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俊
【摘 要】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基礎數學知識和能力的主要課程,是鍛煉學生邏輯思維和科學創新精神的起步階段。因此,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重要教學目標,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還要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方法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82
數學是一門集邏輯性與抽象性于一體的學科,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影響。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是培養學生基本邏輯運算能力的主要課程,是學生以后繼續進行數學研究的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同時注意使用正確科學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高效的數學方法,從而增強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小學數學的教學任務雖然只是簡單的數學運算知識與規律,但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自主學習能力有限,需要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習新知識,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數學學習效率,教師必須從學生現有的數學知識水平入手,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緩解學生的數學學習壓力,使學生更加快樂高效的學習數學。
一、教學貼近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在許多學生的眼里是一個充滿數字與邏輯的學科,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認為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實用性,學生對數學學習采取消極的學習態度,將數學學習看作一個學習任務,沒有從心理上形成對數學知識的主動索取欲望,導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針對這種數學理論與生活實際嚴重脫離的情況,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使教學貼近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生活化的數學學習方法,使學生從心理上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認知,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學生要想掌握生活化的數學學習方法,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就要注意教學的生活化,將更多的生活實例或者生活經驗引入到數學課堂中來,這樣將抽象的數學理論與生動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能夠使數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使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并且學生在教師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獲得相關的經驗,使學生在進行自主數學學習時能夠將學習與生活進行有機地結合,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授圖形知識時,可以從生活的例子入手,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圖形,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圖形并說出它們的共同特點,然后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授,這樣抽象的數學概念就會變得形象具體,學生在學習時也更加容易理解記憶。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從而使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發現數學知識的價值與實用性,從而增強對數學的心理認同感,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
二、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
小學階段通常是學習基礎數學知識,對于學生來說理解可能不難,但想熟練的掌握運用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小學生對于新知識充滿好奇心與新鮮感,因此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往往充滿熱情與信心,能夠積極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小學是學校教育的基礎階段,小學數學是學生未來數學學習的基礎,學生必須要打下一個好的數學基礎,才能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小學階段主要考查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無論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重點都應該放在數學基礎知識上,教師在進行數學基礎知識教學時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A知識是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教材中也會對其有全面的介紹,教師要讓學生主動進行預習,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教師進行數學知識講授時積極配合教師,保持數學課堂的有效互動,保證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講授中更好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分清主次,抓住重點的內容進行講授,這就為學生的學習指明了奮斗方向,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也要把重點放在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上,多練習多復習,在學會的基礎上保證能夠熟練運用這些數學知識和原理,教師和學生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能夠為以后數學練習的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數學內容豐富而龐雜,需要教師和學生對知識有清晰明確的認識,分清楚主要和次要,使教師的教學更加有效果,學習的學習更加有效率。
三、借助教具提高教學效率
數學由于本身的抽象性,使學生在學習上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在講授知識時要注意方法的多樣化與趣味性,從而使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與動力。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心理上的特點,對于直觀形象的事物具有很強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要注意借助教學工具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學工具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性工具,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直觀形象的知識展示,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記憶知識。教具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工具,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概念進行具體化的演示,使學生能夠理解并且運用這些原理。
例如,教師在進行乘法運算知識的講解時,可以運用數學教具中的小木棒進行演示,將乘法的由來以及其運算規則以這種生動具體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在心理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具象的生動演示建立必要的聯系,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理論,運用數學運算解決問題。數學教學方式不是單一的,教師要懂得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同樣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并非一成不變的,學生吸取教師好的教學方法,將其轉變為自己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四、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新課程改革提倡小組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要重視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小組內的每一位成員發揮自己的優勢,對數學知識有自己獨立的思考,然后再通過小組之間的優勢互補,尋找問題的最佳答案。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數學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問題面前有自己的思考,而不只是接受教師現成的答案,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使學生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從而鍛煉學生的邏輯能力和創新精神。
總之,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僅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更需要教師依據科學的教學規律,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