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摘要】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企業必須對黨政工作模式進行創新。鑒于此,本文主要就新形勢下黨政工作的創新模式及其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以期為同行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新形勢;黨政;創新模式
隨著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企業改革也不斷深化,對黨政工作提出的發展要求也更高。在這樣的形勢下,企業必須立足實際,積極研究已存在的問題,然后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以便更好地開展黨政工作。同時,基于黨政工作的重要性,企業也應不斷提高黨政工作質量,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以下主要對新形勢下黨政工作創新模式及其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
一、新形勢下創新黨政工作模式的背景及意義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內容,會對社會經濟及其他工作的開展產生直接影響,更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根本保證。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企業開展黨政工作主要是為了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這就要求企業必須認識到新形勢的發展要求,并明確黨政中心,將整體利益放在首位,確保企業的競爭優勢,實現更好的發展。
在新形勢下,對黨政工作模式進行創新,有利于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內心凝聚力及綜合競爭實力,有利于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實現長足的發展,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出更多力量。
二、黨政工作創新遇到的困境
經過經濟體制改革后,各企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發展,但在黨政創新方面仍面臨著較大挑戰。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這幾個方面。
一是國際形勢日益惡化,各國文化差異,且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國家之間存在相互斗爭的情況。二是我國科技水平遠遠落后于大多數發達國家,影響了黨政工作的順利開展,且這種局勢將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三是網絡技術發展迅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黨政工作開展的困擾。四是隨著企業改革的日漸深入,信息渠道多樣化,導致價值取向與思維方式也變得多樣化與復雜化。五是在我國,黨政教育工作往往較枯燥,員工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育者未能充分考慮員工感受,導致多數員工對黨政教育產生厭倦情緒,影響了黨政工作的順利開展。六是行政化傾向明顯。一些企業未能正確處理民主和集中的關系,尤其是在重大問題方面,缺乏充分的討論與決議,決定往往是以主要領導的意見為主,缺乏民主性與科學性。七是事務化傾向明顯。在召開會議時,會前未做好充分準備,會上無主題,會后無決議,未能充分發揮出黨政工作應有的作用。八是隨意化傾向明顯。在多數企業中,并未對黨員活動日給予高度重視,影響黨員之間的感情聯絡與思想交流,不利于黨政工作的高效開展。
導致以上問題的原因較多,主要包括以下這幾種:第一,對黨建政策缺乏正確的認識,思想認識存在偏差。企業各基層黨組織對黨建工作的目的、執行原因、執行措施等內容不理解,未能在思想上給予應有的重視。第二,缺乏健全的民主制度,或民主制度落實不到位。黨員未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黨員身份作用,如不敢說真話、未干預提出真實的意見,導致質量的建議未能被采用。第三,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影響組織功能的發揮。在不少企業中,兩極分化現象較嚴重,結果導致決策的權重不一,影響決策結果的科學性。
三、黨政工作創新應遵循的原則
黨政工作的開展,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經濟工作的需要。因此,在新形勢下,必須不斷采用新方法,促進黨政工作的創新。具體來說,黨政工作創新應遵循以下這幾個原則。
(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許多企業在開展黨政工作時,走得只是官僚主義,未能將思想落實到根處。由于黨政意識未端正,導致黨政工作的開展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且未取得應有的成效。黨的十八大順利召開后,要求必須深入改革這一不良現象,切實將黨政工作落到實處。因此,企業在開展黨政工作時,應深入群眾,主動了解基層群眾思想,將改善現狀作為黨政工作的重點,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
(二)教育和管理相結合。在經濟發展迅速的形勢下,更多企業已經認識到對以往工作形式進行深入改革的重要性,明確建立與健全經濟責任制的必要性。然而,因為黨政工作在思想方面仍具有一定滯后性,許多問題并未得到有效的解決。因此,在創新黨政工作模式時,必須經教育和管理相結合,以此作為執行經濟責任制的切入點。在開展黨政工作時,企業領導者應明確提高員工思想意識的重要性,先對其思想行為進行規范,并積極調動員工的主動性,以利于責任制的全面落實。
