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宗樹
摘 要: 新課改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數學語言能力本質就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數學語言作為一種高度抽象凝練的人工符號系統,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感覺困難,本文對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作探析。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數學語言能力 培養方法
伽利略說:“世界是一本以數學語言寫成的書。”數學語言作為數學思想和基礎理論的載體,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及廣泛的運用性。按照其表現形式可分為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三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簡單的符號和圖形語言簡單準確地定義指向。當學生掌握了這些數學語言時面對問題就能將其轉化為相應的數學語言表達,非常方便數學問題的解決。此外,由于數學語言是高度抽象化的產物,對于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知識的理解會產生非常奇妙的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對于學生學習數學基礎知識及發展數學思維能力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這是新課改教育理念所倡導和要求的。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語言綜述
數學語言在小學數學教學上的表現形式為“+”、“-”、“×”、“÷”、“>”、“<”等符號語言,以及幾何圖形、數軸、韋恩圖等圖形語言。這些數學語言都極其凝練,表達了特定用文字語言描述起來很復雜的數學含義。對于這些基本數學語言,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應該對學生使用這些數學語言進行有效規范并注重培養他們使用數學語言的習慣。小學數學是學生遨游數學海洋,探索神秘未知的數學領域的啟蒙階段,而數學語言是數學獨特的人工符號系統在各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美國著名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卡爾·薩根曾說:“宇宙中的技術文明無論差異多大,都有一種共同的語言——數學語言。”由此可見數學語言的重要性。在小學階段掌握基本的數學語言,對數學思維基本的認知,有利于學生后期數學學習及在其他領域的擴展應用。
二、如何在具體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
(一)在教學中提高數學語言的使用頻率和規范性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頻繁地使用數學語言能讓學生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下強化對數學語言的認知和理解。小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還停留在模仿階段,教師在教學中對數學語言的應用越細致和規范,學生模仿教師使用數學語言的規范性和正確性會得到顯著提高。教師是在小學生心中的形象一般是權威和高大的,教師應該注意自身的素質提高,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避免出現失誤。由于小學生比較愛鉆牛角尖,因此教師在講解時要注重知識的邏輯性和嚴密性。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學生通過模仿的方式達到數學語言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學生對數學語言的興趣
小學生由于年齡偏小,心智發育不成熟,生性活潑好動,對于學習的動機往往是興趣使然,因此在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能力過程中應該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正所謂“興趣才是最好的教師”。只有當學生產生了對數學語言強烈的好奇心,才會有深入了解的動力,否則數學語言高度抽象性和理解上的難度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厭煩心理,因此提高學生對數學語言的學習熱情有著非常大的必要性。
(三)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數學語言的教學
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數學語言的教學能將數學語言這樣高度抽象的事物一定程度地具體化,能增強學生在理解數學語言上的代入感。例如,我在執教小學數學有關數字大小關系的比較時,為了詳細而生動地給他們展示“>”和“<”及“≥”和“≤”這幾個數學語言的含義,我舉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大小關系的例子,比如小明身高比小紅高就可以表示為小明身高大于小紅的身高,又如小明體重比小紅輕就可以表示為小明體重小于小紅的體重。在這幾個比較關系中“高”、“輕”這一相對概念就可以用相應的數學符號表示。這樣,他們都明白這些符號語言能夠代表一類比價關系并不是某個特定關系。事實證明,通過這種方式他們能夠對數學語言內涵有較深入的理解和認知。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他們對數學語言的認知
數學語言的豐富內涵和包羅萬象的應用方式使得僅僅依靠教師的口頭講解,很難讓學生深入學習數學語言和提高他們的數學語言能力。利用信息技術不僅擁有龐大的數據量和資源,而且圖畫、視頻等多媒體對于具現數學語言有積極的作用,而且多媒體帶來的視覺聽覺等感官刺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小學生會覺得“好玩”,有了“好玩”這一心理因素,學生便有想要深入了解的欲望,在動力的驅使下,學習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應用日常語言和數學語言之間的相互翻譯
普通語言就是日常用語,在小學數學上的表現形式就是數學問題的文字表達條件和信息。將普通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的能力就是數學思維的一種表現,對數學問題的解決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徑,例如一個簡單的數學運算題目:小明一共有30塊錢,花10塊錢買了一支鋼筆送給父親后,父親又給了小明5塊錢,請問小明最后還有多少錢?這個問題轉化為數學語言就是求解:30-10+5=?此外數學語言向普通語言的翻譯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加深了對數學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加強了數學思維訓練。而數學思維的獲得能夠讓學生用辯證統一的眼光看待事物,這是當代教育形勢下學生比較缺少的一種能力。
結語
數學語言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利器,是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體現,新課改的推行注重對學生這類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是為小學生數學能力打下基礎,對數學語言能力的啟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改進教學方式,大力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衛麗君.小學教學課堂中如何培養數學語言能力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
[2]陳根榮.多元開發,塑造數學語言——淺談小學生數學語言發展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