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崇明
【摘要】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給學生再現現實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數學應用的價值;要創新教學活動,激活學生數學應用動力;要經常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拓寬學生數學應用的空間,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關鍵詞】 數學課堂;實際應用;能力培養
在2011年版的《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數學課程還要特別注重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為此,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下面,筆者就結合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百分數(二)》的教學,來談一談如何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小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一、再現真實生活,感受數學應用價值
當前的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寫,往往以學生的現實生活背景為基礎,把數學融入學生的生活情境中,其目的就是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關系,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就是為了應用于生活.大量的研究也說明,如果學生的學習內容貼近自己的生活,那么他們就會對所學內容產生更濃的興趣,學生接受這些知識的速度就會更快.所以在教學時,我們要為學生再現真實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讓學生體會到學好數學對自己生活的重要性.而教材中所安排的內容往往不能適應所有地區的學生,它只是選材于某一地方的生活環境.這對于另外一個地方的學生,由于沒有教材中所安排的生活背景,教師還是要按照教材所創設的情境來展開教學的話,那么學生就不會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就感受不到學好數學的重要性.這樣,學生的應用意識就會打折扣.所以,我們只有從學生的真實生活中選取教學素材,把教學內容融入這些素材中,學生才能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才能在腦海中形成應用意識.
比如,在教學這一課中的“折扣”時,如果直接將教材的情境圖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閱讀情境圖中的文字了解折扣的內涵,或者組織學生像情境圖中那樣進行對話,都不能讓學生對折扣的應用產生共鳴,那么也就不可能讓學生感受到折扣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這樣,最終的教學只能是學生會解題,不會應用.所以在教學時,我就沒有按照教材中的情境圖來教學,而是到附近的一個超市把他們打折的商品宣傳廣告拍下來,在課堂上回放給學生.學生幾乎每天都要到這個超市里買東西,對于超市里的情況了解得也比較真實,所以當我將這些照片投放給學生看時,迅速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時,我再讓學生交流什么是“折扣”時,由于學生在買東西時已經對這些商品打折宣傳非常熟悉了,甚至有的學生還買過這些打折的商品,所以紛紛提出自己對折扣的理解.這樣,再投入折扣的教學,學生就迅速感受到它的應用價值,明白學好這一部分內容其實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去購買東西.課后,有的學生反饋給我的信息是他學習過之后,就到那家超市去買這些打折的商品,不用營業員說,自己就已經把這些商品打折后的價錢給算出來了.
二、創新教學活動,激活數學應用動力
課堂教學活動是豐富學生數學知識,發展學生數學技能的重要平臺.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以往的老師講學生聽,或者是教師出題學生做的單一教學活動已經不能夠適應當前的新課堂了.無論是教材內容的安排,還是新課標對教學活動的闡釋,都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固守陳規,而是要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可以有創新、有實踐、有應用.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數學課堂緊密地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才能讓學生在內心產生一種應用的動力,并促使學生樂于去應用數學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在教學這一部分內容時,我沒有簡單以本為本來開展教學活動,而是在教學時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自己通過學習活動,自主去交流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并努力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在教學“折扣”時,我讓學生自己到附近的商場或者超市中去尋找到一些打折的商品銷售信息,然后帶到課堂上來交流,探討這些商品打過折之后還可以賣多少錢,并延伸與折扣相關的問題來讓學生解答.在教學“利率”時,我就讓學生將自己家的定期或者活期存折拍下來,然后帶到教室里,共同研究這些存折到期之后本息一共可以取出多少錢來.這樣,因為學生所從事的學習活動全部來自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他們都有一種想應用所學知識解決這些生活問題的欲望,并在這種欲望的促使下不斷地進行討論與交流,探索與思考,最終形成了牢固的知識系統.這遠遠比我們單一的說教,然后再安排學生練習他們不熟悉的練習效果要好得多.同時,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與能力也得到了更好地提升.
三、開展社會實踐,拓寬數學應用空間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光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走進社會,走進家庭,進行實際操作.這樣,才能拓寬學生的數學應用空間,才能讓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得到鞏固與提升.
比如,在教學完這一部分內容之后,我就組織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走進社會去調查了解相關的知識,以豐富他們的知識視野.結果,有的學生去分析自家房貸的利率,有的學生到商場去調查各種打折的情況,還有的學生到各大銀行去了解各種儲蓄的利率情況,并形成了一份份調查報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這樣,學生就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拓寬了自己數學應用的空間,讓自己的數學應用能力更接地氣,更上一層樓.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運用自己所學知識來幫助家人、社會、自己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去感受數學應用的魅力,以便更好地提升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武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高麗.小學數學教學理論與實踐[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4.
[3]綦春霞.數學教學新愿景[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