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金城
摘 要 本文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搞好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適應當今素質教育的要求奠定基礎。
關鍵詞 素質 創新 意識 教學觀念 教育思想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0080-01
小學語文教育之于社會,猶如墻基之于萬丈高樓,枕木之于千里鐵路,鋼材之于萬噸巨輪。發展國民經濟提高民族素質基礎在教育,而小學語文教育則是基礎的基礎。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語文學科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在小學語文的教改課程中實施了素質教育。
一、轉變教育觀念,營造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的課改氛圍
1.改革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和主戰場
我們要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變“教師主動性學生被動性”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變“學會”為“會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主動積極性。打破傳統的課堂結構模式,勇于探索、大膽創新,努力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的課堂教學模式。
2.改革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干線和主陣地
為了使課堂教學改革真正落到實處并富有成效,我采取了邊實踐邊總結、逐步推進的步驟,讓學生能夠在讀中理解、讀中品味、讀中運用,從而發展其創意。這樣由學生親自參與的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堅持育人為本,開展實踐活動進行科學施教,開拓標新立異的時空
現在深化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自主能力和自主行為,實現三個轉變:課堂教學由隨意型向規范型轉變;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學生由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向課堂40分鐘要時間,要質量。如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教學過程,就會給學生“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印象。同時,對于發展學生思維,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例如在進行《桂林山水》一課教學時,給學生放“桂林山水”錄像,這一舉措,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點,陶冶了學生的情操。然后再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這樣經過反復體會,既激發了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同時學生也會在寫看圖作文時,將自己融于其中,寫出真情實感,切實提高寫作能力。另外,在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手段將信息教育全面落實,讓學生能夠在音、體、美、勞,實踐課及活動課中,注重能力發展和知識傳授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從而提高其整體素質。
三、重視課堂教學藝術,加大情感投入,創設生動活潑、興趣倍增的學習樂園
教育的前提是愛,管理的基礎是情。語文課中的導語如果導得好,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渲染氣氛,又可促進課文的學習。《長城》一課中,我是這樣設計導語的:從宇宙飛船拍攝回來的地球照片上可以看到我們人類創造的兩個偉大奇跡:一個是埃及的金字塔,另一個就是我們中國的萬里長城,它已經和長江、黃河一起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征,千百年來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無數中外游人。那么,長城是什么時候建造起來的呢?建造它的目的何在呢?它又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一起學習《長城》這一課。如果在課中滲透自己的教法,必然會有新的收獲。每學新課前我給每個學生一張提問卡片,引導他們認真預習課文,同學們把難點記在卡片上,由我匯總,擬出一組或兩組既能體現課文重點,又頗有吸引力的討論題,把學生分成討論小組,七嘴八舌的議論。他們互相切磋,興趣很濃,充分進行了“智力互補”,倘若還有疑難向老師提出,最后由我畫龍點睛,重點解惑。由于大部分問題的解答是他們討論出來的,因而印象較深。
“茶館式”教學為學生創造了“說”的最佳條件。每個人都有說的機會,學生們說得輕松,聽得愉快,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就在這種七嘴八舌地你教我、我教你的過程中,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不知不覺地得到提高。不僅如此,它還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芳總,萬福,于建福.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00,(1).
[2][英]羅素.羅素論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
[3]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