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明國
【關鍵詞】 少先隊;文化;活動;引導
【中圖分類號】 G627.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3—0029—01
學校的文化追求應該“高起點”,同時更要“低落點”,既要從基礎扎實推進,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要與時俱進,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連。讓傳統文化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外化為學生的行為,學校少先隊是一個重要渠道,少隊活動讓文化滲透到每一次活動中,每次道德講堂都是對文化的踐行。
一、追求文化的“高度”
學校道德教育都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應借經典之力,使學生習曉禮儀,將國學教育與禮儀培養有機結合,以便形成品德內化與行為外顯的統一。學校應適時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在廣闊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學習。
學校也可以請各行業典型勞模,用他們的事跡、技能給學生進行道德情感的教育,知識的傳授,興趣的培養,使學生與家庭社會巧妙融合,形成教育合力。也只有在整體大環境、大教育視野中,才能培養學生的現代思想素質,教育的路才能越走越寬。
二、追求文化的“長度”
中華歷史悠久,我們要讓每個孩子做“有根的人”,將傳統節日文化、民族精神文化、傳統藝術文化、地方民俗文化等融合到少先隊各項活動中去。無論我們組織的任何活動,目的都是為了營造濃厚的“氛圍”,在具體的環境中,熏陶孩子的內心。所以設計的活動過程要長,要堅持不懈,做成品牌。我們深知“堅持”對于活動的開展、對于孩子的影響,對于學校的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所以學經典需長期堅持,各種社團活動需潤物細無聲,不斷細化。
三、追求文化的“厚度”
1. 書香校園、浸潤人生。學校除正常的文化課外,每個學期,細化到每周,語文課老師都會推薦同學們一些必讀書目,學校圖書館,班級小書架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同學們讀書的需求。
2. 多彩活動、豐富文化。學校所組織的“綠色志愿服務崗”、“紅領巾服務崗”等活動,主要服務內容是校園衛生、課間活動紀律和秩序。志愿者活動可以培養孩子對別人的愛心,對社會的責任心,還能鍛煉學生的活動能力。要引導學生不僅向書本學習,更要從社會生活實踐中學做人的品德、新的知識和待人接物的能力。社會是學習的大課堂,生活是知識的大本營,志愿者活動就是走進這豐富多彩的大課堂。
四、追求文化的“溫度”
如果說文化有溫度,那么它應該是熱烈的,它總能喚起孩子的熱情,總能激勵孩子們為之努力。它應該是溫暖的,帶給孩子幸福的感覺,甜蜜的歸屬感。它應該是公平的,給每個孩子同樣的機會,永遠敞開懷抱接納每一個孩子。
給予和付出是幸福的。在少先隊這個大家庭里,讓貧困的孩子、無助的孩子得到真誠的幫助。光亮照進每個角落,照亮每個心房,志愿者活動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崗位,各盡其才,按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社團,目的只有一個,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這是少先隊組織的特性,也是對每個孩子的人文關懷。
五、追求文化的“力度”
1. 引導力。思想是一切行動的先導,它對行為有很強的導向功能。少先隊思想文化是少先隊文化的靈魂,是少先隊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是指引少先隊前進和發展的行動指南,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導向性。少先隊用先進的思想啟迪少年兒童,幫助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學校廣播應該以傳播正能量、主流文化為主,幫助學生培養一種眼光,養育一種境界。
2. 凝聚力。文化只有加強了凝聚力,才能更好地發揮其育人功能。活動凝聚人心,光有組織還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要想讓少先隊員心往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得讓他們有共同努力的方向。目標清晰后,通過一次次的活動,使隊員們在一起或面對困難、或分工合作、或共享歡樂,最后達成默契。
3. 吸引力。少先隊文化如果不能吸引孩子主動積極地參與,那么再好的文化也失去了價值。所以必須想方設法加強文化的吸引力。
4. 影響力。文化要發揮它的影響力,做到深入人心。學校通過電子屏、觸控屏、標語、黑板報、手抄報;平面的或立體的、紙質的聲音、畫面入眼、入耳,創新各種手段使少先隊文化入心、入腦。
5. 生命力。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永葆先進性。創新不止,生命不息。優秀文化之所以有極強的生命力,就因為他放之四海而皆準,過盡千帆仍屹立。少先隊文化要保持生命力,首先必須高瞻遠矚。其次必須融合創新。就像我們的品牌活動,都是從“愛”、“感恩”這些永恒的主題中提煉出來的,具有先進性。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