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靜
摘 要:數控機床編程課程是機械制造專業的一門非常核心的課程,為學生今后專業課程的學習以及操作實踐工作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做好數控機床編程課程這門課的教學工作對于學生有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然而傳統的教學模式由于種種弊端對于學生的學醫與實踐教學效果并不好。該文結合當前教學改革工作的進行,對于如何對編程課程這門課進行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職業技能等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數控機床編程課程 教學改革 理論與實踐 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6(a)-0130-02
數控機床編程課程是機械制造專業的基礎性課程,對于學生未來不論是專業課學習還是數控機床的操作實踐以及工作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對于知識的灌輸,而不注重對于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思考,這就造成教學質量的每況愈下。該文結合當前的教學改革工作以及社會發展對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對于編程課程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做了一些探索。
1 傳統教學模式的不適應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現代社會的發展對于技能型人才要求既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同時也應該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便于在實際工作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側重于對知識的灌輸以及對考試成績的要求,而忽略了對于學生理論知識之外的能力培養。比如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造成學生完成對于理論的知識學習之后仍然對于數控機床的操作與實踐不熟悉,不具備實踐操作的能力。所以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對于人才提出了新的標準,這也造成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數控機床的編程課程教學模式。在進行的教學改革工作中,應該在向學生教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側重于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2 教學改革工作內容分析
2.1 理論教學改革工作分析
2.1.1 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
在編程課程的理論教學改革工作中,應該針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動手實踐能力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知識,而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中獲得實踐的知識。要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加強對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可以通過創建不同教學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比如在講解到編程知識中的外圓柱零面加工、以及錐面加工、以及螺紋加工時,可以根據不同的零件加工特點給學生講解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對不同零件加工特點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為了讓理論知識更加接近數控機床的操作實踐,教學組可以根據多年的教學工作經驗自編教材。傳統的數控機床教材的編纂過于理論性,而且隨著社會技術的發展,很多內容都已經與數控機床技術脫節。自編教材對于教學工作更加具有靈活性,可以隨時根據實際的數控機床編程工作進行更改,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以及未來的工作。
2.1.2 借助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形式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驅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操作。同時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數控機床這門課程本身就是實踐性課程,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對于設備原理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效果要好于單純地進行理論講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已經在課堂上得到了比較普遍的應用。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借助這種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內容以一種更加豐富多彩的方式展示出來。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性的學習;另一方面通過多媒體技術,課堂內容將會變得更加形象,更容易讓學生進行學習。
比如可以在多媒體教學中應用視頻教學。通過視頻,同時將機床設備的操控過程進行展示。這樣學生在學習課堂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會對于機床設備的操作進行進一步了解,更利于后期學生的實踐以及工作。可以將常見的、先進的機床設備,比如:多軸聯動數控機床、高速切削數控機床以及多功能復合機床等的加工操作方式讓學生進行觀看和學習。由于條件限制學生可能無法在教學實踐中接觸到這里先進機床,通過觀看視頻可以讓學生對這類機床設備做一些初步的了解,以備不時之需。
所以,通過對理論教學工作進行改革,彌補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的不足和缺陷。尤其是借助計算機技術,通過多媒體教學,借助課件、視頻、圖片、音頻等多種形式以一種更加豐富多彩的形式對課堂內容進行講解,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學習。而且通過自編教材、教案等,上課形式更加靈活多樣,課堂內容也更加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2 仿真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
