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沙
摘 要: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該專業教學的靈活性和互動性,為了向社會輸送符合當代社會和幼兒教育實際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各學科課程都面臨著結合當前高職學生身心特點和幼兒教育風向標的需要不斷創新與改革教育教學模式的實際需要。筆者作為洛陽幼兒師范學校舞蹈教師,結合自身多年實踐教學經驗借本文表述舞蹈課程對于幼師學校教育教學,以及未來學生走進幼兒園一線教學崗位后能夠借助課程發揮美育功能的觀點。
關鍵詞: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美育教育
1舞蹈課程蘊含的美育功能
1.1促進練習個體形體和智慧的雙重塑造與開發
用肢體語言就能夠做到反映生活和表達思想情感雙重效果的形式莫過于舞蹈,而要想通過舞蹈展示自己人體的魅力,形體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它雖然是有效培養舞蹈藝術表現能力最基礎、最根本的訓練手段和形式,但是其作用不容小覷。形體訓練中包括了壓腿、踢腿、彎腰等動作要求,這些動作對于人們關節的開度、軟度甚至是肌肉伸縮能力的培養都是有功效的。尤其是對于幼兒來說,長期堅持這樣的形體訓練,既可以促進孩子身體的健康發育,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耐力和靈敏度,對孩子體質和氣質都是一種很好的升華。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身體的實際情況開展形體訓練,下意識地幫助學生改掉一些不好的形體毛病。
1.2提升學生音樂素養
說起舞蹈,音樂會隨著在我們的腦海里出現,我們在跳舞之前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來點音樂”。這就從側面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音樂與舞蹈同源而生,離開舞蹈談音樂,總是少了點點綴;離開音樂談舞蹈更感覺無從談起,兩者的結合才是舞者情感表達最恰當的方式。換句話說,舞蹈教學,是和音樂相伴相隨的,學生每天舞蹈課堂上的耳濡目染,長時間下去,自身對音樂的感悟能力便會得到明顯的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也會進一步提高。
1.3開發學生的藝術潛能
舞蹈本身是一種非常好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受舞蹈教育的學生在藝術的熏陶下,其自身的身體器官比較靈敏,思維和創造能力也有很大的進步。這是因為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在自己的舞蹈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和提示學生去做一些能夠提高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活動,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藝術知識面會有所增長,有的學生還能通過自己的領悟,獲得學習知識的新途徑。
2發揮舞蹈課程美育功能的思路
2.1加強對于學生的專業教育是基礎
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學習自覺性,渴望在自己選擇的專業領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筆者認為,教師要加強專業和課程教育,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專業培養目標,理解舞蹈課程在專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對于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說,從來沒有系統地學習過舞蹈,個別的雖有一定的基礎,但舞蹈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遠遠不夠,教師就要對舞蹈課程做好學習動員,全面介紹課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具體教育教學中,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師應當精心設計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案,借助多媒體技術,不斷豐富教學手段,保持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利用課余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活動,開展表演比賽,展示學生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高職學生理解能力強,善動腦愛提問,教師要做到循循善誘,善于抓住教學中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問題,供學生進行思考,打造師生互動的探究式課堂,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與教師共同探討,使學生能夠盡快明白動作要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2悉心教導和精心備課相結合
美育是以人為主的內心教育,學生的內心活動比日常的行為活動要復雜很多。因此,這種教育比平時的教育難度要大。筆者認為,我們舞蹈老師要將悉心教導和精心備課結合在一起,不斷地對學生開展美育教育,為學生審美意識的提高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2.3將動作的規范性和形式美貫穿在教學中
舞蹈是否優美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形體動作優美與否,舞蹈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不僅只要求其動作的規范,一定要將要求上升到內與外、形與神的高度。因為舞蹈動作是通過高度美化和規范化的動作之后的產物,是對節奏和韻律的講究,只有經過高要求、高嚴格的訓練才有可能掌握。舞蹈教學如果講到將動作的規范性和形式美貫穿其中其實有兩層含義:一是要把這種嚴格的要求貫穿到學生日常的訓練之中;二是將這種動作與形式的嚴格要求深入到學生的頭腦中,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嚴格之后的成果美。
2.4加強技能技巧細節方面的訓練
舞蹈的技能技巧和舞蹈美感的創造密切相關,而舞蹈美感最佳的體現之處恰恰是舞蹈細節。因此,學生舞蹈技能技巧的培養是尤為重要的。筆者認為,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學生表演技巧的訓練,隨時隨地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的動作美感進行訓練。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善于將難度較大的技能技巧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比喻方式或者優美的示范動作,方便學生學習和掌握。除此之外,技能技巧的訓練與掌握,不能只是教師根據自己的意思來傳授給學生。教師在開展技能技巧訓練時,要對學生自身的個人特點有一個清楚的掌握,不僅要允許他們即興發揮,還要充分挖掘他們的表現潛力。
2.5增進師生情感交流
良好的相處關系是舞蹈學習質量的保障,融洽的師生關系會將舞蹈課堂營造成對藝術、美的追求環節。教師教學過程中的穩定、積極的熱情是促使學生尊師、好學的一定原動力,也是師生之間健康和諧情緒交流的基礎。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有淵博的舞蹈知識,這才是最吸引學生的地方,當教師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清晰地講解動作,分析要領,以精確的舞蹈動作詮釋完美舞蹈形象的過程,是和學生溝通最有效、有力的時刻。
3結論及建議
綜上所述,舞蹈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課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融合現代教育手段和藝術的今天,挖掘課程本身所蘊含的巨大潛力,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服務成為了幼師學校舞蹈教師努力的方向。相信通過舞蹈課程探索出一條卓有成效的從事美育教育的道路,不僅能夠全面提升幼師學生的綜合素質,更能夠幫助他們在走上幼兒教育崗位后利用所學知識幫助更多幼兒培養智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單位:洛陽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