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芳
【摘要】 探究式教學是在當下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的教學理念下應運而生的. 現在的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中,越來越看重學生在學習中主體地位的體現,希望教師更多的是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學”,引導學生去“學”. 讓學生在自己的多角度探索中,發現真知、解決問題. 自己在探究中獲得的知識將會更加牢固、內化. 小學時期,更是不能夠壓迫學生發散思維的時期,該階段的數學學習,需要啟發學生不斷地開發潛能,獨立思考. 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積極思考教學對策,讓數學課堂上的探究式學習方式有效提升. 本文將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升其探究式教學,探索有效策略.
【關鍵詞】 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有效提升
總的來說,目前的教育理念是希望學生能夠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對于學生今后學習更具難度的知識,以及走入社會后的學習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以往小學生的天性總是被傳統教學所壓制,而此時卻是學生創造力正在發展的階段,因而教師必須了解這一點,順應學生的特質,引導學生開動腦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逐漸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創造性思維. 師生之間多一些溝通,教師構建各類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從活動中獲得探究的信心. 利用實際的探究行動,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與思維潛能. 因材施教,讓探究式學習方式能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構建實際情境,幫助學生理解
教師單方面的輸出,無法引起學生共鳴,還會讓學生認為數學課堂是非常無聊的,從而喪失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提供一些學生容易接受的東西,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的感受更加深刻. 在課堂內容的設計上,教師可以結合該階段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將不同類型的數學知識,帶入到各種實際情境中去,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一年級下冊中的“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比如幫助媽媽買菜的情境. 在買菜的過程中,花了一元錢買到了白菜,此時課件上可以展示一元錢紙幣的正反面圖案. 接著買菜的叔叔找回了五角錢,此時又在課件上展示五角錢紙幣的正反面圖案. 或者說,買青菜花了1元,買魚尾花了5元,買豬肉花了10元,買牛肉花了20元等等,然后將這些錢的紙幣圖案,統一呈現在課件中,讓學生仔細觀察,進行對比,發現錢幣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很快就會發現錢幣數目和銀行名字都在相同的位置,顏色、背面圖案都有所不同. 要讓學生在生活化的場景中投入到知識學習中來,他們才會用心去思考,開動腦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二、給予自主空間,刺激學生思考
小學生剛剛進入小學的教學環境,還不能夠從兒童的身份及時轉變,并且低年級的小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時間很短暫. 所以教師一定要順應學生靈活的思維,少一些講解,多給學生一些問題去思考,即給了學生自由的空間,也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 而學生該階段正是需要空間來發散其思維,不能再向傳統教育一樣壓制孩子的創造力.
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時、分、秒”時,鐘表其實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件物品,許多學生可能在家長的教導下,早已經能夠認識一些鐘點了. 因此,教師在進行該課教學時,就應該給學生多一些自己思考的空間. 告訴學生時針與分針、秒針的特點之后,給學生多個認識鐘表的圖形題,讓學生在觀察題目中深化各指針特點以及作用. 再給學生多個時間點,讓學生自己來繪制鐘表上的時間. 最后由教師來教學時間單位之間的轉化. 全程大部分時間都有學生在題目中自己來發現,來思考,教師僅僅起到引導與點明的作用. 由此,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不受限制,他們在數學學習中收獲的能力與快樂也就更多.
三、提倡合作探究,增強創新實踐
在小組合作討論中,其實學生更能夠多方面、多角度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從別人不同的觀點意見中,也可以更多角度地看待問題. 因此,教師在教學課堂中,要增強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讓班級中的每一名學生都要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讓學生學會聆聽、接受他人的觀點與意見,同時要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此過程中相互促進,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得到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也由此得到提高了.
例如,學習四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其中講到垂直與平行的概念. 圖形類的抽象概念,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具有一定難度的. 因此,教師可以提供多個圖形與問題,讓學生結成學習小組進行討論交流. 在對比圖形,發現圖形特征的過程中了解理解垂直與平行的含義,比如平行線“永不相交”的特點,由此來教學生如何利用直尺與三角板繪制平行線. 并結合其含義來理解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特點,比較兩者的異同. 在不同的圖形中找出互相垂直與平行的線段來. 結 語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升探究式教學的質量,可以抓住學生思維發展的良好時期,讓學生開動思維,參與到各項探究實踐活動中來,刺激學生創造性潛能. 在合作交流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全情投入課堂中去,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與表達能力.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此提高,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對于探究、思考具有極大的興趣與熱情,如此,刺激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得到飛速提升. 教師也能在探究式教學的探索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呂吉成,鄭書卿.談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8).
[2]李佳富.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的幾點實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