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敏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是熱點問題。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應該從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出發,研究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和質量,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本文以此出發,淺談小學數學興趣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興趣教學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19
經過有關研究發現表明,小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學生學習興趣的關系極大,特別是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受其學習興趣的影響尤為明顯。數學作為一門理科性質的基礎學科,其科學嚴謹的特點,導致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犯錯誤。所以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小學生其成長發展階段獨特性,共同影響小學數學教學。經過長期的調查,并結合心理學等相關的科學領域理論的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重在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是小學數學教學的起點,對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影響尤為重要。
一、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數學是一門相對抽象、嚴謹的學科,就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來看,小學數學課長期存在生硬、死板、嚴肅的教學氛圍。課堂上,教師機械地執教,學生被教師牢牢地掌控和抑制,學生處于被動地學習地位,這樣的教學現狀不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與之相悖,嚴重影響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所以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逐漸消退,甚至產生厭惡感,筆者經過調查實踐,研究得出如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影響學習興趣的三個主要問題。
(一)以教師為中心,師生關系僵硬
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占據著教學活動的中心,導致小學數學教學一直是受到教師的把持和掌控。數學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不容易學習,加之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要想讓小學生注意力集中長達幾十分鐘是相當困難的。因此,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通常的做法就是擺出教師威嚴的面孔,動用自己作為教師的權利管控學生,甚至批評、懲罰學生。長此以往,教師會給學生留下威嚴、不親近、兇的印象,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在數學課堂表現出認真、專心的狀態,而實際上學生心理是畏懼教師的懲罰和威嚴,對于數學教學并沒有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甚至嚴重的制約教學的有效性。此外,小學生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對其身心的發展和健康是極其有害的,教師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真正地位和權限,導致師生關系出現裂痕,影響教學,并對學生施加有害的影響。
(二)學生學習習慣、方式不科學,不能激發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學習講求有效地學習方法和正確的學習習慣,才能促進學習效果的提高。在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不主動開動腦筋,調動思維。數學學科并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就能學好的,如果小學生就是采用記憶的學習方法去學習抽象性強的數學,其結果可想而知。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存在一定的問題,不規范和不科學,過于簡單地認識和學習數學,沒有培養其數學思維,這也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數學學習越來越差的原因之一。
(三)教師缺乏新穎的教法,影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太過陳舊、落后,所采用的教學形式和手段都缺乏創新,所以絲毫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強,根本是不愿意、不情愿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小學生的特點就是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教師一味地用同一種方式和形式執教必然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感,所以,導致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致不高的另一原因在于教師教法的阻礙和制約,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實現小學數學興趣教學的有效策略
通過上述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有關制約學習興趣的主要問題的探討和分析,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實踐活動,得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實現小學數學教學更好地發展。
(一)從學生需求出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直接影響教學的好壞,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同樣起到影響。教師應該轉變觀念,從學生需求出發,遵循學生的特點,建立起和諧健康的師生關系,只有師生關系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學生才能夠輕松、愉快的學習數學;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心理的接受和反應情況,并以此出發進行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努力樹立一個和藹、親善的教師形象,并通過自身魅力的吸引和感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增強其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有效的、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因為不少學生之所以不喜歡數學,對學習數學不感興趣,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沒有找到合適而有效的學習方法和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不好,挫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因而學生備受打擊,最終厭惡學習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差異,注重因材施教,給予有效地學習指導,讓學生學習起來更有勁,找回自信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學生要自主學習探究,學會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問題,只有學生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自主進行探究,才能夠真正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也才能夠體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和理解到數學的奧秘所在。因此,教師應該任重而道遠,努力做好一個指導者。
(三)創新教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還應該不斷學習新穎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活動形式。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情和需求,不斷推陳出新,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地融入數學教學活動之中。創新教法,增強教學活動的樂趣性,豐富教學形式的多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喜歡教師變新花樣,因為學生喜歡新鮮的東西,所以教師要抓住學生的特點,實現教學方法、方式的創新,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助力。總之,創新教法和教學形式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極為重要,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興趣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推動力和催化劑,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通過對目前小學生對學習數學興趣的原因分析,得出了相應的有效的對策,旨在幫助學生樂于學習,調動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