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俊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內部控制逐漸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而作為內部控制五要素之首的控制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公司控制的結果。因此,有必要對控制環境進行深入研究,從而能夠客觀評價內控制度。
關鍵詞:內部控制;控制環境;企業文化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9-0089-02
引言
近年來,財務造假事件時有發生,然而這卻僅僅暴露出內部控制缺陷的冰山一角。進入20世紀80年代,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于1988年5月用“內部控制結構”取代“內部控制制度”,而內部控制結構則是由控制環境、會計制度和控制程序三個方面組成,可見控制環境已經被重視。隨后在1992年,COSO委員會制定出一份堪稱內部控制發展史上里程碑的文件,即《內部控制—整合框架》,把內部控制劃分為五個相互聯系的組成部分,其中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是其他內部控制元素的根基。企業控制環境在內部控制體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日益重視的問題??刂骗h境包括組織架構及權責分配、發展戰略、人力資源政策、社會責任及企業文化等。
一、組織架構及權責分配
企業應當按照科學、透明、制衡的原則,合理設置組織架構,明確各個職能機構的職責權限,形成相互制約、各司其職的機制。對于可能面臨的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問題,采用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實現監控目標,避免職能交叉。管理層應確立授權協定機制,制定組織結構圖,使員工了解組織架構設計及權責分配情況,正確履行職責。
再觀酒鬼酒事件,根據公司在公告中的表述,我們可以得知成功集團購買股權的資金在外面轉了一圈,最后還是回到了成功集團手中,不難看出,掏空巨資的劉某集控制、執行與監督權于一身,內控措施形同虛設;各個層級權責歸屬不明確,組織架構設置過于形式化。企業應當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明確權責分配,正確行使職權。
二、發展戰略
公司發展戰略,是指企業制定并實施的中長期目標與戰略規劃,它指明了企業的發展方向與目標。缺乏明確的發展戰略會令企業難以形成競爭優勢,影響著公司的長遠生存與發展。因此,要求企業根據具體發展目標制定戰略規劃,同時不斷調整。
三九集團的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深圳南方制藥廠,在接下來的十余年時間里,三九集團從一個制藥企業逐步走向了多元化的道路,不斷收購其他企業,資產規模迅速膨脹,下屬企業多達400余家,在三九集團走入盲目多元化擴張的歧途后,在發展戰略選擇上盲目擴張,過度投資使整個企業入不敷出,財務管理失控,給三九醫藥從管理到經營到財務上都造成了巨大壓力,隨之而來的則是經營上的混亂和巨額的負債。應吸取教訓,專注于自己主業,以核心競爭力取勝;認清客觀事實,制定一套明確的、適合自己的發展戰略,逐步推進,贏得市場。
三、人力資源政策
內部控制強調“以人為本”,如果人力資源缺乏或過剩,勢必會影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導致企業發展戰略難以實現。由此可見,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素,因此,企業員工的勝任能力對內部控制的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如果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或者開發機制不健全,都可能會導致企業面臨困難。
企業應當重視人力資源,一方面,制定完善的員工激勵政策與獎懲機制,使員工責、權、利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另一方面,企業應當加強員工職業道德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同時一些關鍵崗位實行定期輪崗制度,由此來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促進企業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富士康是臺灣著名的電子產品制造商,為包括索尼在內的許多廠商供貨,而近幾年位于大陸的富士康加工廠卻頻繁爆出員工跳樓慘案。由此可見,企業應重視領導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富士康實行軍事化管理,促使整個企業氛圍過于嚴肅,加之員工不能及時溝通,積郁于心,最終屢次出現員工不斷跳樓事件。在企業中,應該重視員工培訓,增強員工歸屬感,減少人員流失,將員工視為一個整體。
四、社會責任
如果一個企業不僅承擔了法律上和經濟上的義務,還承擔了“追求對社會有利的長期目標”的義務,考慮了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我們就說該企業是有社會責任的。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并不必然導致企業競爭力的削弱,反而會有助于改善企業形象,強化企業的經濟效益。
2011年3月29日,央視曝光的濟源雙匯在食品生產中使用瘦肉精豬肉,此前一直對外號稱“十八道檢驗,十八個放心”的雙匯集團居然不檢測瘦肉精,使得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養殖的有毒生豬得以順利賣到雙匯集團旗下公司。何以這些人要鋌而走險?只因背后一個巨大的“利”字。據了解,使用瘦肉精比不用瘦肉精的豬,每頭能多賣幾十元錢,并且添加瘦肉精的豬肉要比正常肉賣相好,同時不難看出在各個監管環節中同樣存在著問題。正是如此,才最終使得從養殖、販運,到屠宰、銷售等各個監管環節的集體淪陷。正是各級監管部門層層使用的障眼法使得執法人員根本不看豬一眼,只要交錢就能放行,如此行為令人嘆息。雙匯作為行業龍頭,本應有極為嚴格的內控環境,但可惜的是,種種對于消費者的承諾形同虛設。
五、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形成的經營理念、價值觀念、社會責任等的總和,是一個企業個性化的根本體現,是企業生存、競爭和發展的靈魂。內部控制與企業文化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缺乏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可能導致企業缺乏凝聚力;缺乏風險意識,可能導致企業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缺乏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可能導致舞弊事件的發生等等。
當迪斯尼的員工碰到小孩在問話,統統都要蹲下,蹲下后員工的眼睛跟小孩的眼睛要保持一個高度,不要讓小孩子抬著頭去跟員工講話,因為那個是未來的顧客,將來都會再回來的,所以要特別重視。相信管理者的意圖是將管理理念滲透到每一位員工的心里,再將企業文化外化為制度,從而構造成機制,轉向注重自身企業文化的管理理念。
結論
綜上分析可知,內部控制環境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墒?,是否能夠發揮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控制環境的好壞。我國內控起步較晚,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應該從注意控制環境的建設著手,建立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程新生.企業內部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楊瑞平.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3] 繆艷娟.企業內部控制研究制度視角[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