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平 宋力
【摘 要】職業美術教育中學生設計意識的培養和提升,是美術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課題和工作方向。開設設計素描課、圖形創意課、平面構成課以及開展主題創作,是培養學生創意設計的理念,指引學生進行主動創意與靈活設計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職業美術教育 設計意識 培養
職業教育始終密切關注著社會經濟發展動態,以培養大批社會急需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如何在職業美術教育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設計意識,使之具有基礎扎實、思維靈活、動手力強的特點,具備個性化研究和創新發展的能力,是職業美術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課題和工作方向。
一、設計意識在職業美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已經開始著力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設計意識,努力推行知識教育、思想教育和實踐教育的有機結合,實現理論學習和技能實訓的無縫融合。因為設計意識帶動創新能力,既可以提高技術創新和科學研發的速度和效率,也能夠對經濟競爭力的提高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職業美術教育中設計意識的培養,必將對于學生的學習、實訓乃至于步入社會后的實際工作,奠定技術創新意識和創意研發能力的堅實基礎。
二、設計意識在職業美術教育中的培養方法研究
傳統美術教育多注重學生手上功夫的培養,卻忽略了設計意識的引導和塑造,使其在設計課上的思維受到禁錮,擺脫不掉根深蒂固的基礎繪畫思維模式。這就為我們的教學提出了一個尖銳的課題,即如何在傳統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逐步滲透設計科目的知識,把技法訓練和意識創新相融合,讓學生既能擁有純熟、堅實的繪畫技能,又能擁有靈活、開放的創新思維。
(一)開設設計素描課,激發學生設計意識
傳統素描教學注重繪畫造型藝術的基本法則、規律和要素的學習,強調觀察、鑒賞和造型能力的培養。設計素描所擔負的責任與繪畫的基礎素描是截然不同的,不是簡單的技能練習與準確描繪訓練,而是學生嘗試利用點、線、面等簡單語言表達視覺體驗與摸索藝術創造性本質的一種過程[1]。
我們要將設計素描和基礎專業教學結合起來,解構和重組教學觀念,增強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著重培養,注重對學生多維度空間造型能力的培養和創造性思維的演化,提煉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設計方案。對于教學題材的選用,要優先考慮生活中新穎奇特、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對象,引導學生從構圖、質感、肌理等方面表現出非同尋常的感受;也可以引導學生發現選擇對象的局部美感進行夸張地精微描繪,從中探究點、線、面等形式因素的趣味點,體會畫面的節奏變化美感。
(二)開設圖形創意課,啟迪學生設計思維
圖形創意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設計課程,著重于對圖形語言的研究,通過系統的發散思維圖形訓練,可以深度發掘學生潛在的創造聯想能力,并為藝術設計、工業設計等各種設計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奠定良好的圖形基礎[2]。圖形創意課是對視覺思維能力、想象創造能力、繪畫表達能力三者的綜合。學生在繪制過程中并不側重于畫面效果的塑造,而著重于物象間的形象聯想,強化發散性思維的訓練。由形象聯想而引發的圖形創意在視覺設計中占有絕對的比重,很多優秀的廣告創意都是源于設計師豐富的形象聯想能力。圖形創意課是培養學生開拓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更能夠培養學生形象化思考的能力。
在職業美術教育的教學改革中,我們要以人們對設計的需求為依據,從消費者的觀點與視角出發,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關于設計教學的基礎內容,使學生逐步掌握多角度、多層面地理解和把握造型語言,逐漸運用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收斂思維等多種設計思路,創新、開發、結合、互動的構建多種設計方案。
(三)開設平面構成課,增強學生設計體驗
日本著名構成教育家朝倉直巳先生說過:“一位優秀的設計藝術家,需要有敏銳的美感(Sense)及豐富的創意(Idea),最重要的是要有創新思維。”[3]學生進行平面構成課程的學習,通過專項的思維訓練活動,體味理性和感性的結合,在二維平面內研究形象間的排列方法,學會利用形式美法則來組織形、創造形,解決從現實到抽象的過渡問題,構成具有設計美感的視覺藝術形式。
教學中的重點是讓學生親身創作和實踐,形成一種自始至終的理性的情感體驗,靈活運用點、線、面的組合及律動、對比、特異等各種構成形式,使其發生外形和內部結構的變化,產生具有新的設計意趣的藝術表現形式。
(四)開展主題創作,活躍學生設計熱情
主題創作強調作品的核心內容,在內容與形式、理性與感性的結合上,注重體現作者的主觀認識,是來源于現實而高于現實的文學藝術形式。以往的美術專業教學注重對物象的直觀感受和寫實性的再現,表現方法相對理性。把設計意識引入教學以后,我們要設計富有寓意和興趣的主題供學生研究和完善,鍛煉學生以設計的眼光和思維來主提升動處理畫面的能力。強調設計創作的主題意識,在創作內容、形式和效果處理上,加入主觀創意思維,把表現內容和個人情感結合起來。要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帶著問題、思考和想法進行藝術實踐,力求設計思路的清晰和自由。要通過舉辦設計展覽(畫展)、藝術節和班級文化建設等主題活動,使學生得以集中展示設計成果,活躍設計思維,提高創作熱情。
作為基礎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放眼學生的長遠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美術教育中設計意識的培養,指引學生進行主動創意與靈活設計。要注重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規律探析,形成更多系統化、理論化的教育實踐經驗,以此指導教育實踐活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印凱.重新解讀設計素描[J].裝飾,2008(04):96.
[2]曹軼平,范作均.圖形創意教學中創意過程的解析[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2):31-33.
[3][日]朝倉直巳(呂清夫譯).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