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瑩楨
摘 要: 在小學階段,低年級的作文教學訓練對于學生今后的作文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低年級學生的作文訓練,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作文訓練,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一些教師認為作文應當從三年級開始,低年級的學生不必進行作文訓練,這樣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小學生作文起步訓練的最佳時期,影響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低年級作文 現狀 策略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三年級是學生開始寫作文的時期,一、二年級的學生并沒有相關的作文任務。這并不表明低年級的學生沒有作文訓練的任務。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一些教師認為,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識字的重要階段,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需要加強學生的識字練習即可。其實,這是一種不太科學的教學理念。在小學低年級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加強學生的識字練習,還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作文意識和作文理念,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和分析的能力,這樣,學生在三年級的作文學習中,對寫作才會不陌生。筆者立足于多年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經驗,分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低年級學生的作文教學策略。
一、低年級小學作文訓練的意義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往往只是進行簡單的字、詞的練習,卻沒有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學生說話和寫話的訓練。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進入三年級之后,面對命題作文無比頭疼,一些學生寫出的作文往往虎頭蛇尾,難以寫出一篇優秀的文章。這樣的結果,往往和學生在低年級階段沒有進行相關的作文訓練有關。如果教師在中年級之后才開始加強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那么勢必會讓學生感覺到難度較大,在高壓的作文訓練之下,學生往往會失去學習信心,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據可靠研究,7~12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都會得到空前發展。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比較刻板地將學生的作文訓練定格在三年級,勢必就會錯過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尤其是對于當今時代的兒童,由于他們生活在信息化社會,無論是見識還是眼界,都超出常人的想象,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能錯過低年級小學作文的訓練,錯過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
近年來,我國的小學低年級階段的作文訓練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注音識字,提前讀寫”的早期作文訓練模式,讓我們深刻意識到,低年級的作文訓練符合現代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發展規律。在低年級加強學生寫句,寫話是訓練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基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看圖說話和看圖寫話的能力,都是奠定學生作文基礎的重要途徑和步驟。這些字句的訓練,會給學生中年級的寫作奠定基礎。同時,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今后的作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從小養成觀察的習慣,在以后的作文寫作中,能夠觀察出細致入微的現象,并能夠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是寫作的基礎。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低年級作文教學訓練的策略
1.培養學生看圖說話和看圖寫話的能力
在低年級的作文訓練中,教師并不是一開始就讓學生寫長篇的命題作文,而是從寫句、寫話開始訓練。在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訓練學生看圖說話、看圖寫話的能力,激發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在訓練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說話是寫話的基礎,寫話則是作文寫作的前提和保障。
首先,在看圖說話的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抓住小學生說話沒有規律性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循循善誘地引導小學生將一幅圖上的故事用語言完整地表達出來,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為學生今后的作文寫作奠定了基礎。例如,教師在給學生看一幅圖時,可以設置幾個有順序的問題:“這幅圖所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圖上都有什么人、他們都在干什么”等,讓學生以這樣的思路將圖片上的事物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了表達的習慣,在面對一幅圖時,學生可以快速地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在對學生進行看圖訓練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傳授看圖說話的技巧,讓學生對看圖說話有一定的系統思維,這樣,學生在表達過程中,才能夠有主有次地有順序表達一幅圖的內容,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其次,教師要在看圖說話的基礎之上,不斷強化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當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即學生看一幅圖,然后用語言將這幅圖上的內容表達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使用正確的標點符號。而且,在寫作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寫作內容有靈活的安排,無論學生寫得多寫得少,只要是學生認真表達的內容,教師就不能苛責,這樣方能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2.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寫日記是比較困難的一個事情。因為小學生識字不多,寫作對于小學生來講則是難上加難。但是,這也不能成為學生不加強寫作訓練的理由。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無論是多少字,無論表達什么事情,學生只需將每天自己感興趣的、覺得有意義的事情通過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即可。在學生記錄的過程中,對于不能寫的字詞,可以用拼音的形式代替。總之,寫日記的習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保障。
3.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講尤為如此。在小學低年級的寫作訓練中,教師應當強化對小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例如,教師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中,可以先組織學生進行一個簡單的有趣的小游戲,在游戲結束之后,讓學生用簡單的語言將游戲過程敘述出來,或者將游戲的感想表達出來,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
總之,低年級寫作訓練是學生今后寫作能力的基礎和保障。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強化低年級學生的寫作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霞開.讓快樂的翅膀在作文課上飛起來[J].新課程,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