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梅
【摘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完善教學方法和內容,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改革的促進下,教師對教學作出了相應的調整,但是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作為初中化學教師要不斷積極探索,為改善化學教學做出自己的貢獻,本文對此話題作了簡單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 教學質量 提高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53
化學是初中生的必修科目之一,通過學習化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教師和學校更加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并且不斷進行教學改革,以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發展好學生的能力。筆者根據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提出了幾點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夠在當前教學的基礎上,促進化學教學實現更好的發展。
一、關愛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在平等、和諧、健康的師生關系下,更容易促進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相反,疏遠的師生關系同樣會使得學生與教師所教課程離得越來越遠。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師生關系,從師生關系著手,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從而促進學生對教師所教課程的好感。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做到關愛學生,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初中生處在一個渴望被關愛的年紀,教師的關愛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動力。因此,在實際化學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形象,多與學生交流,通過交流發現學生的特點,不僅能夠增強師生關系,還有利于教師的教學,有利于教師確立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二、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積極性
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行,當下主張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只是被動的吸收知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差,容易養成不愛動腦的習慣。因此,在新課改影響下,教師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力量,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充當學生的引導者,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指導,讓學生在課下積極預習和復習,及時發現自己還沒有掌握的知識,將這些自己搞不懂的問題拿到課堂上來,讓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理解化學知識,這樣的學習才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化學學習不僅僅要讓學生學會知識,還要通過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將化學學習的價值最大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實施探究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化學跟物理一樣是一門以探究為主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要實施探究式教學,讓學生通過探究式教學,提高其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那么該如何更好的實施探究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呢?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作用,通過實驗教學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化學實驗是進行探究的有效方式,在化學試驗中,學生能夠真實的感知化學過程,看到化學反應現象,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印象,還能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不同于預期的現象,這就是引發學生探究的源泉。
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能夠自主的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后能夠引發學生思考,相比于講授式的教學,化學實驗不僅直觀,還能促進學生思考,引發問題產生,而探索問題就是創新的根源之所在。如果學生連問題都發現不了,何來的創新?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化學實驗的作用,通過化學實驗實施探究式的教學,讓學生在探究中得到鍛煉和培養。
四、實施生活化教學,讓學生體驗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生活化的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好的方法,很多學生之所以不喜歡學習,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所學的科目與現實生活沒有什么聯系,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沒有動力。而化學是一門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化學這門學科的性質,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來代替化學藥品,讓學生真實感受到化學的存在。在步驟作業環節,也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讓學生發現化學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或者根據實際生活設計生活化的小實驗。根據食品袋上的原料組成,幫助學生認識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生對化學的積極性。此外,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工廠參觀,讓學生感受化學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相信學生通過走進生活,會發現學習化學的必要性,為學生學習化學提供動力。
五、加強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在學習和工作中,合作都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在教學中,教師也要發現合作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學會合作學習,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課程的學習還能提高學生以后適應社會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在具體的化學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合作的作用,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通過利用集體的力量,提高課堂效率。比如,進行新課的講授時,教師要讓學生自己主動預習,在課上讓學生主動回答教材的內容,如果遇到不會的地方就讓學生先討論,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給予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能動性,還能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學到新的思維方式,啟發看待問題的新角度。畢竟不同的學生對待問題有不同的角度,這樣在相互交流過程中體現的也是學生之間思維的交流,從而拓寬學生的思路。
六、健全評價體系,全面客觀的評價學生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環節,在傳統教學中,評價學生的主要標準是成績,但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認識到不能僅僅依靠成績來評價學生,還要通過其他方面發現學生的優點和特長。不能因為學生化學成績好就喜歡學生,因為學生化學成績不好就不喜歡學生,成績只能代表學生的一個方面,不能代表學生的全部。因此,在對學生評價時,教師要全方面認識學生,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贊揚,學生在教師的贊揚下會更加努力,給學習帶來更多的動力。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及時鼓勵學生,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關心愛護學生,給學生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為目的,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訓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