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 要】不少人認為學習生物學只是記一記,做做題,應付考試很容易,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學習生物,單靠死記是絕不可能學好的,必須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有可能真正的學好高中生物。
【關鍵詞】高中生物 方法 興趣 記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57
高中生物課是學習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相關基礎知識的一門課程,不少人認為高中生物知識只是記一記,背一背,其實并不是這么簡單,現在的高考,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對生物知識沒有深入的理解,是不可能熟練運用的。下面談一談怎樣學好高中的生物課程。
一、提高對生物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發生興趣,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主觀原因,是學習的自覺動力。”人們常常放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是這樣的,學生如果要學習生物,首先就必須要引起學生對生物的興趣,如果他對學習生物都提不起興趣,那再怎么給他灌輸生物的知識都是徒勞無功的,所以,這就要求教師靈活多變的組織展開生物教學,讓生物課可以變得多姿多彩,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靈活多變,理解記憶
對于高中理科綜合的三門課程來說,生物經常被同學們戲稱“理科中的文科”,相對于物理化學來說,生物需要記憶的東西比較多,但是,和其他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高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著與其他理科不一樣的特點。對于大家學習了許多年的數學、物理、化學來說,這些學科的一些基本思維要素同學們已經一清二楚,比如:數學中的未知數X和加減乘除運算,化學中的原子、電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對于生物學來說,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及思維元素卻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后才有可能生物學的邏輯規律,也就是“先記憶,后理解”。
三、學會觀察
觀察學習法在高中生物學習中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首先用觀察方法是首要的學習方法。觀察方法主要包括順序觀察、對比觀察、動態觀察和一邊思考一邊觀察。有對比觀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個性,從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質。如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結構時,就要學會異中求同:它們都有雙層膜,都含有基粒、基質、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異:線粒體的內膜折疊成崎,葉綠體的內膜不向內折疊;線粒體有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酶分布在內膜、基粒、基質中;而葉綠體內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層和基質中;葉綠體中有葉綠素,而線粒體中沒有(順序觀察包括兩層意思。從觀察方式上來說,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鏡、最后用顯微鏡。用顯微鏡觀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
例如,對植物根尖的觀察,就是先用肉眼觀察幼根,根據顏色和透明程度區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鏡觀察報尖的根毛,最后用顯微鏡觀察根尖的縱切片,認識根尖各區的細胞特點。從觀察方位上來說,一般采取先整體后局部,從外到內,從左到右等順序。例如對一朵花的觀察,就要先從整體上觀察花形、花色,然后從外到內依次觀察花等、花冠、雄蕊、雌蕊。一邊思考一邊觀察觀察是思維的基礎,思維可促進觀察的深入,兩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帶著問題觀察,邊思考、邊觀察。最后,動態觀察對生物生活習性、生長過程、生殖發育的觀察都屬于動態觀察。動態觀察的關鍵是把握觀察對象的發展變化。例如觀察根的生長,在幼根上等距畫墨線后的繼續培養過程中,重點就是觀察各條墨線間距離的變化,從而得出根靠著根尖生長的結論。
四、系統化和具體化相結合的方法
在高中生物的學習中,在做到知識可以有效的記憶之后,還應該做到將知識具體化、系統化,系統化就是把各種有關知識納入一定順序或體系的思維方法。系統化不單純是知識的分門別類,而且是把知識加以系統整理,使其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經常采用編寫提綱、列出表解、繪制圖表等方式,把學過的知識加以系統地整理。具體化是把理論知識用于具體、個別場合的思維方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適用具體化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用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生產實踐,分析和解釋一些生命現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生物學理論知識,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抽象是抽取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方法,抽象可以有兩種水平層次的抽象:第一層是非本質屬性的抽象;第二層是本質屬性的抽象。概括是將有關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聯系起來的一種思維方法,它也有兩種水平層次:一層是非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種是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抽象和概括也是互為前提的,相輔相成的,在學習過程中應有意識地進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達到對知識正確、深入的掌握。
五、學會記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生物需要記憶的知識有很多,學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形成記筆記的良好習慣對于做筆記,學生往往有兩種情況:一是認為書上有,懶得做;二是想做筆記,但由于上課速度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跟不上,有些學生半學期過后仍沒做任何筆記,甚至在書本上連記號都沒有,這樣給學習帶來諸多不便,學業成績也往往很差。因此,在緒論課上就要介紹生物學筆記的作用、方法、要求,在以后教學中更進一步指導和督促檢查,促使學生形成記筆記的良好習慣。加強指導,提高記筆記的水平筆記是一項具一定技巧性的活動。
學習記筆記不但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書寫、繪圖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科知識和提煉筆記內容的能力。剛一開始學生可能跟不上,可適當放慢教學速度,提醒學生記筆記的內容,每節課可留適量時間讓學生整理補充筆記。尤其要避免學生將筆記記為教師上課的流水話,不加選擇地全部記下,也要避免將筆記成教師板書的翻版。上課是緊張的腦力勞動過程。生物課是理科課程,理解思維是上課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教學生處理好聽課、思考和記筆記的關系。如果思考和記筆記發生矛盾,要先跟隨老師思路思考,避免因記筆記而使后繼內容無法理解,對于筆記可寫標題留空課后補充。對于新課要安排學生預習,先對內容有一個粗淺、大致的了解后,就可減少上課時聽課的壓力,記筆記時更有針對性。
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時候,需要采用靈活的方式,也更需要學生私下的刻苦與努力,找準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這樣才能可以學好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