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卓然
摘 要:目前,我國大中城市的汽車保有量增長迅速,很多城市為了滿足停車位需求,將道路兩側的地帶劃分出來作為路邊臨時停車場經營。因為國內各城市的路邊臨時停車位管理部門各不相同,管理方式也不盡相同,存在沖突和問題,本文從調查入手,分析其現狀以及合法性分析,提出完善法規的建議。
關鍵詞:路邊停車位;現狀;法律法規
路邊停車泊位,是指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利用城市道路,包括機動車車道、非機動車車道、人行道等可容停車空間,為機動車停放所設置的臨時停車位置。臨時停車勢必影響到正常的道路通行,停車收費管理的不規范導致停車矛盾隨之而來。
本文擬通過對路邊停車現狀的調研分析,對法規的梳理,提出路邊停車管理的建議。
1 路邊停車現狀分析
截至2015年底,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7228萬輛,民用轎車保有量9508萬輛,增長14.6%,其中私人轎車8793萬輛,增長15.8%[ 1 ]。因為經濟發展的速度和建設規劃的原因,目前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而發達國家約為10:13。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我國需要建設更多的停車位滿足停車的需求。所以國內更多城市參考國外的經驗,在路邊設置臨時停車位緩解停車矛盾。
1.1 國外路邊停車管理現狀
德國的路邊停車位是公共資源,按時間段管理收費,超時則巨額罰款。晚上、周末時段有減免,主管機構為警察機關,負責巡邏和處罰;美國一般在市政建設階段就合理規劃停車位設置,停車位的預留是在建設期間必須保證的。鼓勵商場夜間將停車位開放出來收費使用,但必須明碼標價。路邊停車白天收費,夜間免費,采用咪表收費,由警察巡邏處罰;倫敦的道路白天正常行駛,晚上變成路邊停車場,早上在規定時間內必須恢復為快車道,如超時或者未按照規定移車,采用明顯標志鎖車并高額處罰;
1.2 香港地區的路邊停車管理
香港地狹人多,車輛多,停車位非常緊張。車主可以在自家住所租用停車位,也可在政府所建的公共停車場停車。咪表計費是分時段的,夜間甚至免費停車。路邊停車采用咪表收費,不同顏色的咪表可停車時間不同,超時停車咪表上告警,警察可以累積多次罰款。咪表日常的運營維護由中標公司負責。香港的路邊停車時收費方式多年未變,說明這套制度基本被市民接受和認可。
《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 2 ]對各類建筑配套建設的停車位數量都有明確規定。且配套泊車位的規劃,不只是規劃建設部門說了算,負責交通管理部門也有話語權。香港運輸署會不定期對全港泊車位需求研究,根據供求情況,運輸署會相應地要求增減建筑物配套泊車位比例。
1.3 國內路邊停車管理
國內路邊停車也在各大中城市紛紛被采用,如南京、合肥、廣州、北京、西安、深圳等城市。在不同的道路上劃定停車位,制定不同收費標準,收費員在指定道路附近巡查收費、管理。管理方式采用咪表、人工收費、人工+信息系統等。目前收費去各不相同,有收支兩條線(上繳財政、收費管理支出),也有的采用收費員承包制方式。各個城市對路邊停車位的主管部門也不相同,有的是城管部門有的是交警管理,這有涉及到違章處罰的問題。
2 路邊停車問題所在
目前,路邊收費因為管理主體不一致,收費管理制度不相同,收費去向不明確,收費員不規范收費等原因,飽受爭議,其主要表現:
2.1 主體不明確
國內的路邊停車位主要是城管部門或者交警部門,由于歷史原因,管理主體沒有確定是哪個部門主管,而是各個城市自主確定的。因為主體不明確導致管理方式不明確、管理手段也不一致。甚至一個城市不同的道路等級,路邊停車位歸屬也不一致,人為造成管理混亂。
經營主體表現有:行政壟斷經營,停車費上繳財政和獨立支出核算;收費員個人承包制;由第三方公司承保運營,市場化運作。如:廣州市的路邊停車位經營需要經過交易平臺進行交易[ 3 ]。這些方式在運行的過程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市場化運作不規范,國內存在多起路邊停車位經營權承保過程中的受賄案件。被稱之為偽市場化運作。
2.2 停車過程管理不嚴謹
路邊停車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管理矛盾:
1)發票:有沒有正規發票?能不能實時打印發票?
2)收費員私自截留:按次和按時收費中間的差額無法界定,收錢不給票是收費員決定,費用計算不準確;
3)停車過程中的碰擦事故:如果沒有找個責任人,誰來賠償?
2.3 路邊停車的合法性
對于路邊停車位經常出現質疑:政府有沒有權利將公共道路資源變成盈利性質的停車位?有沒有地方法規做出合理性解釋?緩解停車矛盾之后勢必影響駕車人出行,駕車人的路權誰來保障?既然是公共資源要不要收費?收費的標準誰來制定?對停車過程中的違章誰來處罰?城管部門有沒有對車輛違章的處罰權利?等等
3 管理建議
3.1 確定其合法性
路邊停車位管理首先由地方政府或者人大出臺地方性法規,明確管理部門、管理職責和義務、收費標準和手段、管理方式和制度,對于管理主體必須明確,對路邊停車位的合法性給予保障,對經營方式給予明確,一切公開、透明、公正。
3.2 管理上有章可循
3.2.1完善管理制度
主管部門完善路邊停車位實施細則,對管理方式、收費標準、經營權、收益和支出、處罰等詳細制定制度,對收費員的私自收費、亂收費等情況有可執行的處罰措施。對市場化運營公司制定評價、競爭和退出機制,避免暗箱操作,違規操作。
3.2.2強化收費員管理
收費員是路邊停車收費的執行者,現在主要有退休職工、下崗職工等組成,年齡結構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整體素質不高。主管部門需要針對這些情況做好培訓、打分評價、舉報、處罰和輪換機制,從制度上減少犯錯的機會,增加犯錯的成本。
3.3 引入管理手段
3.3.1引入保險
對于路邊停車責任事故的賠償引入保險機制,通過保險方式,解決在路邊停車時發生的碰擦事故和無法舉證責任事故的賠償問題,避免高額的賠償對收費員本身的影響,緩解事故處理矛盾,運用市場方式解決日常矛盾。
3.3.2信息化解決方案
引入信息化手段,解決收費端的監管難題:
1)引入咪表、地磁車位檢測裝置,精細化停車位管理和計費;
2)引入第三方支付平臺,避免現金交易;
3)連接發票系統,直接打印停車電子發票;
4)通過對停車費的繳費和停車數據分析,督查收費員違規收費行為。
4 結語
本文在路邊停車場的管理現狀分析后,找出目前路邊停車場管理的矛盾也問題,找出法規上存在的缺失,提出具體的解決思路,希望通過上述分析,引起有關主管部門的重視,以城市為節點,完善自身行政法規建設,引入信息化解決方案,加強收費管理員的素質教育,來逐步規范、高效地使用路邊停車位資源,緩解社會停車矛盾。
參考文獻:
[1] 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 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
[3] 廣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