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關鍵詞】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課內;課外閱讀;
生活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3—0087—01
一、課堂上教會學生自主識字
教學生自主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普遍關心的問題之一。一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識字,而課堂又是學生最主要的識字場所,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生字。作為一年級的語文教師,課前一定要認真備課,仔細研究每一節課學生要認識的生字的特點,探究適合學生掌握的識字方法。教學生識字時,要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然后同桌互相請教,也可以找一名學生讀課文,看其他學生能通過該學生的朗讀聽會多少字音。在學生自己初步學習生字的基礎上,出示本課生字,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最后再用學生喜歡的識字游戲反復認讀生字,不斷強化字音字形。學生與生字見面的次數多了,自然也就記住了這些生字。
二、在課外閱讀中促使學生識字
所謂在課外閱讀中識字,就是讓學生在讀課外書時注意圈畫,積累不認識的字,并通過查字典等方式主動識字。課外閱讀是最能不斷復現生字的,把新認識的字放到閱讀環境中鞏固效果會更好。在識字教學中,教師一方面在課堂上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要求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反復朗讀課文,隨課文識字,即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便于理解字詞的意思;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通過查字典、請教家長等各種方式主動識字,放手讓學生去閱讀,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識字的鞏固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既有效地鞏固了所學生字,又能使學生及早接受獨立閱讀的訓練,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三、在生活中鼓勵學生廣泛識字
1.在學校和班級中創設識字氛圍。如,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察校園內的標語、宣傳欄、黑板報,從中尋找熟悉的字;課間時常和學生一起做“生字開花”的游戲;課內活動、課外活動經常開展“組詞接龍”的游戲。濃厚的識字氛圍縈繞著學生,能夠激發學生的識字熱情,鞏固識字成果。
2.鼓勵學生在家庭生活中識字。教師可以利用家長會的契機,大力宣傳識字教學目標,動員家長密切配合,幫助學生盡可能多地識字。比如,和孩子一起給家中的物品、擺設做標志牌,在指導孩子認識生字后,和孩子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戲,幫助孩子把認識的事物與生字相結合。孩子閱讀兒童讀物、看電視、玩電腦時,家長可因勢利導,有意識地讓孩子讀一讀,并把不認識的字及時記下,把識字和閱讀緊密結合。
3.鼓勵學生隨時隨地識字。教師要經常給學生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識字的機會。如,每周指導學生將課外認識的字制作成卡片,裝進識字袋或剪貼成報,定期在班上交流;有時在班級墻報上開辟“識字園地”、“識字樹”、“識字墻”等,引導學生展示自己課外識字的成果,把一個人認識的字變成全班學生認識的字。慢慢地,識字就會變成學生的一種心理需要,學生會愿意識字,想識字,樂于識字。
4.鼓勵學生在小練筆中運用漢字。學生在課堂上、書籍中、生活里認識了許許多多的生字,他們逐漸不甘心只積累單個生字。在實驗中,筆者試著鼓勵學生去收集好詞好句,并初步進行簡單的寫作練習,促使學生較正確地使用自己認識的生字。一年級第一學期學完拼音后,筆者就開始組織小練筆,形式是“聽寫作文”,就是用文字記錄口語,這是作文的基本功。開始先聽寫學過的短語和課后“讀讀寫寫”、“讀讀抄抄”、“讀讀背背”中的詞語、句子或一段話,然后聽寫教師自編的短文,或書報上的一段話。如此進行,學生自然很感興趣,寫話欲望也會越來越強。
以上這幾種方法開拓了學生的識字時空,培養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學生的識字體驗活動不僅僅局限在課堂和書本中,而是徜徉在開放的識字時空中。生活、社會都是學生識字的大課堂,課內、課外、節假日都是學生識字的好時機。學生在這樣開放的認讀漢字的環境中,能夠有意識地留心記錄周圍的事物,在生活中自主識字,主動獲取知識與經驗,如此,他們的思維力、創造力、想象力才能得到發展,他們才能學會創造性地學習。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