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
摘 要 作為重要的高等教育教學組成部分,法學教育不但具有很強的理論性,也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法學專業學生由于其社會經歷和經驗的缺乏,常常會出現盡管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儲備,但是在現實中很難進行靈活的運用。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翻轉課堂”在法學教育中的應用有利于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互動,進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 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法學教育 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2.052
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界定上,有的研究人員認為,翻轉課堂是對傳統教育教學流程的顛覆,其為教學理念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提供了基本途徑,注重教師指導的針對性和學生學習的協作性。有的研究人員認為,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和教師的位置產生了翻轉,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所主導的知識講授,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在翻轉課堂教學中這部分內容轉由學生在課余自行完成,而在傳統教學中由學生在課余進行的內化知識則轉為通過教師的答疑和引導,由師生共同來完成。還有的研究人員認為,在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下,學生開始主動進行學生或者進行探究性學生是翻轉課堂最為成功的地方。盡管認識和觀點存在一定的差別,但是教學流程的轉變和顛覆仍是翻轉課堂模式最為核心的要素,基于翻轉課堂,學生和老師的地位產生了轉變,主動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因而,應將翻轉課堂界定為:教育教學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課前教師通過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等的制定,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自主學習進行教學內容理解,而后在課堂上通過教師個性化的答疑和引導進行互助探究,學生主動進行知識內化的一種教學方式。
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因素
2.1 教師的角色定位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是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
知識講解階段和知識內化階段共同組成了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在高等教育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占據主動地位,是知識的主要傳授者,一般來說教師課堂講解的結束也就代表著其教學任務的基本終結,而學生在知識內化階段占據主體地位,知識的內化需要學生自己來完成。而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具有制作教學視頻、課堂教學組織、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構建、個性化指導學生等的任務,就不再只是傳授知識者了,同時還是學生自主學習和進行探究性學習的設計者和推動者,和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他們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中具有更為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據對學生的調查統計,教師在影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眾多因素中具有最為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教師的角色定位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影響因素中是最為核心的因素。
2.2 教學環境是影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因素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順利應用離開不信息科學技術的支持和支撐。當前,所有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嘗試的高等教育院校都進行了相應的信息技術平臺搭建,以實現教師與學生的良好教學互動和教育資源的有效傳遞。同時,也好注重培養授課教師的多媒體視頻制作能力和基于多媒體資源的教學能力,比如,通過各種電子軟件進行微課的制作,通過多媒體平臺的應用進行電子教材制作等。因此,高等教育院校需要持續改進教育設備設施的應用狀況,確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因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教育教學環境的影響,必要信息技術和信息平臺的缺乏,會嚴重影響翻轉課堂教學的順利、有效進行。
2.3 教學內容是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決定性因素
職業性的高校法學教育特征,使得同法學基礎課程相比,法學專業課程更適合應用翻轉課堂的教育教學方式。在對法學專業學生的問卷調查中,接近四分之三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應在法學教育教學中進行普及,與其相對應的是近一半的學生認為在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課前學習在難度上來說相對較大,甚至有學生認為這一階段的學習難度是最大的。而法學實踐教學被學生一致認為是最適合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法學課程。由此可見,教學內容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影響是多么的具有決定性了。
2.4 學生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是主觀能動性最強的影響因素
據調查,不同的學生盡管在學科和學歷背景上具有很大的差異,但是他們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接受和認可程度卻相當的一致,而不同專業的高校大學生對翻轉教學的了解和認知也基本沒有明顯的差別,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是學習的主導者,而不是消極的被灌輸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自身所學知識的深入實現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有利于培養和提升自身的實際操作技能。通過這種可以考究的調查,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所持的態度。
2.5 教學評價是影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導向因素
