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青
摘 要: 職高語文學困生轉化需要從產生的根源著手,找到原因和采取有效手段進行轉化,重點在思想、能力、基礎等方面綜合著力,加快推動這方面的工作。
關鍵詞: 職高教育 語文學困生 轉化策略
在職高語文教學中,學困生的學習成效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制約,往往陷入困境。筆者在教學中充分重視多渠道轉化學困生,既抓住學生思想特點進行疏導,又在學習方法、學習基礎、學習空間及學習氛圍等方面,為學困生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從而對學生的有效轉化發揮促進作用,本文做具體分析。
一、強化教育引導,幫助學生從思想上“解困”
對職高學困生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他們中的相當部分在初中階段文化成績相對滯后,語文學科的學習也具有較大難度。因此,他們在學習中的一些自卑心理、抵觸情緒,會不自覺帶入職高階段的學習之中。心病還須心藥醫,化解學生學習中的語文不良情感,還必須依靠有效教育引導,讓學生正確看待、直接面對自身語文學習方面的問題,從而讓他們獲得自信,解除思想困惑。筆者首先和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中并非考高分才算有進步和成功,只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實現提升,對自己而言就是成功的,使學生正確界定語文學習成功的概念。其次,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充分感受到被尊重,滿足學生的自尊心,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另外,筆者還教育學生,一時的困難并不代表永遠的困難,一時的落后也不是長久的落后,讓學生以辯證的目光對待學習,特別是對待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從而逐步讓學生在思想上擺脫自卑自棄的心理,重新樹立學習自信,積極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之中。這對學困生的轉化可以起到加油鼓勁的作用,能夠為學生增添更多積極情感因素,有助于學生轉化。
二、強化學習回顧,幫助學生從基礎上“解困”
認真分析職高學生語文學習狀況,可以發現造成學習效率低下和多個方面因素有關,其中基礎薄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許多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就屬于薄弱環節,進入職高以后這一狀況也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因此教師在搶時間趕進度講授新內容的同時,要注重對學困生進行學習方面的回顧引導,讓學生盡可能夯實語文基礎,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后勁。一方面,筆者和學生一起通過加自我分析,篩選出每個人在語文基礎知識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從統一的考試考查及學生的日常學習反思中,對哪些方面存在問題具有明確的認識。認真回顧學習以后,學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制訂學習計劃,對準薄弱環節進行重點學習,這對強化學困生轉化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功能。筆者在教學工作中,幫助學困生篩選出語音、字詞到語句、閱讀理解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有針對性地指導他們搜集復習資料,明確復習目標,制訂復習計劃,一邊學習新知識,一邊復習舊知識,為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夯實堅實基礎。
三、強化技巧指導,幫助學生從方法上“解困”
相當一部分學困生之所以成績低下,和學習方法不夠科學有密切聯系。他們在課堂學習中抓不住要點,體現不出重點,在課后鞏固記憶時沒有能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等等。正因為這些原因,語文學困生的學習效率才遲遲難以提高,所以教師要強化技巧方面的指點,通過提高學困生學習技巧的方法,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率。筆者首先在課堂上強化技巧指導,讓學生高效聽課和學習。學生在課堂上要抓緊教師講授的要點,將其中關鍵內容摘取下來;要對照思考題認真分析研究課文,和學生一起共同探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特別是和他人的研究中提高問題的全面性。抓住了課堂這個主陣地,強化對學生的學習技巧指導,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得到顯著提高。筆者側重于強化復習記憶等方面技巧指導,復習環節要求學生采取分輪次篩選推進的方法。完成第一輪復習后,可以將第一輪復習中沒有解決或是掌握不夠鞏固的內容篩選出來,帶著這些問題進入下一輪復習,通過這種分輪次復習鞏固的方法,減輕學困生現在復習學習中的壓力和難度。
四、強化結對幫扶,幫助學生從互助上“解困”
職高生相對于其他階段學生,有了更加充裕的課余時間,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優秀生和學困生之間要結對幫扶,幫扶的內容既包括學習的薄弱環節,又包括語言學習方面的方法技巧,對他們進行學習效率方面的輔導,只要能夠夯實基礎知識,就能夠提高學習效率。這樣的教學活動,有效彌補了教師對學困生轉化方面的精力時間不足,讓全班語文學習的優秀生積極參與到這一方面的活動之中,營造了濃厚的集體氛圍,讓優秀生在授人玫瑰之后提高思想境界,讓學困生在自覺主動地接手他人幫助過程中堅實基礎、提升經驗,獲得更多學習成果。教師對學困生和優秀生之間的結對還要進行鼓勵,比較常用的做法是采取表彰的方式,對這一幫扶活動中涌現出來的比較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表彰。同時,還要在小組之間進行量化考核,體現幫扶成效,這種結對相互幫助的方式使學生之間團結的氛圍更加濃厚,友愛的思想根植于心,有利于學困生的轉化。
五、強化活動訓練,幫助學生從能力上“解困”
語文學困生除了基礎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差異之外,思想困惑也是重要因素,這些消極影響導致學生在能力發展方面陷入困境。對此,教師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以活動為抓手培養學困生的語文學習綜合能力。例如開展基礎知識競賽,讓學生探索又好又快的記憶方式方法。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學習經驗交流活動,不僅優秀生要上臺介紹自己成功的經驗,學困生也要上臺講述自己的觀點。同時,學困生可以針對某方面的學習方法學習技巧向大家求助,同學們相互討論尋找這方面的路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困生的思維能力與協作能力。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學困生融入語文立體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為他們營造了更加寬松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獲得了更大的能力發展空間。
由此可見,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困生群體的轉化,將其納入教學整體規劃,統籌協調,扎實推進。既要在思想上讓學生走出困境,又要在語文學習基礎上進行夯實,強化語文學習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營造濃厚的氛圍及進一步整合教學資源,形成促進學困生轉化的強大合力與動力,進一步提高轉化成效。
參考文獻:
[1]張譯文.語文學困生成因探究及教學策略[J].江蘇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