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
【關鍵詞】 課堂教學;多媒體一體機;作用;激發興趣;教學效率;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33.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8—0091—01
在課堂教學中,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是學生認知和理解教學內容的兩個主要來源。傳統的教學方式大多為單調的黑板手寫授課方式,對于晦澀難懂的內容學生接受起來會大打折扣,或亦是通過投影設備進行輔助教學,此效果雖然大有改善,但是較麻煩;而多媒體一體機(交互式多媒體觸摸一體機)教學可輕松解決這一問題,不需要其他輔助設備,可讓所有的授課內容以圖文并茂的方式通過液晶大屏幕顯示,靈活多樣地人為控制展示在學生面前,省時省力。教學內容從教師板書到圖文影像等多媒體資料不斷增加,大大豐富了學生從視覺上的感知來源。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氛圍
“興趣是人對事物的一種向往、迷戀或積極探索追求的心理傾向。”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可以使其對學習活動產生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感情,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但學生的興趣不是自發產生的,需要教師去引導,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在教學中一體機教學的使用以一種全方位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一個美好的世界。一體機輔助教學在色彩、動畫及表現手段上比其他教學手段更加形象、生動,立體感強,是其他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它可以利用“flash”中的動畫效果來制作生動有趣的畫面或與本文內容相關的MTV,使學生大開眼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良好的視像效果。例如,在教授《春雨的色彩》一文時,一位老師在一體機上播放春天下雨時大自然的景色,在畫面生動形象的演示下,學生猶如各種小鳥,身臨其境的感覺更能體會課文內容。這樣的新鮮感除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學生由于長時間坐在課堂上帶來的疲憊感,更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多媒體展示知識,易于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的“記”、“聽”為主動的“看”、“思”,增強了學習信心。利用多媒體觸控一體機輔助教學,向學生展示圖片、文本、視頻、聲音、動畫等內容,有效刺激學生多種感官,使學生在充分感知信息并在教師啟發指導下接受信息,然后結合論題討論,運用已知信息解決問題,達到知識遷移,從而真正將信息納入自身知識結構。
利用多媒體有效節約了教學時間,充分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自學時間,從而鞏固了課堂所學知識。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主要靠板書的速度和語言的速度來控制課堂的節奏。當一堂課的信息過多時,學生們就難以復習和鞏固。而在使用一體機的過程中,所有的信息都是以文件形式存放,這樣就便于根據時間安排和教學需求回放和重播,靈活性強、重難點突出,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啟發思維。
三、增強教學直觀性,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
傳統教學中,一直以來只是停留在“說教”這一層次,手段單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不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不要說什么教與學的結合。而一體機教學則不然,它能以多種形式表現出來,特別是以音、像、視、聽給學生以演示。如,《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教學,在體積計算方法的教學中,利用實物演示比較麻煩,且效果不好,如果運用多媒體教具,對長方體進行一排、再一層的分割再聚合,將清楚地演示出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掌握公式,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具體生動的動態畫面聯系起來,不用教師多講,也就能準確、快速地理解和掌握。一體機將重點、難點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深為淺,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易接受、理解快、掌握牢、記憶深。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進行拖動、放大、拉幕、探照燈、效果動畫等功能對重難點進行展示,集中學生注意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輕松突破重點、難點,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加大課堂信息容量,為教師提供靈活的教學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相互協調、相互作用、相互推動的觸摸一體機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增強學習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互動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學生的參與性,它通過強調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充分調動雙方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從而實現“教”與“學”兩方面的最佳效益。當然,應用一體機教學畢竟只是輔助手段,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師的講解、點撥,不可能代替語言文字本身,不可能代替所有的語文教學手段。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