當前,周期性評價在高等教育院校的學生教學學習評估中是最為常用的形式標準,這其中主要包括期末考試成績和日常學習成績兩大部分,一般來說期末考試成績在評估體系中占據著較大的比例,通常為60%~80%,而學生日常學習成績所占比例相對較小,一般為20%~40%。而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課余自學成績在學生成績考評中占據著非常大的比例,課堂教學主要表現為學生探究式的學習和教師的個性引導,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學生評估體系很難發揮應有的鼓勵作用。因此,要充分借鑒先進的教學評價體系,進行自身教學評估改革。此外,在教學中還要注重通過電子平臺做好學生點名工作,從宏觀的角度對學生的教學資源利用情況進行考察,激發和提升學生探究學習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綜合提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3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適應高等教育法學教學改革的內在要求
高等教育法學教學不只是單純的專業學習,它還包括對學生行為的引導和對學生的心理指導,這對廣大青年學生的職業素養形成和人格魅力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法學教育 特殊性決定了法學教學的互動性,決定了要“以人為本”的進行法學教育教學。教育的“以人為本”需要充分突出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自身主動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尊重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觀點陳述,使學生在系統性理論學習和同其他同學及老師的互助協作的基礎上,實現知識和視野的拓展。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滿堂灌”或者“強勢注入”的教學方式比比皆是,這種學習方式中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很低,使得學生的主體作用常常被忽視或者學生很難真正發揮應有的主體作用,這對教學功效性的提升具有很強的影響和制約。教師和學生間的良性互動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通過教師的誘導啟發,讓學生在思想上產生矛盾和斗爭,經過思考分析,讓學生產生選擇和判斷,進而接受老師所施加的影響,并經過教師主導意識和積極性的進一步激發,最終實現既定的教學目的。在師生互動的這一環節中,教師要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相應的進行教育策略調整,這樣才能使學生和教師兩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獲得提升。
4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法學教學改革中的運用思考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主要分為課前和課中兩個學習環節。
翻轉課堂教學在課前的運用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導學方案的設計制作。教師在課前要根據教學任務和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內容,所設計和制作的教學內容必須要簡單明了,確保所有同學都可以看懂,根據設計的教學步驟,每位同學都可以清楚地明白自己接下來要做什么,同時,還要注意職業的規范,制作完成后傳至網絡信息平臺。第二,根據教學方案進行教學課件和教學視頻的設計。教師在教學資源設計時可以通過特定主題的選取跟學生安排任務,讓學生根據任務進行相應的實際操作,可以是學生自己真實制作的,也可以是根據網絡資源進行相應剪輯的。讓學生進行反復的觀摩,以便熟悉相關要領。第三,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答疑中自主進行學習,并通過網絡信息平臺的線上測試功能進行學習效果檢驗,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特別注意符合學生規律導航的確立,通過科學、有效的手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第四,因材施教。對于那些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安排一定的拓展訓練學習內容,對于學習成績相對欠缺的學生則可以以學習鞏固性的內容為主。這需要教師對學生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課前設置一些難度不同的考核內容和學習內容,以滿足各種層次學生的需求。
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課中階段有具體包括合作探究、釋疑拓展、練習鞏固和總結升華四個步驟:首先,合作探究。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學生進行學習分組,讓學生在組內進行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相互補充、相互借鑒。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確保每位學生都可以發表自身的觀點,這有助于學生集體意識、協作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其次,釋疑拓展。讓學生在課堂中提出自身有疑問的學習內容,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解答。再次,聯系鞏固。固化一些重要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反復練習,通過課堂檢測和信息平臺線上測試及周期性考試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和評估。最后,總結升華。讓學生針對性地對自身在課前的疑問進行糾正,并通過小組內的溝通、討論,對學習中的難點和要點進行總結,通過反復總結實現知識的升華和知識的內化。
5 結語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會大大簡化課程教學,教師負責學生的引導,進行知識固化和總結,學生負責教學知識講解,提出自身的疑問,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寫作答疑,這一教學方式能極大地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進而能夠實現教學效果的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偉.論“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15(6).
[2] 宋丹.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法學專業教學改革中的運用與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5(7).
[3] 葉華利.翻轉課堂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1).
[4] 張彬.淺談高職思想政治課對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影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J].學周刊,2014(7).
[5] 張渝江.翻轉課堂變革[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0).
[6]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7] 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