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榮
【摘 要】隨著初中數學教學的深入推進,其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塊不斷獲得新的發展與完善。初中學生對于數學的重視程度也逐漸增高,如何復習鞏固在數學的學習中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初中數學 分單元 主體性 筆記本 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69
初中數學的復習在教學中起著夯實基礎、知識提升的作用,只有通過復習才能發現問題,找到知識盲區,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結構和層次,從而加深對知識的感謝與理性體驗,進而對知識運用自如。與此同時,通過復習教師也能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發現之前教學中的遺漏和失誤,由此可見,開展初中數學的復習教學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當前數學的復習存在不少問題,由于復習并沒有作為一種單純地教學方法被提出來,另一方面復習的方法和手段沒有系統的梳理,導致很多教師都是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開展復習,一般就是大體的把知識梳理一遍,學生被動接受,難點還是難點,并沒有起到很好的復習效果。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對于復習的教學總結,談一下如果推進初中數學的復習教學。
復習要分單元有序進行,復習是為了方便學生更好更快地建立有序的知識結構。以前的教學中有不少教師在進行引導復習的時候,根本不是按照單元進行逐步復習的,而是根據知識點的重要程度以及考試考查的可能性來進行針對性的復習。這樣的復習方法完全就是按照應試教育的片面學習目標,為了考試而復習,嚴重阻礙了學生全面掌握知識的學習途徑,導致學生對于知識把握不夠完整和系統。所以教師應該引領學生按單元進行分模塊、分層次的復習,從而把以前學習的知識全部吃透記住,并且學以致用。
第一,分單元的模塊復習可以借助于學案的形式來帶動學生的復習,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自己主動進行知識點整理和歸類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需要在教師的引領下進行。所以,教師在設計的學案里面可以分為四大部分,第一大部分,讓學生根據每個單元里面的每個層次進行填空,例如第一單元的概率包括三個小的部分,以填空的形式讓學生自己進行補充;第二部分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填寫概率的一些詳細具體知識;第三部分進行問題總結,學生仍然存在疑問或者復習中又發現的新問題進行記錄;第四大部分,作為合作學習與應用學習的結合體,設置一至二道合作應用的題型讓學生課下合作討論完成。
第二,分單元進行還需要教師對知識點進行分類,因為復習時間一般比較緊張,不可能每一個知識點都進行練習,而是對一些學生平時存在疑惑,或者容易出現差錯的易混難點進行訓練,總之就是脫離以考試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為依據進行分單元有側重的復習。所以教師一方面要做好教學筆記,及時發現學生的弱項,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自覺分析,學生與教師之間積極反饋,這樣才能找出每個單元里面學生真正存在疑點的問題,重點解決,攻克難關,復習的效率才能提高。
第三,分單元的目的還是為了后期復習,也就是第一輪復習結束之后,學生更加清晰地掌握了每個知識點之后,能夠實現知識體系的建構和融匯。這就需要教師在分單元復習的時候,實現單元之間關系的鏈接,每一冊書在思維和做題方面都存在內在關聯的,所以最后發現聯系也是分單元復習的重要內容。總之,分單元復習需要教師與學生一起交流溝通實現。
其次,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對于初中數學的復習極為重要,初中學生在此階段已經有了明顯的主體意識和自我發展的需求,但是由于復習內容多、課時緊張,很多教師在復習的時候一節課下來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識都重新講述一遍,學生一節課都跟著教師的節奏馬不停蹄的學習,實際上卻嚴重阻礙自身主體性的發展,不利于學生自主復習的展開。復習的過程中是學生自己對于知識點的總結和歸納,找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然后有方向性地進行有效復習,并且能夠主動找到問題、思考和解決問題。但是我們發現這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記憶和學習的復習方法完全不符合建立學生的主體性的要求。學生只有建立起主體性才能在今后的學習和復習中更加積極主動,自覺性才能提高,從而獲得深入發展。
第一,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方法,在復習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進行表達和表現。例如,在復習到立體幾何的時候,由于開始學習的時候,立體幾何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在復習的時候已經有多數學生已經掌握立體幾何的概念和做題方法,所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走上講臺為大家進行典型題型的講解,然后教師在在難度上進行適度的提升,從而激發學生的深入探究。這樣既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感受到對于立體幾何的掌握,建立自信心,又能激發學生的思考,攻克新的難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逐步被喚醒,有能力的學生甚至還會主動到課外找一些難題進行攻克。
第二,建立學生的主體性還需要教師在開展數學復習教學的過程中,多開展啟發式教學,也就是提高逐步引導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找到重點知識和答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尋求到正確的結果,從而對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產生成就感,逐步建立主體性,敢于自主進行問題的推理,敢于懷疑,勇于尋求不同的解題思路。例如在學習如何求兩條異面直線垂直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中間條件進行論證,并且積極鼓勵學生尋求新的方法,這樣其主體性就會逐步被喚醒,對于其自主建構知識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最后,復習的過程中必須有筆記本作為依托,雖然前面說到了學案復習,但是學案復習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只有學生自己建立的筆記本才能真正起到提升和轉變的作用。筆記本的建立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筆記本的記錄要求內容清晰認真,不能為了應付而草草了事,教師要定期對學生的筆記本進行檢查,并且選出好的筆記與學生進行共享,從而激發學生認真對待筆記本的記錄和總結。第二,筆記本還是學生的錯題本,在復習的過程中會有不少學生出現失誤、做錯題,把兩個概念混淆等等,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記錄下來,并且點明自己失誤的原因,以防下次再出現錯誤。第三,教師要警醒學生注意筆記本記錄要避免什么都記,而是要分清重點和難點,把自己存在疑惑的問題及時記錄并且尋求解決,這樣的復習才更加高效準確。
總之,初中數學的復習教學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為中心,走出傳統的教學思路,關注學生的發展現狀和需求,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特點,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開展好復習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