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幼瑞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的林業事業也發生很大改變,并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在林業事業發展和建設的過程中應加強基礎建設,為我國今后林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現代林業;營林問題;對策建議
我國疆土遼闊,資源富饒,有利于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應該大力推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因為有很多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所以我們應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該合理使用資源,達到資源永續的使用。如今,生態環境已經遭到破壞,人們也意識到建設生態環境的必要性,然而生態環境質量好壞與現代林業營業建設規劃有著直接的聯系,我們不應該在無節制使用資源來發展經濟,應該將現有的發展戰略進行改革,做到符合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情況,并實施、開展可持續發展政策,達到經濟和林業營林相輔相成的效果。
一、我國營林造林工作當前的現狀
目前,我國在開展營林造林工作時存在幾種情況:
1)我國的林業現在正處于從產業型轉向公益性的生態建設[ 1 ]。在進行轉型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和阻礙,使得建設營林造林的質量得不到提高,因為營林造林的建設工作不僅僅對技術上有很高的要求,對相關工作人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加強相關人員的責任心并且也要具備十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實操能力。由于,這些工作人員工作環境和所處的地形都是十分復雜,導致很多營林造林工作人員不能長期堅持工作下去,也存在很多工作人員專業知識很匱乏、技術水平和能力存在不足,使得營林造林工作在開展過程中受到阻礙。我國應該大力推行和實施營林造林工作,并加大對營林造林工作的重視度,因為只有將營林造林工作推進并提到日程上,才可以更好促進現在經濟發展。
2)由于經濟的飛速發展,導致我國森林資源被不加節制的消耗,然而也沒有及時對此類現象進行制止和撫育工作,使我國林業事業地位受到很大威脅。在林業建設過程中沒有明確林業建設目標和目的,而且進行營林造林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很艱辛,但是工資待遇相比卻很低,工作所付出和取得經濟利益無法形成正比,使其員工沒有工作的動力,對工作失去積極性和熱情,這一現象的出現也使得造林工作在發展過程中受到阻礙。
3)由于很多的林部門受到經濟利益影響對人工進行造林加大關注度,而忽視林木的自然生長,嚴重影響到森林資源的結構,雖然加大經濟適用林的關注,但是依然沒有提高其質量,并且也很難達到成才高產目的。
4)由于我國目前正處在實施控制伐林工作,使得木材產量大大降低,將育林造林資金減少,使得營林造林的任務大幅度減少,將造林的資金削減,造成基礎工作都無法繼續開展下去,也不能儲備足量的樹木種子,并且防疫站的工作也很難順利進行。目前,還存在很多的林業部門只顧眼前蠅頭小利而去毫無節制的采伐樹木,或者大幅度擴大造林的面積,過度加大任務量,造成樹木幼苗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2 ]。
二、實施營林造林工作的措施
進行造林工作有幾點措施:
1)應該加大對造林技術人才的培養,并且要做到今后引用人才時要保證此人具有很高的技術能力和實操能力,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造林是林業發展必備的因素,而且也要意識到技術能力的欠缺也是林業發展受到阻礙的重要原因。我國應該大力培養有關育林造林方面工作人員的素質教育和職業能力,增加相關技術人員的薪酬,激發林業建設者工作的積極、熱情,另一方面,還應激勵相關技術人員提升自身技術能力,適當的為林業建設者進行專業和技術方面知識培訓。這樣才可以使得相關人員的技術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我國建林、育林的工作才可以順利進行下去。
2)在對林業建設進行檢查時一定要有規范性管理體系和完善的考察體制,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應根據經營種類進行準確安排,將我國林木有關保護法融入到林業資源基礎中,制定一系列有關林業人員不可為自己利益去破壞林業建設有序發展的政策,在進行合理、科學種植基礎上還應對林木的品種進行分類,進行科學種植林木并對此也要加以保護。
3)在進行造林政策改革之后,人們對于自發進行育林造林的意識有所提高,由于林業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不能將林業與其他經濟行為同樣對待,有關林業部門在爭奪山地、爭奪樹苗的情形下,應該對造林工作加強監督和監管,使得人們意識到造林的好處,使得人們持續保持造林積極性和熱情,將林業今后的發展和利益最大化。
4)從目前形式來看,林業持續發展的內部與外部因素都發生了極大改變,不可在繼續采用陳舊的觀念和方法,務必對林業工作體系進行改革、創新,用新穎手段和方法處理、克服遇到的新困難,這樣才可以將工作效率提升上去。造林、育林質量的好壞和造林取得效益高低以及營林、育林服務是否完善都有直接關聯。有關林業主管部門應該加強對造林工作的指導和服務,結合實際情況對造林工作做好有關服務以及全方面服務與監督。
5)在進行林業造林的過程中,應該從很多方面進行思考,不僅要考慮到我國政府部門、相關林業主管部門的事務,還應考慮到如何提高人們造林、保護森林自然資源的意識,只有人們積極、自主的參與到造林建設中,才會使得造林、育林建設得以快速發展。但從目前的大環境下來看,由于林業造林工作體系不夠完善,很難將造林和保護森林的觀念普及給人們,我國很多偏遠山區的人民為了滿足生活和經濟所需,不加節制的伐木,使得林業在營林、育林的發展過程中遇到極大阻礙。對于這類嚴重問題,筆者認為有關林業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應該加強監督、監管的力度,并通過電視、報刊等大肆宣傳森林保護法以及造林營林給人們到來的益處,使人民深入了解和意識到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帶來的好處以及林業造林建設帶來的好處。
三、結語
無論在哪個國家,大力開展營林造林事業都是很有必要的舉措,因為這種做法既可以保持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又可以促進我國自然環境、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由于森林資源具有可再生性的特征,所以森林資源有著富饒并十分寶貴的資源,實施營林造林這一方案和措施,有利于改善人類目前的生活和生存環境。
參考文獻:
[1] 于騰洲.林業營林問題分析與完善措施[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5(8):253.
[2] 于言潔,李軍.現代林業營林問題分析與完善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4(1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