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嵐
摘 要:繪本具有形象性、生動性等特點,可以通過圖畫和文字的結合向小學生直觀地進行教育。這種教育形式對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而言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對繪本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繪本教學;運用策略
繪本能夠用較為淺顯的文字以及生動的圖畫向小學生傳達做人的道理或者是需要學習的有關知識,另外,它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知道,小學生尤其是處于一、二年級的低年級學生識字量相對來說還較少,如果采用全文字的文章讓他們去讀、去學,不但存在眾多生字生詞成為他們的阻礙,另一方面,滿篇的文字很難吸引他們的興趣,這樣就導致學生語文學習效率不高。繪本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以上提到的不足之處。下面本文將對繪本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優勢進行介紹。
一、繪本教學的優勢
1.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我們知道,培養一個人的興趣,最好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培養。所以,只要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那么對于以后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大有益處。對于小學生而言,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繪本之中包含了眾多有趣的故事或者是精美的插圖,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由于二年級學生認識的字還相對較少,在對純文字的讀本進行閱讀時,很容易就會產生排斥心理,覺得枯燥乏味。繪本之中則包含了較多的圖片等,會讓學生感覺到原來閱讀也可以如此歡樂,從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促進語文素養的形成
繪本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尤其是對小學生語言水平的提高上,尤為顯著。繪本能夠讓小學生通過識別圖畫的含義從而認識文字,并且繪本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能夠引導學生大膽地將繪本中的故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將自己在繪本中所看到的文字以及圖畫向他人進行轉述,這樣就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語言水平。
3.拓寬語文課程資源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語文課堂教學僅僅依賴著語文課本,所以教學質量一直不高。現在有了繪本作為另外一種可以依靠的教材,豐富的圖片以及故事素材能夠拓寬小學語文的課程資源,提升課堂效果,同時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二、繪本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合理選擇繪本開展教學
低年級語文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時,需要合理地對繪本進行選擇,在選擇繪本時要抓住以下兩點:(1)選取的繪本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心理上會有一些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特點,并且有針對性地選擇合理的繪本。比如,對于年齡較小的學生,教師在選擇繪本時就可以選擇繪畫豐富字體簡單的版本。(2)選取的繪本滿足課堂教學需要。比如,本節課需要講解的文章是為了讓學生懂得母愛的珍貴。那么教師就可以課前讓學生閱讀《猜猜我有多愛你》,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時刻處于被愛的氛圍之中,讓學生明白母愛的可貴。
2.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針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因為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難以集中,所以一旦能抓住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真正喜歡去閱讀,那么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首先,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充滿趣味性的繪本來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旦學生讀進去了,接下來,學生接觸的繪本就可以變得深刻一些,從繪本中傳達出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智慧,使學生真正從心底愛上繪本,接納繪本。
3.利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多媒體技術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的頻率變得越來越高。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繪本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繪本上的圖片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展示,或者做成動畫并且對其進行配音,也就是以動畫片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這樣,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激發了學生對于繪本閱讀的興趣。比如說,在對《鐵絲網上的小花》這一繪本進行展示時,教師就能夠借助多媒體以動畫的形式播放,讓學生了解主人公的情感變化,更加感同身受,從而與作者達到情感的共鳴,使繪本發揮其擁有的教育意義。
4.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時,一項不可或缺的能力就是閱讀能力,在學生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和提高,告訴學生一些閱讀的技巧,比如詳讀、略讀、跳頁閱讀等,讓學生根據所處的環境選擇合理的閱讀方式。比如,在閱讀《不是我的錯》這一繪本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只讀開頭和結尾,至于中間的內容則需要學生聯系實際,發揮想象進行補充,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繪本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進行應用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并且具備著重要的意義以及積極作用。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注意對繪本的科學選擇以及合理運用,從而達到提高語文課堂效果,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曠姣.兒童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凡倩.淺談繪本閱讀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引用[J].語文學刊,2013(10):98-99.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