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的不斷推進,學前教育階段中的教學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進步,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幼兒教育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需要教師不斷地改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從而不斷推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學前教育 幼兒教學 發展現狀 問題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078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日常的經濟生活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相應的對教育教學方面的要求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尤其是對幼兒教育要求更高。在實際的幼兒教學中,家長對教學的重視,也進一步帶動著教育相關部門對學前教育的重視,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從孩子抓起,注重對孩子的學前教育的精力和資金投入,將進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國當前教育的整體發展水平和發展狀況,并能夠為接下來的九年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提供積極的教學策略,從而奠定有效地教學基礎。為此,在當下素質教育改革理念不斷發展大今天,學前教育中的幼兒教學應當受到教師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同時,教師和相關部門還需要對幼兒教學的教學現狀,以及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進行細致的認識和理解,并在認真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適宜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具體來講,教師或者學校等相關部門可以從多個層面入手,以不斷實現幼兒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改善。
一、新課改背景下,學前教育階段幼兒教育教學所取得的進步
新課程改革中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及與之相關的教學措施和教學方式,在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對比下,日漸顯示出積極的教學益處來,這種教學方式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具體來講,在傳統和創新這兩個不同的角度和立場上來看當下的幼兒教育,我們可以發現以下的進步之處。
首先,在幼兒教育教學領域內,教師的教學理念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具體來講,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的教學往往注重以自身為課堂的中心,而忽略了孩子在課堂中的自主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將孩子帶入到一個“亦步亦趨”的教學環境下,并進一步影響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和施展。比如,在很多幼兒園中,教師對幼兒教學的主要目的和教學的出發點的認識不恰當,盡管很多教師認為幼兒園階段的教學無須進行大量的知識性內容的講解,但是它們同樣忽略了對孩子興趣的培養。他們往往認為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實際上是家長們日常缺乏管理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機構之中,因此,教師的主要職能就是哄孩子、照顧孩子。在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教師開始認識到重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學習興趣愛好培養的重要性,并能夠進一步采取積極的教學措施,對教學理念加以實現。
其次,在幼兒教育教學領域內,教師的教學評價標準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在原有的幼兒教育中為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小學入學基礎,教師們也會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漢字教學和加減乘除教學,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是依靠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判標準。但在新課程改的教學理念影響下,教師開始更加關注孩子的日常學習創造能力的發揮,摒棄了以往以成績定成敗的教學認識。在這樣的教學培養的方式下,學生不僅能夠獲得知識學習,還能夠將失去已久的童年樂趣找回來,這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也將對孩子的人生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學前教育階段幼兒教學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第一,在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教育中,教師的教學手段還相對僵硬,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有待進一步的開放。之所以說教師的教學手段僵硬,主要是指教師在開拓孩子發揮思維能力和想象力這一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這也許是受中國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傳統的教學中,中國的應試教育強調“一個問題有一個對應的答案”的教學方式,而教師也主要擔當著“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角色,承擔著傳授知識的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方式一致延伸到幼兒教育教學的現實中。但實際上,這一教學方式恰恰是對人文化的教學理念的違背,也就是說,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一部分教師已經具備了傳承新的教學理念的教學意識,但是,在具體的教學手法的使用上仍然比較彷徨。為此,學習西方的幼兒教學方式,尤其是美國素質教育的教學方式,也成為當下幼兒教師應當關注的問題之一。
第二,當前幼兒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還比較欠缺。這主要是針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幼兒教師引進機制來講的,在很多城市和地區,幼兒教師的教學準則和教師準入機制相對較低,這一問題的突出表現,就在于對教師的學歷要求不高。一般來講,一個獲得了初中畢業學歷的學生就有機會進入到幼兒教師的行列之中,而低學歷的教師準入機制則意味著擔當幼兒教師的教學主體所具備的教學技能和教學實力還相對不足。這也是在當下社會中,屢見不鮮的教師體罰、虐待幼兒學生的教學問題產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為此,提高幼兒教師的隊伍建設的質量也是改善幼兒教育的一大方面。
三、解決學前教育階段幼兒教育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具體措施
一方面,教師需要采取輕松活潑的教學方式,并開放問題答案,尊重學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師可以采取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并通過具體的動手實踐操作來構建學生的形象化思維。對幼兒來講,堆積木的方式就能夠促進孩子對幾何圖形的感知能力,拓展其思維想象空間,而繪畫、涂鴉等的方式也能夠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學校等相關部門要優化幼兒教師的引進機制,對幼兒教師的教學實力和教學能力,以及教學技能進行細致的考核,以保證教師隊伍建設質量的提高,為孩子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從而從教學資源和教學條件等各方面為孩子的學習營造便利。同時,幼兒教師也要嚴格要求自身,不斷學習素質教育的教學內容,如在討論問題時不設定答案,而是任由孩子去發揮想象,或者讓他們在實踐中獲得真知。
總而言之,在學前教育階段中的幼兒教育中,教師的教學只有更好地切合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教學要求,并能夠在深入認識和理解教學理念的基礎上,采取積極的教學策略,才能夠不斷實現幼兒教學水平的提高,也能夠不斷促進幼兒教學整體質量的提高和改善。本文主要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學前教育階段幼兒教學所取得的進步、問題以及解決策略進行了闡述,希望對大家的教學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