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關鍵詞】 語文教學;寫作;興趣;情境;技巧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4—0049—01
培養和發展學生寫作興趣是提高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的關鍵,也是中學語文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現就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談幾點看法。
一、改革課堂習作教學結構,精心創設習作情境
習作是一種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學生一旦處于主動狀態,必然會爆發出創作的火花,而要使學生處于主動狀態必須激發其興趣,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因此,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參與欲望,激發學生的習作靈感。教師應該精心創設各種形式的情境活動,渲染習作氛圍,豐富習作想象,拓寬感知領域。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實物展示、生活體驗、多媒體制作的課件等創設情境,這些情境活動都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連,化遠為近,化靜為動,化微為顯,使學生有“物”可寫。同時,情境活動變抽象為具體,變間接感受為直接感受,使學生入境入情,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如睹其物的境界,激發學生習作興趣和情感,誘導學生展開想象和聯想,讓學生真正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知識的積累和對生活的感受,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對于提高學生習作水平有重大的意義。而生活體驗和廣泛閱讀,正是豐富積累的兩大途徑。教師應在習作前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參與生活實踐,體驗和感悟生活中的喜悅和艱辛,積累習作素材,同時加大閱讀量,積累詞匯,豐富語言。
二、提供習作實踐機會,提高習作技能技巧
單有生活素材的積累及對材料的感受感悟,沒有一定的寫作基礎知識及寫作技巧,習作水平是提不高的,這就需要指導學生學習掌握一般的基本寫作知識及寫作技巧,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想象,寫出有新意的文章。在指導學生習作時,應努力創造求真、求誠的寫作氛圍,盡力拓寬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鼓勵學生講出真話。在習作課上,提倡自由表達,從內容到形式,怎么說就怎么做、怎么想就怎么寫。應盡可能少寫命題習作,而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自擬題目,或自己選題,自己命題,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喜好的學生的不同要求,使之有事可記,有話可說,有理可發,使每個學生都有飽滿的情緒,都能產生強烈的寫作沖動。在有了強烈的寫作情感的基礎上,再進行習作指導、思維訓練和語言的錘煉,那么,學生的習作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三、探索習作評改的有效方法,真正成為習作的主人
評改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重要環節之一。成功的評改,會對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和動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應從習作的評改形式和評語的內容表述上,重視其積極的鼓勵的作用。從習作的評改形式上看,以書面批改為主,提倡面批和互改相結合。書面批改是教師常用的批改方式,面批是書面批改形式的補充。當著學生的面,對其習作進行邊分析邊批改的面批法,雖然費時費力,但效果明顯,也是十分必要的。實施面批法,既可以是教師對某一個學生習作中出現的毛病全面進行診治,也可以是教師對幾個學生習作中出現的同類問題進行分類批改。面批結果表明,在親和融洽的氛圍中能使學生感到教師的關愛,更愿意接受教師的指正,更容易理解教師的評判,也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對教師的批改牢記心中,以后不再重犯或少犯類似的毛病。最能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形式就是“互批”,即由教師確定明確的批改標準,然后組織學生分成小組,經過討論后互相批改彼此的習作。學生在批改的過程中要找出別人習作的優點和缺點,寫上評語并打上分數或等級。這種“互批”的方式既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每次習作的要求,又有利于學生相互間取長補短,從而達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習作積極性。少刪改,多鼓勵;少批評,多建議、不指責。
總之,在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不論采用哪種形式,都應該遵循一條原則:即盡力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融“情意培養、技能訓練、習作實踐”于一體,重積累、談感悟,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寫作過程,這樣必定會使學生感到自己是寫作的真正主人,從而對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起到有力推動作用。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