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

【摘要】眾所周知職業學校學生數學基礎相對薄弱,與此同時有些老師對于復習課還存在著一些錯誤的認識.那么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一種典型課型,究竟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提高其教學效率,是值得每一個數學老師思考的問題.在此,筆者在充分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提出提高數學復習課效率的三大措施.
【關鍵詞】數學復習課;職業學校;效率
“你平時是怎么上數學復習課的,你認為數學復習課好上嗎?”就這個問題,筆者問過身邊很多的數學老師,有些老師認為:數學的復習課很簡單啊,只要我多準備些題目,讓學生好好練習做題就行了;而有些老師一聽到數學復習課則搖搖頭,表示自己也沒有好的方法.那么,面對職業學校這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如何才能上好一節效率高的數學復習課呢?
一、數學復習課的重要性
復習課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種典型課型,教師在一階段教學之后,通過復習課來引領學生鞏固已學知識,提高解題能力.常見的有:章節復習、期中復習、期末復習等.
一節好的復習課,可以通過重溫學習過的內容,對數學公式、法則、定義以及解題方法進行歸納和總結,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復習可以使學生在系統掌握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恰恰是職業學校學生所欠缺的.由此可見,教師要上好一節數學復習課,不僅不輕松,而且比新授課要求更高、任務更重.
二、目前職業學校對數學復習課存在的錯誤認識
(一)復習課就是學生自己做題
部分教師對復習課的理解存在偏差,他們把復習課的絕大部分時間用來讓學生做各種習題.筆者通過訪談以及調查問卷等方式了解學生對復習課的認識時發現,在部分職業學校學生心目中已經將復習課等同于“做題”.
(二)復習課就是老師講題
筆者在調查過程中還發現,有些老師認為,職業學校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薄弱,利用復習課的時間給學生做題,可能很多學生花了很長時間最后也無法得到正確答案,反而浪費時間,不如還是直接把每道題都講給學生聽.于是“滿堂灌”的老式教學方法充斥了整個數學課堂.
三、關于提高數學復習課效率的幾點思考
怎樣在職業學校數學復習課教學中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用新課程改革的精神重新思考和定位數學復習課的教學功能,探索提高數學復習課效率的方法是值得每一個職業學校數學教師思考的問題.
(一)構建體系
1.框架圖法
數學學科的知識有很強的系統性,職業學校學生在每天的學習過程中尚且能記得所學內容,但是一個章節結束之后,基本上對知識點開始混淆、模糊.到了復習課看到題目之后完全就是無從下手的感覺,這樣學習的信心也受到了很嚴重的打擊.針對這一情況,在復習課的開始教師通過框架圖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快速回憶起所學內容.這種方法看似簡單,其實要求教師對章節內容有個全面的把握之后,才能形成一個科學實用的知識框圖.
2.口訣法
數學中的公式及運算法則是數學知識體系的最基本的部分,是解決其他數學問題的橋梁.很多時候,一個章節內容下來,涉及的公式有幾十個.學生對這些公式的記憶感到十分頭疼,職業學校的學生更是如此了.這個時候,如果老師能把這些繁多的公式編成口訣,不僅能夠化難為簡,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例如,在三角函數這一章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數這一節中,學生需要記住下面三幅圖:
sinα、cscα cosα、secα tanα、cotα
但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借助口訣“一全正;二正弦;三兩切;四余弦”來記憶,則會顯得簡單很多.這個口訣的意思是:第一象限內任何一個角的四種三角函數值都是“+”;第二象限內只有正弦是“+”,其余全部是“-”; 第三象限內只有正切和余切是“+”,其余全部是“-”;第四象限內只有余弦是“+”,其余全部是“-”.
3.串聯法
數學中的知識點都是相互聯系的,往往一個章節的所有知識點是由個別一
兩個知識點拓展開來的.所以,在職業學校上復習課的時候,可以通過幾個問題的設置,由點覆蓋到面,將一整個章節的知識點串聯起來.
例如,以復習第八章直線與圓的方程為例,教師通過設置7個問題,將這一章的所有知識點串聯起來.
問題1:第八章的標題叫什么?(引入8-3直線的方程和8-6圓的方程)
問題2:直線的方程重點突出了點斜式和斜截式方程,這兩種方程都要求一個相同的已知條件是什么?(引入8-2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
問題3:這一章除了要掌握直線和圓的方程,還要研究兩者之間的關系,在課本的哪一節呢?(引入8-7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問題4:在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根據解題三步驟,第一步驟是求出圓心和半徑,第二步驟是?研究圓心到直線的距離,是根據課本哪一節知識呢?(引入8-5點到直線的距離)
問題6:除了研究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之外,還研究了什么關系?(引入8-4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問題7:學習數學的最終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那么學習第八章可以解決哪些生活問題呢?(引入8-8直線與圓方程應用舉例)
(二)強化練習
復習課并不是簡單地對已學知識進行機械重復,關鍵是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將已學知識進行內化,形成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所以練習除了是教師檢測學生聽課效果的途徑,更是可以達到這種目的的有效手段.因此,復習課選用的練習,必須要精挑細選,練習要有基礎性、綜合性、實踐性.
1.基礎性
既然職業學校學生數學基礎薄弱,那么在選擇題目的時候首
先就要考慮的基礎性.題目的選取遵循能小勿大、能單一勿綜合、能易勿難的原則.基礎性練習盡量由學生獨立完成,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獲得盡可能多的自信,這種成就感更有利于后續課堂的開展.
2.綜合性
除了給學生準備基礎性題目外,綜合性題目也是不可缺少的.這些題目涉及的知識點不像基礎性題目那樣單一,可能一道題同時涉及好幾個知識點.但這是這些題目更能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3.實踐性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
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之上,尤其是數學.”所以在選擇習題的時候,還要盡量選擇一些跟學生生活、專業相關的題目,這些題目可以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體會數學建模過程.
(三)及時講評
1.對癥下藥,突出重點
對于學生之前做過的題目,教師必須要進行講評.但是這個講評的過程,
并不需要一味地強調平均用力.對于大部分學生都會的題目,老師只需要點到即止,對于學生們錯誤率較高的題目,老師必須要認真分析,找出解題的關鍵點,然后對癥下藥,讓學生從“山窮水盡”的失落轉向“柳暗花明”的喜悅.
2.借題發揮,激發優生
即使職業學校學生數學基礎薄弱,但是每個班級也是會有一小部分優生.如果復習課上一味講解各種基礎題型,這些優生難免會覺得有些無聊.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借題發揮了,常見的有:要求學生一題多解,或者通過變動題目的已知條件等等.這個時候,最容易激發優生的“斗志”,讓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思維都得到培養.
【參考文獻】
[1]王珍.職業中專數學復習課教學淺談[J].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3):66-67.
[2]張家美.由淺入深 深入淺出——數學復習課課堂教學的高效策略[J].語數外學習,2012(12):38-39.
[3]尤曉娣.數學復習課怎么上[J].新課程學習,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