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闊
【摘要】 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是教學設計師所肩負的重要職責. 本文作者從知識內涵素養教學、問題解答技能策略講授以及內在反思評析能力培養三個角度,對小學生數學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做出了初步的探究和論述.
【關鍵詞】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學習能力;培養策略;初探
教育發展學認為,學習活動的終極任務、最終目標,就是高效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能力,是學生多方面學習能力的綜合表現和集中體現. 素質教育橫行的今天,發展學習對象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習對象的智力水平,是其重要的目標任務和現實要求. 小學生處在學習技能、智力發展的起步階段,積累階段,需要教者進行有效的引導和培養,本人先從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的方法使用角度進行簡要的論述.
一、注重數學知識講授,積淀解決問題素養基石
主體問題解答活動的深入有效推進,需要堅實而又深厚的學科內在素養作為保證. 眾所周知,解析數學問題的過程,就是綜合運用、提煉鞏固知識的過程. 這就要求,教者在學習對象的問題解決活動進程中,首要任務就是要做好數學學科知識內涵要義的講解這一基礎性工作,注重對知識內涵,包括數學課堂中的概念、性質、法則等相關內容的講解工作,讓小學生群體能夠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點正確感知、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從而為小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高效運用相關數學知識點內容搭建堅實的知識基礎. 在“有余數的除法”一節課教學中,教師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以及組織形式,引導和指導小學生進行深刻探究和認真研析,讓小學生對該節課的“余數的含義”“余數的意義”等知識點的豐富內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有效的掌握. 學生在“小明準備將玩具箱里的40個小熊玩具,平均分給7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能分得幾個?還剩余幾個?”案例探析中,意識到解決該問題需要運用到“除法列成豎式來計算和有余數除法的意義”等知識點. 由于小學生已經打下了深厚的數學知識素養“根基”,在探尋和推導解決問題思路時,就能夠輕松理清條件關系及其內在關聯,從而迅速得到該案例的解題思路.
二、強化數學解題訓練,掌握解決問題技能策略
讓小學生群體獲得并領悟解題方法技巧,是提升他們問題解決水平的重中之重. 許多學習主體問題解答效果不佳、能力不高,根本“癥結”由于實施學習客體未能領悟和掌握數學分析、推導以及解答的精髓和套路.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雖然抽象性強,但嚴密性、條理性也很顯著. 解決問題也有章可循,這其中存在一定的內在規律. 教師將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教授給小學生,就能夠為小學生有效解決問題提供了“試金石”和“敲門磚”. 因此,教師在數學問題教學中,要注重數學問題的訓練和教學,既要重視對學生數學問題自主解析活動的錘煉,又要強化對學生數學解題活動的講解,特別是解答問題方法策略的歸納和講解,讓他們能夠準確掌握解題精髓,為有效解決問題提供方法支撐.
問題 請同學們以同一圓心,動手畫一個直徑為4厘米和2厘米的圓環,并計算這個圓環的面積.
他們通過解析條件,根據要求,指出:“這是將作圖訓練和圖形面積計算結合起來的圖形問題,需要抓住圓的作圖要領以及圓和圓環的面積計算相關內容. ”
教師進行指導點撥,指出:“解決該平面圖形時需要抓住圓環的求解方法. ”
小學生結合教師指導,開展解題活動(過程略).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解題過程回顧,向學生指出:“要求出兩個圓所組成的圓環的面積,就需要掌握圓環面積的計算方法. ”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解題策略歸納活動,小學生小組討論,總結歸納得到其解題策略,教師進行修訂完善,指出:“在解決此類圖形面積的問題時,關鍵之處就要正確做出圖形并且對圖形能夠進行正確的割補和組合. ”
這一教學過程為小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協作解決問題的機會,也為小學生明晰了解決此類型問題的一般策略和根本方法,為小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打下了方法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解題策略的掌握,不是短暫的教學時間就能領悟和運用,而是需要長期、系統的培養.
三、施行反思評價教學,促進綜合辨析素養養成
學習活動是一個反復、連續的螺旋上升過程,是“肯定—否定—肯定”的發展進程. 出現錯誤不可怕,關鍵是要認知錯誤,改正缺點,形成正確學習習慣. 教育發展主義學者指出,探求知識的對象要善于認識、分析、解決和反思問題. 這其中就包含了自我反思、自我評判、自我改正等內容. 因此,教者要將反思和評價的實踐活動,運用在相應的知識講解和案例剖析之中,引導他們開展自我評判、他人評判、師生互評、小組評析等多樣形式,由人及己、由己及人,反思和剖析自身問題不足,借助別人指點,實現綜合素養和良好問題習慣.
如小學生“分數類應用題”解題活動后,教師針對小學生在該案例中解題存在的“不能正確設立單位‘1解題不足”的表現,用投影儀出示某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具體講解指導時,采用自我評析和小組評價的方式,讓他們自我反思過程,對比異同點,歸納總結出自己的解析觀點,然后參與小組合作討論活動,表達出自己反思的過程及觀點,深入交流討論,從而深入認知,形成有效合適的策略.
總之,解決問題能力培養,是教師肩負的重要任務,其培養的方法、途徑多種多樣,教師在培養過程中要始終緊扣課改核心、目標要求,堅持多角度講解、多元化錘煉、多方位指導.
【參考文獻】
[1]張世紅.“數學教學實踐指導”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12).
[2]陳太廣,陳啟國.淺談小學生質疑、釋疑能力的培養[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學優秀論文集[C].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