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斌
【摘要】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而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許多學生學習很認真,數學成績卻不理想,究其原因,是課堂中教師的講解和點撥不到位。本文通過探討如何教師數學課堂教學點撥最佳時機,旨在幫助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數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 點撥 時機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廣泛認知,而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其地位并沒有下降和削弱,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常常不知從何下手,上課認真聽講,課下也會認真復習,可是數學成績卻很不理想,這無疑會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究其原因,很到程度上是由于教師對學生的點撥不夠,不能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所學數學知識。因此,教師要強調點撥,著眼于高效課堂。在教學情境中,教師恰當的提示,巧妙的點撥、誘導,可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目的,是體現教師授課能力的點睛之筆。點撥的關鍵在于時機的把握,教師的點撥時機要掌握的恰如其分、恰到好處,早了會影響學生思考,晚了會失去點撥的意義。教師該如何把握點撥的時機呢?筆者膚淺的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在新舊知識的聯結處點撥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系統性很強的學科,每個新的知識點都能聯系到相關的舊知識點。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在新舊知識點的聯結處適當的點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而且可以降低新知識的難度,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新知識,促進知識的遷移。
例如:學習二次函數y=ax2+bx+c的圖像和性質時,直接講解學生很難接受,應先回顧二次函數y=a(x-h)2 +k的圖像和性質及二次三項式的配方,在此基礎上點撥學生把二次函數由一般式y=ax2+bx+c化為頂點式y=a(x+)2 +,再對照頂點式y=a(x-h)2+k確定其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坐標及它是由y=ax2怎樣平移而得到的。這樣,利用知識的遷移、幫助學生化難為易、撥疑為悟,使學生不僅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了知識,而且獲得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學生數學能力的生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在學習新知關鍵之處點撥
重難點是理解、掌握知識的關鍵。在教學重難點時,教師要進行適當的點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確定重難點,吃透新課標。只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知識框架,才能將新課程標準、教材和教師參考書有效結合起來。其次,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預見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做到對癥下藥,適時點撥,有易于重難點問題的突破,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的深,理解的透,掌握的牢。
例如,在學習平方差公式(a+b)(a-b)=a2-b2時,學生往往膚淺的認為兩數和乘以兩數差,等于第一個數的平方減去第二個數的平方,從而對(5a+3b)(-3b+5a)、(-7x-8y)(-8y+7x)、(x+2y-3z)(-2y-3z+x)這一類題目的計算感到迷茫,這時教師要及時點撥、引導學生挖掘出平方差公式的特征:
項數相等的兩個多項式相乘?其中有些項相同(即兩因式中的a與a)、其余的項相反(即兩因式中的b與-b)?結果等于相同項的平方(即a2)減去相反項的平方(即b2)這樣,學生的疑惑就迎刃而解,不僅能根據公式的特征正確的計算上面各題,而且掌握了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
三、在學生爭議之處點撥
在探求新知識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不同、思維角度不同,對一些問題的結論有爭議。這時教師要針對學生爭議的熱點、焦點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然后進行適當的點撥,或給予正確地解釋,或啟發學生按照正確的思路、方法、步驟進一步探討,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
例如,初學勾股定理,在解答“①已知Rt△的兩條邊長分別為3、4,求第三邊的長度”這一問題時,絕大多數學生會脫口而出:“第三邊的長度是5。”教師反問學生:“是嗎?下邊這個題呢?”隨即出示“②已知Rt△的兩條直角邊長分別為3、4,求第三邊的長度”,學生會回答:“也是5”。教師追問:“這兩道題的已知條件不同,該不該得出同樣的結果?” 學生會發生爭議:有些學生認為兩道題的結果相同;還有些同學認為這兩道題的結果應該不同,但又說不清楚具體該怎樣。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②中的兩條已知邊3、4是Rt△的兩直角邊,所求的第三邊一定是斜邊,根據定理,可很快求出結果;①中的兩條已知邊3、4沒說明是Rt△的什么邊,那它們都可能是該Rt△的什么邊?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分析得出:這兩條邊既可能都是直角邊,也可能一條是直角邊,另一條是斜邊 。若3、4都是Rt△的直角邊,即為第②題;若3、4有一條直角邊、一條斜邊,那么長度為幾的邊是斜邊,為什么?這時第三邊的長度又該如何求?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得出該題的結果。
四、在思維受阻之處點撥
在課堂上,新課中的難點往往會使學生的思維受阻,這時教師可適當地分化這些問題。體現一定的層次性與誘導性,巧妙地讓學生在探究中突破難點。同樣也能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已知31=3,個位數字是3;32=9,個位數字是9;33=27,個位數字是7;34=81,個位數字是1;35=243,個位數字是3;36=729,個位數字是9;……那么32015的個位數字是 ”。解答此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得出:3的冪的個位數字是循環出現的,4個一循環,因此,欲求32015的個位數字是多少,關鍵是求2015÷4的余數,因為2015÷4=503……3,所以32015的個位數字與33的個位數字相同,是7。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感召下的數學課堂,老師已從以前的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為幫助學生發現問題,探究真理,不僅要引導學生學到知識,而且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和手段,通過點撥更注重強調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激發他們的感情,讓他們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從而培養他們的品德,陶冶他們的情操,為今后的人生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邱建鵬;淺談初中數學課堂"精講點撥"技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
[2]張俊清;初中數學課堂“精講點撥”的實踐探索[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14,6
[3]李發國;淺談初中數學教學精講點撥式教學法的應用[J];都市家教,2014(8)
[4]楊銀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做到“精講點撥”[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