形象直觀地把一次函數和二元一次方程的關系描述清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營造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使他們輕松地進入學習情境。這種生動、幽默的表述,使學生很快掌握所學知識,極大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問題鼓勵和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點燃其智慧的火花。教師要善于運用簡潔準確的語言、靈活多樣的教法,輔助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授課,注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與老師很好地配合。青少年對事物充滿著興趣和好奇心,這也是開創思維的開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提出新問題,使學生始終處于探索中,激發學生的思維與靈感,增強他們的求知欲望,促使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例如,在講授《去括號》時,突破現有教材的講授思路,針對去括號的引入環節,將教材中的問題分解成兩個問題。第一:括號前是“+”號時,去括號前后各項的符號怎樣變化?第二:括號前是“-”號時,去括號前后各項的符號怎樣變化?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由情境回答出問題,總結出法則。此方法在另外一些課上同樣適用。“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用設置疑問激發求知欲望,可以吸引學生尋根究底,深入到學科知識的內核中,從而成為不斷催發智能的刺激。這樣通過提問,促使學生積極地思考。還可以在教學中,創設一些活動型情境,激起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如果學生養成了善疑樂學的習慣,那就意味著他們獲得了創造的潛能。又如,在講“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我聯系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要求學生勾畫描寫的景象,指導學生分析:把落日看成一個圓,長河看成一條直線,學生自己動手畫出各種直線與圓的關系,記憶深刻。又如,每月零花錢如何合理使用,旅游時怎樣租車合算,家中的收支情況。
三、聯系實際,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要加強數學理論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走出課本,走進生活,走進社會,促成教材、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學習是為了應用,當學習內容與生活結合時,數學才是活的。利用生活事例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讓他們認識到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并不神秘。例如,在學習隨機事件的概率時,我就結合學生生活中的事例,給他們講概率的計算及計算概率的重要性。在教學時,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可以使教學活動更直觀,化難為易,學生也會感興趣。例如,讓大家計算一下自己在籃球課上,投籃投中的概率,也有的同學熱衷于買福利彩票。學了概率之后,我都讓他們計算在概率之后再考慮是否要買。從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出發,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找”教學素材。例如:教學統計,我組織學生開展擲硬幣游戲,請學生算一算自己擲出正面的概率。通過學習,學生發現原來隨機事件隨時都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因此他們對這一章很感興趣。這樣采擷生活數學實例,學生容易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和應用價值。從而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我認為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可以較好地幫助學生走出課本,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展自己的思路,在加深知識學習的同時,感受到數學的奇妙,興趣自然就高了。引導學生觀察周圍事物,并找出其中隱含的數學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體會到我們身邊處處有數學。比如“打折銷售”這一課,可以列舉身邊“清倉處理”、“打折甩賣”的例子。
總之,講究授課藝術,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與學生生活相聯系,恰當利用多媒體。都可以推動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興趣點燃真理的火花,讓我們為這朵火花早日綻放奪目的光彩,添薪加柴,開拓創新。
參考文獻:
[1]李翠芳.淺談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2(29).
[2]白軍祥.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立體幾何學習的興趣[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