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海燕
【摘要】 創設情境就是解決目前抽象邏輯問題轉化的突破口,這需要教師課前準備充足的學習資料和問題,課堂上結合初中學生認知能力和心理變化,有目的地設置謎題和障礙,以此鍛煉學生提問和解惑能力,潛移默化中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 下面主要談論情境創設的教學方式對于初中數學教學具有怎樣的意義以及應該如何具體操作.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教學情境;創設
一、情境創設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意義
(一)發揮課堂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始終是學習行為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和傳播者,但現在大部分課堂都本末倒置,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久而久之造成他們欠缺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思維模式僵化、對學習失去興趣等問題. 在初中階段這些弊病就已經初步展現,并且數學首當其沖成為“重災區”,改變教學方式是緩解并消除這一狀況的首要選擇. 想要重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與興趣,就要先營造充滿激情且生活化的初中數學課堂,這要求教師秉持認真負責的教學態度,利用充分的課前準備和課堂設置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積極提問與思考.
(二)增強學生求知欲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情境創設正是根據初中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提出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情境的使用能夠增添數學學習內容的真實性和感染力,令學生感覺到學以致用的快樂并養成自覺轉化和運用抽象思維的習慣,主動發現、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并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目的. 這種教學方式也能無形中拉近師生距離,形成和諧的課堂氛圍,一方面促進課堂任務和教學目標的完成,另一方面也能加強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感培養,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促進其數學能力和意識的增強.
二、情境創設的基本原則
教學手段的應用在教學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初中教師要自覺更新教學觀念,借鑒優秀教育經驗以改良自己的教學方法,特別是面對情境創設這種新興的教學手段,更要充分了解并加以實踐. 教師應明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對后者抱以尊重、關心的態度,引導學生積累知識、參與課堂活動. 情境創設的基礎和重點都在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情感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教師應考慮到初中生正值生理發育的關鍵時期,經常出現叛逆行為和反常意識在所難免,針對這一特點要緊密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尊重學生選擇的權利,努力在師生之間構建和諧愉悅的氛圍,如此才能順利推進問題情境的創設. 另外,考慮到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水平不一,教師一定要慎重考慮如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科學而有效的差異化教學,避免求快求全,盡最大努力照顧所有學生的學習心理,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情境創設的使用效果.
從教學手段自身要求出發,情境創設堅決不能想當然,而是有固定的要求需要遵守:首先,對初中學生所提的問題應詳細易懂. 按照學生慣有的思維習慣,所提問題必須按照從具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演變路線進行,由具體實際的問題引導抽象理論的提出和講解. 其次,問題要新穎有趣,同時帶有一定的挑戰性. 初中學生樂于接受新事物,而且接受能力很強,教師要做到最基本的一點是通過有趣而易懂的問題來提起學生的了解興趣,帶動他們一起思考.
三、情境創設的措施
(一)創設問題情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問題的提出也是一門深刻的學問,教師要精心設計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到解題的討論中,激發學生對新知識旺盛的求知欲,為數學教學創造良好的開端. 舉例來講,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的運算時,教師可以創造活潑有趣的問題背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雞兔同籠的問題就很經典,不僅引用了古書典籍里半文半白的案例,還創設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幾乎是語文和數學的跨學科交叉,這種充滿趣味性的問題能讓學生萌發探究的熱情,從而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數學課程的授課效率.
(二)教學情境生活化、故事化
數學的目的是回歸生活,為生活服務.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結合真實生活經驗,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創設情境,幫助學生樹立數學意識,主動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有能力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思維處理遇到的問題. 比如教授絕對值課程,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日常生活經歷進行教學,設定一名同學相約出游的情境,讓學生成為其中的角色. 這種情境創設的方法能幫助學生獲得參與感,更好地理解絕對值的應用,使數學知識更加生動形象,易于理解.
此外,初中階段的學生仍然喜歡故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創設故事情境,通過表演、會話等形式緩和數學課堂上枯燥沉悶的氛圍,幫助學生盡快集中注意力到課堂上,積極參與學習,從而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在提出問題后,鼓勵學生們積極討論、集思廣益,此舉有利于學生自覺發現問題,帶著問題學習.
結 語
情境創設是一種新興的且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運用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數學的接受能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抽象難懂的數學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逐步實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輔助數學教育目標順利實現,值得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朱佳青. 初中數學教學情境設計略談[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4(05):50-53.
[2]孫雄飛. 再探初中數學課堂中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J]. 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01):27-28.
[3]王明明. 初中數學教學情境創設再思考[J]. 數學大世界(教學導向),2012(10):6.
[4]姚智慧. 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 課程教育研究,2013(0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