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任
摘 要 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有利于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作為一名教育教學工作者,必須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掌握數學。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情感態度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124-01
隨著數學課程改革強調了對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小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自然與社會現象有了一定的探究欲望,此時需要教育者進行有目的的啟發與引導。在數學教學中,就是要通過數學學習活動,使學生形成豐富的情感、積極的態度,這同樣是學生學習、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一、提供豐富的培養學習數學興趣愛好的素材
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學習的程度與學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設計的教學活動,營造的課堂氛圍等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滿足學生求知欲的需要時,學生就會產生愉快、喜愛的情感。反之,則是苦惱、厭煩,勢必會影響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軸對稱》教學中,我首先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建筑物、楓葉、蝴蝶、窗花等圖片,讓學生感受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的具有軸對稱現象的實例,產生學習興趣。接著通過讓學生動手實踐,創作軸對稱圖形,并通過多媒體平臺進行展示、解說,體驗數學教學活動的樂趣。如此,學生通過觀看、操作、思考、得到答案,把學生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地引入到一個未知領域,誘發出了強烈的學習興趣。
二、注意反映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數學的文化價值
在現行教材中,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如教材中的“你知道嗎?”“生活中的數學”和閱讀材料。介紹了現實生活中數學知識的運用,數學家的故事、數學發展的歷史知識,著名的數學問題等等。讓學生漸漸明白數學來源于現實,扎根于現實,應用于現實。因此,教學中,老師要盡量開發生活資源,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提供觀察、操作、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理解數學,感受數學。例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我采用模擬購物的方式教學此內容。首先讓學生通過小超市進行模擬購物來解決生活中一些實際問題。通過這些購物情境,讓學生在玩中學,輕松學會計算購物的金額,掌握付錢的策略,能使學生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通過情境的設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習數學對他們來說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來越想學、愛學。
三、通過自主探究的活動,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使學生親自經歷數學活動過程,積累相關的經驗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小學生正處于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心,向往了解外部世界,總有許多問不完的“為什么”的問題,自主探究學習,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例如,在教學圓錐體體積時,先讓學生聯想、猜測,再引導學生進行試驗,探究圓錐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得出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和公式。這樣,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索實踐,并通過這些活動獲得成功、能力增強等良好體驗,從而逐步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總之,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師應不斷轉變觀念,在數學教學中應想方設法把情感灑滿課堂,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添他們學數學的樂趣,讓每個學生都愛學數學。
參考文獻:
[1]葉堯城.數學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