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各大企業逐漸提高了對大學畢業生的要求,就業難度也進一步加大。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大學生逐漸感到困惑和不解,與此同時又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幫助與引導,以致產生了各種心理問題,這也嚴重影響了他們對幸福的感受。提升大學生的幸福感,旨在緩解大學生在職業選擇階段存在的思想困惑和心理煩惱,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幸福觀,激發他們自身的潛能,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大學生成功就業。
關鍵詞:幸福感;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
幸福感是人類生活所追求的永恒主題,也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大學生幸福指數高低關系著社會精神文明的進步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因此提升大學生的幸福感顯得尤為重要。對于當今的大學生來說,“就業”是其面臨的重大人生選擇之一,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大學生難以適應日趨產生的困惑,逐漸滋生出一系列的就業心理壓力。因此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幸福觀,提升他們感知幸福的能力,緩解其就業心理壓力,對于促進大學生成功就業具有重大意義。
1幸福感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幸福是生活的目的和意義,是人類存在的至上目標。”幸福,始終是人類共同追求的渴望和永恒價值。而幸福感是指個人對生活質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認知性的整體評價,又是對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直接影響著人的自身生存和發展狀態。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發展和完善,社會中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現象,貧富差距日趨嚴重,教育、就業不公平、不公正等因素,在大學校園里強烈沖擊著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使得大學生對社會產生了種種不滿和抱怨,影響著大學生對幸福的感知。此外,日益激烈、嚴峻的就業形勢,給大學生帶來了過多的心理壓力,他們不得不為學業、生計、工作等擔憂,從而導致大學生的幸福感漸漸消失。因此,滿足大學生對幸福的體驗,提升大學生感知幸福的能力,才能逐漸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幫助他們順利就業。
2提升大學生幸福感對于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現實意義
2.1幫助大學生學會自我調控,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如果學生個體善于自我調節,忽視客觀條件對自身的影響,在遇到就業困難的時候學會不抱怨、不逃避,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及老師、同學的幫助來改善周圍環境,自己就能在享有成就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所以高校教師更應該注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最終在擇業、就業時克服緊張、恐懼、壓抑等負面心理狀態,這樣對于他們整個人生幸福感的獲得以及身心健康的發展更是具有促進作用。
2.2提升大學生幸福感有利于學生正確面對就業過程中的困難和挫折
就業是大學生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在求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任何一次失敗都會對大學生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有的大學生在失敗之后,總把原因歸咎于某些外在因素,如家庭環境不好找不到好工作、面試官的評分不夠合理等等;有的大學生則往往把成敗歸因于自身的能力,應聘失敗就過多地自責,以至于自卑。因此提升大學生的幸福感,讓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優勢以及溫馨的生活環境,調整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學生保持一個平常的心態,從而應對暫時的困難和挫折。
2.3提升大學生幸福感能夠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
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日益增加,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由于受到學校類別、家庭經濟狀況、城鄉差異、性別等因素的影響,其就業心理壓力水平也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提升大學生的幸福感,才能逐漸讓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優勢和特長,從而實現順利就業。
3提升大學生幸福感、緩解就業心理壓力的現實途徑
3.1創建積極、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
校園是大學生生活的主體環境,創建積極和諧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大學生感知幸福,緩解不良情緒和心理壓力。大學生面對著嚴峻地就業形勢,不得不選擇考研、考公務員或者就業,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學校應加強幸福感教育;也可以開展多種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大學生的業余生活和精神世界,增強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3.2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擇業、就業是大學生面臨的重大人生課題,因而產生的一些心理沖突和困惑是正常現象。大學生就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受社會、家庭等諸多外因的限制,也受大學生自身能力、學識、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能夠順利就業,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事業成功的基礎,也是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大學生在相互交流的群體中,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慰藉,幸福感得以不斷的提升。而積極的人際交往更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個性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同時也能體會到與人交往的快樂和幸福。因此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進一步幫助了大學生對不良情緒的宣泄、轉移和遺忘,心理壓力得到釋放。
3.3構建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
感知幸福是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是提升大學生幸福感的重要載體。在良好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大學生,自身具有安全感,生活樂觀、愉快、開朗大方、能夠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并由此體驗到無窮的幸福感。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多傾聽,多鼓勵,及時寬慰孩子,讓他們的負性情感得到排解。在大學生激烈的就業競爭中,都需要父母及時有效的溝通,了解孩子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并給予正確引導。溫馨的家庭氛圍、有效的溝通方式、父母合理的期望,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肥沃土壤,是他們面對社會壓力、挫折最有力的情感后盾。因此,要提升大學生的幸福感,緩解其就業壓力,家長就要努力為孩子構建積極理想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更多地感受來自家庭的幸福和溫暖。
總之,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時刻感受到幸福感,才能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隨時準備迎接各種困難和失敗;在面臨就業困難時就能夠冷靜地分析挫折原因,總結教訓,在擇業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參考文獻:
[1]郄艷麗.大學生就業壓力對策探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12).
[2]舒曉麗,湯福球.大學生就業壓力源與焦慮的機理研究[J].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
[3]王琪.大學生幸福感培養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8).
作者簡介:
安佳,女,講師,內蒙古科技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國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