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摘 要: 本文圍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進行闡述,首先對引領學生寫數學日記進行了分析,接著詮釋了學生參與教學的價值,對其中的細節做了詳細解讀。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數學日記 數學思維
一、引領學生寫數學日記
勤于動筆對學生的學習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下面是學生寫的兩篇數學日記,可見一斑。
1.今天早晨到校后,利用早自習的時間,老師讓我們觀察數學書最后一頁的學具圖片,是兩個大小相等的圓,但被沿著直徑分成了若干等份,一個分的份數多些,一個分的份數少些,而且分的份數都是偶數份,老師讓我們沿著一條直徑把圓分成兩等份,一份圖上彩色,然后沿著直徑剪下,再把每個半圓按分的份數一份一份剪下來,上下交叉的粘上,像怪獸的牙齒一樣。結果發現分的份數多的那個圓粘得像長方形,分的份數少的那個圓粘得像平行四邊形。老師讓我們觀察長方形的長是圓的什么,寬是圓的什么,為了讓我們看得更清楚,老師又用教具給我們演示一遍,從而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長方形的長是圓周長的一半,寬是圓的半徑,由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我們很快和老師一起得到了圓的面積公式s=πr■,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學到了新知識,這真是一節生動有趣的數學課啊!我希望我每天都能在這樣愉快寬松的氛圍中學到新知識。
學生寫了日記,要激勵他們,推動他們不懈努力。下面是我的評論:能夠把自己學習數學知識的感受真實地表達出來,整理歸納,這是好的學習習慣,要繼續堅持下去。數學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老師希望你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并能靈活運用于實際生活中。相信你是最棒的!
2.今天,我和媽媽去逛超市,去買果汁、八寶粥、方便面,還有奶茶,因為家里的早餐沒有了,所以就去買。進了超市,先買的是八寶粥,一罐是3元,我和媽媽買了9罐,共花了多少元?3×9=27(元)答:買9罐八寶粥共花了27元。離八寶粥最近的是果汁,全是大瓶的,一瓶6元,買兩瓶11元,買3瓶15元。買3瓶最合算,所以就買了3瓶。然后我們又去買奶茶。一罐是2.5元,買3罐多少元?2.5×3=7.5(元)答:買3罐奶茶7.5元,最后去買方便面,一大包是7.5元,買了2大包,共花了多少元?7.5×2=15(元)答:買了2包花了15元。買完了,我們去收銀臺交錢,買這些東西一共花了多少元?27+15+7.5+15=64.5(元)媽媽給了收銀員64.5元。交完錢,我和媽媽提著東西就回家了,數學真有趣啊,我也學會使用數學了。
我的評論: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細心發現,就會認識到數學的價值,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老師相信你在數學方面一定會有出色的成績。
二、教學“貴”在學生參與
教材內容體現的是生活化的數學,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那么,教師要創造寬松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與學生平等對話,必須共同參與互動,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告訴學生知道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特點,感覺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我在教學中多為學生提供具體、直觀、形象、熟悉的生活情境,感興趣的故事,可操作的自制教具,使學生熱愛數學學科。
1.讓數學內容“活動化”
因為學生年齡小,天性好動,根據這一特征,要讓數學內容活起來。新教材在內容編排上很靈活,是以認一認、說一說、做一做、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等形式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體驗和學習數學知識的。我在教學過程中靈活設計符合學生好動、好說、好玩的特征的活動情境,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參與的意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情境中互動互愛,輕松、愉快地體驗和學習數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2.讓抽象圖片“問題化”
“學啟于思,思啟于問”,問題是數學學科中的心臟和脈絡。新教材注重在教學中誘發學生大膽思考、猜想、探索、嘗試,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我在教學過程中把大量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遇見實物就提問,看見圖片就說話,鼓勵他們大膽提問,不怕說錯,別怕說不好,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繼續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教學過程的展開既要重科學、講規律,又要重情感、講創造,要把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在指導學生的能動學習上。指導小組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開展討論,互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其次,小組學生集體成為幫助學生課堂學習的一種“動態的集體力量”,使學生集體成為認識的主體系統發揮作用。再次,新的教育理念強調教學是一種多邊活動,以小組合作探索為主,使每個學生在小組中充分參與課堂教學,交流思想感情,使學生掌握了所學概念。討論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獨立思考和主動發展的最有效方法。討論能拓展學生展示自我的空間和時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就是說,讓學生從被動聽講變成積極主動參與,鼓勵學生探索,幫助學生表達數學思想,讓學生看到許多數學問題不止一個答案,證明數學是生動的、激動人心的,使學生體驗到深入理解和嚴格推理的重要性,使所有學生都樹立起能夠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是一種藝術,需要慢慢品味琢磨,才能夠熟能生巧,才能掌握學習數學的技巧,養成終身學習數學的好習慣。教學是沒有一定之規的,學生如果能受到激疑啟發,就能打好數學基礎,形成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