(三)明確工作中心。企業開展黨政工作的目的是不斷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創新黨政工作模式時,首先要明確工作中心,而提高員工凝聚力的前提則是實現目標。為此,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前提下,企業必須對以往工作理念進行變革,不斷創新黨政工作模式,將提升員工凝聚力作為工作目標,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奠定良好基礎。
四、黨政工作模式創新的策略
針對當前黨政工作存在的問題,必須對黨政工作模式進行創新,才能提高黨政工作的效果,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樹立黨政工作創新意識。若想對黨政工作模式進行創新,首先要求相關人員在思想上高度重視黨政工作,并樹立正確的黨政創新意識。在新形勢下,應積極對原有工作制度進行創新與整合,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在創新黨政管理制度時,應積極探索黨組織和法人治理結構相結合的制度,完善現有黨政工作制度。
(二)注重黨政工作與企業經營的有機結合。黨政工作與企業經營密切相關,兩者之間是相互統一、相互促進的關系。因此,在對黨政工作組織進行創新時,應將黨政工作與企業文化有機結合起來。除此之外,還應積極建立并健全相關的監督管理體制,成立監督管理部門,加強對黨政工作執行情況的監督和管理。必要時,不定時抽檢企業經營現狀和財政收支等情況,使黨政工作充分融入日常工作的每個環節,實現黨政和管理的融合,不斷改善黨政工作質量及管理水平。
(三)注重對基層黨政工作的創新。基層員工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在創新黨政工作時,應對基層員工給予更多關注。首先,確定基層黨政工作的基本方針與政策,多關心員工的工作與生活,并積極幫助員工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難題。其次,對于員工提出的關于企業發展的建議,企業應給予充分尊重,并經常暗訪員工,了解其思想狀態。企業還可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員工參與企業管理活動,讓員工產生歸屬感,提高員工對黨政工作的支持度。除此之外,企業還應根據實際,將一些監督權力下放給基層員工,讓員工負責監督各黨政干部的思想與行為,進一步提高黨政工作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現代傳媒技術。隨著現代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傳媒技術在各領域的發展中也日益廣泛應用。基于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在企業的黨政工作中,也應充分利用現代傳媒技術,比如電化教育、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移動通信技術及多媒體等,及時傳遞黨的中心工作及任務,讓黨政工作充滿時代色彩。通過采用豐富的活動形式,將教育內容滲透在活動中,讓人在參與活動的同時受到熏陶與教育。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積極向上、和睦的思想輿論環境與社會氛圍,故必須結合本地實際,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群眾性專題活動,以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另外,黨政思想工作的開展,還應將群眾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活動的創建進行緊密結合,突出黨政思想工作的內容,吸引更多干部群眾參與。
(五)建設一支優秀的政工隊伍。若想黨政工作得以順利地發展,必須重視并加強思想政治建設,這就要求企業建立一支先進的政工隊伍,能夠肩負起國家與人民賦予的重任,實現企業的黨政目標。首先,合理選配政工干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有良好的素質。其次,積極對政工隊伍進行思想教育及培訓,不斷提升其綜合素質與業務管理水平。最后,執行政工帶頭人體制,重視對優秀黨政人員的培養。
五、小結
由上述可知,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黨政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企業的健康發展密切相關。為此,企業應對當前黨政工作創新面臨的問題有正確的認識,并從思想上給予高度重視,然后加強黨政工作創新建設,如樹立創新意識、加強政工隊伍建設、利用現代新技術等,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從而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長足生存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南.淺談新形勢下加強黨政機關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J].人力資源管理,2015(09):238.
[2]王夢穎.新形勢下高校工會工作的創新途徑探索[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17(01):75-77.
[3]邵蘊.對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黨政工作的思考[J].新聞世界,2013(11):238-239.
[4]李銳.新形勢下高校團學工作的創新模式[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5(05):74-75.
[5]簡曉平.淺談新形勢下黨政思想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J].經營管理者,2013(3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