2.2.1 仿真教學在理論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當前,隨著教學手段的不斷豐富,仿真教學模式正在教學工作中得到普遍的應用。仿真教學是指借助計算機軟件對于數控機床的加工進行零件編程進行模擬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通常在教學工作中主要有兩種軟件可以選用:一種是數控加工的模擬軟件;另一種是專業性更強的CAM軟件。這種軟件的主要功能就是實現對于一些復雜零件的編程。一般對于復雜的零件,通過手工編程的方式很難實現對其操作。所以可以先通過CAM軟件進行建模,CAM會根據建的模型設計數控加工程序,然后就可以通過仿真軟件對零件進行加工。
在數控機床的編程教學工作中,應用模擬教學軟件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一般教師在講述某一種教學方法的時候,如果學生理解了之后提出一種更為簡便的編程方式,由于無法進行實踐操作不能檢驗這種編程方式的正確性,大家都不知道對不對。通過應用仿真軟件則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師與學生可以根據模擬系統對編程程序進行驗證,如果能通過仿真軟件順利的加工出零件則證明這種編程方法是正確的,如果不能加工出來,那么說明在編程過程中肯定出現了一些錯誤。這時可以根據當初的圖紙設計以及編程設計尋找原因,可以與教師和同學一起交流思考,相互討論,找出問題的原因所在。通過這一過程,不僅僅是鍛煉了學生的專業編程能力,同時對于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他人溝通表達的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幫助作用,其效果要遠遠超出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效果。
2.2.2 仿真教學對實踐教學的幫助
現在的學生在進行專業知識學習之前都沒有接觸過數控機床,所以,如果直接讓他們通過理論學習的編程知識對數控機床進行編程學生難免會有恐懼心理。尤其是當在編程過程中出現某些問題的時候,由于沒有經驗,學生會非常緊張害怕。通過仿真教學這種模式,可以實現學生在平常的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編程操作,進而提高學生對于數控機床的操作實踐能力。對于數控機床操作中的基本界面,以及對程序的調用、運行等基本操作進行熟悉。傳統的教學模式只側重于理論知識點的灌輸,學生一個學期可能都不會見到數控機床設備,更不會去動手實踐操作。通過仿真教學的模擬軟件,可以在進行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向學生演示操作方法,更具有實踐性。學生也在這一過程中學習到了理論知識和操作方式,而且還可以親自動手進行操作,對于數控機床的一些程序的調用執行進行熟悉,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 編程教學的實踐教學改革
數控機床的編程課程是一門實踐課程,學生學習的目的最終是為了能夠對數控機床進行操作,走上數控機床的操作崗位進行零件的加工與生產。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側重于對學生實踐教學的設計與改革,要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真正地學以致用,在數控機床的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融會貫通對知識點進行創新。所以必須要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上級操作,同時也要進行零件加工工作,尤其是對于一些切削等技術的鍛煉學習和掌握。通過讓學生進行數控機床崗位實踐的另一個原因是受現在大環境的影響,學生普遍的都沾染了一些不良的習氣,這些習慣對于學生未來的工作非常不利,通過提前讓學生進行崗位實踐鍛煉,可以讓學生提前適應未來的崗位生活,有利于培養學生認真工作的態度以及提高對數控機床的操控能力。
而且為了提高實踐效果,有條件的學校應該在學生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與企業進行合作,讓學生進行項目實訓。這樣學生就會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實踐項目中,對于在實踐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會主動進行探索與學習,直至解決問題。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會得到極大改善。
4 結語
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對于數控機床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針對數控機床的編程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是一種必然趨勢。在教學改革工作中,應該講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并重,將理論教學、仿真教學和實踐教學這三種教學模式結合起來,既要提高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理解,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對數控機床的操作技能,讓學生提前體驗數控機床崗位工作,不斷在學習中完善自己,為將來的就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曾林,鄧海英.現代教育技術在《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132-135.
[2] 樊雄.關于《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課程改革的調研[J].廣西輕工業,2014(2):121-122.
[3] 崔靜.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教學在《數控機床編程》課程中的應用初探[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5(4):103-104.
[4] 郭課,劉剛.高等職業院校“數控機床與編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5(36):263.
[5] 王曉梅,鄧小明.《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郴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132-135.
[6] 陸冠東,曹仁.《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課程改革的調研與探究[J].云南輕工業學報,2015(2):121-122.
[7] 苗君明.基于項目教學的課程改革與實踐——以高職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課程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4(6):54-55,102.
[8] 曹昌林.《數控編程與加工》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研究[J].江西化工,2015(5):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