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滕飛
摘 要 高校學生會組織是大學生群眾性的自治組織,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和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技創新、志愿服務、校園文化活動等多方面入手,為全校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本文就學生會組織的概念詮釋及發展歷史進行了簡單闡述,指出了當代高校學生會組織在對學生創業、就業意識培養上存在的若干問題,并提供了建設性的意見,也為更好的建設服務型學生會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 高校學生會 創新性建設 創業意識 就業觀念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5.08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rganization for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ZHU Tengfei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Nanguang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1172)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 is autonomous student mass organizations, should conform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and the students'growth, from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volunteer service, campus culture live moving and so on to start, and provides a broad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students. The students will organiza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imple elaboration, points out that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 in to cultivat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exists some problems, and provides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better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 student will provide the new idea.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organization;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entrepreneurship consciousness; employment concept
1 高校學生會組織的概念
高校學生會組織作為高等學校組織結構必不可缺的一個部門,實則是在黨委領導及團委領導的帶領下組織起來的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學習進行評檢的組織,是學校與學生連接的紐帶橋梁,本著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原則,通過舉辦一些活動或社會服務,團結全體同學,增強同學知識涵養及生活素質培養,促使同學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學生的群眾性組織。高等學校學生會的設立包括校學生會及院系學生會。
2 高校學生會的發展歷史
自1902年美國留學生社團的成立、國內第一個學生社團抗俄鐵血會的成立、國內第一個自然科學社團中國科學社、國內第一個全國性學生組織全國學聯的成立,到五四運動時期的以愛國救國為主題的大型聯合組織北京大學學生會、各地學生救國會、全國學生救國會等的成立,到后期衍生的小團體的組建新潮社、國民社、少年中國學會等的成立,再到國民時期進步青年學生為爭取民主與國民黨反動統治做斗爭的民治主義同志會、孫文主義大同盟,最后到新中國成立后學生民主協商選舉產生的學生會組織發展至今。高校學生會一方面是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組織,另一方面也是學生自己監督自己,自己服務自己的成長的熔爐,同時也是學校教育學生的得力助手,是為全校師生提供無償服務的部門。
3 高校學生會組織的組織結構及部門職能
高校學生會的組織結構:主席團,秘書處,學習部、宣傳部、文藝部、體育部、外聯部、衛生部、女生部、紀檢部。每所高校根據自己的情況不同存在略微差別。
學生會主席團包括一名主席及若干名副主席,主席團具有最高任命權及審議權。主席團下除秘書處,設立各職能部門,各部門包括部長一名,副部長若干,干事若干名。秘書除是主席團下負責協助主席團決策工作的部門,在主席團與各職能部門之間發揮協調作用;學習部是提高學生學習意識、反饋學生學生學習方面建議及要求、管理學風建設、開展學習活動的部門;宣傳部是宣揚學校風采、樹立學校良好形象、探尋創意宣傳形式、通過海報、噴繪、主流媒體等構件新型宣傳及溝通平臺;文藝部是負責學校聯歡娛樂活動、大型聯誼活動、策劃文藝匯演比賽,為學生提供文娛才能發揮鍛煉空間的部門;體育部是組織學校體育活動、競技比賽、選拔優秀運動員、促進學生德育發展的部門;外聯部是聯系學校與社會的學生組織,為學生會開展各項活動募集資金、拉取贊助、尋求合作機會以保證學生會在資金、物品、人員等方面的需求;衛生部是保障學生宿舍、教室、食堂環境衛生及校園美化、綠化監督及管理的部門;女生部是關愛女生學習、生活、心理,為女生排憂解難、彰顯女生風采、維護女生權益的女生組織;紀檢部是監督校風校紀、維護學生生活、學習、活動公共秩序及安全的部門。
4 現今高校學生會組織在學生創業、就業意識培養上存在的問題
(1)高校學生會組織對學生創業、就業意識缺乏理論引導作用。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對于知識經濟發展迅速的現今是迫切的,在學校加強對學生創業、就業意識的理論知識培養的同時,高校學生會在學生創業理論知識的培養中應起到引導作用。然而部分高校的學生會組織由于建立的加強學生創業、就業意識制度落實情況較差,學生會相關制度流于形式,執行能力較差,制度管理成為空話,使得學生會成員消極辦公、態度散漫,最終演變成人心不齊、組織缺乏向心力,達不到在學生創業、就業意識培養中的引導作用。再有,部分高校學生會干部是由非民主、非科學、非公正的形式組建而來,由于無法深入學生內心,洞察不到學生對創業及就業理論知識的渴望的心聲,致使學生會干部領導學生會成員在開展培養學生就業、創業組織工作的進展難以實施。
(2)高校學生會組織對學生創業、就業意識缺乏實踐加強作用。實踐是最好的老師,理論知識固然重要,倘若與實踐脫節,那么再好的理論也只是紙上談兵。學生會作為社會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可以通過擴大學生對創業實踐方面的意識來培養學生的創業及就業意識。然而由于現今高校的學生會組織心思用在了其它地方,部分學生會成員為討實踐單位領導歡心采取各種手段,并且學生會成員與實踐機構之間,并不再是單純的工作關系,變成了腐敗的官場支配關系。學生會不能再擔當起為學生謀權益的職能,學生的創業意識及就業觀念的實踐加強作用得不到落實。
(3)缺乏創業、就業意識培訓的學生會組織部門或社團。學生會組織下社團活動是為了滿足學生的個人愿望及興趣抱負由學生群體自愿組成的組織形式。創業社團對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及就業觀念意識的轉換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然而有些學生會組織缺乏這樣培養學生創業、就業意識的組織部門或是社團活動,對于有創業抱負的同學而言失去了真正展示自己的平臺,也對有創業抱負的同學切斷了前往創業的道路。
5 對高校學生會組織創新性建設的建議
(1)加強對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高校學生會加強學生的創業意識首先必須培養學生在創新、艱苦及價值等方面的意識。高校學生會可以通過組織校內、校外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到創業,從而不斷積累創業經驗形成創業意識。對于校內實踐活動,高校學生會可以通過舉辦一些創造發明的專題講座、創造發明的作品展覽、創造發明的競技比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還可以通過成立一些創新興趣小組、各種學會等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再有通過組織學生參觀一些知名的創業企業家創業基地或是聘請他們舉辦自己的經驗交流大會,閱讀一些知名創業企業家自傳、著作等學習積累創業經驗。對于校外創業實踐活動,高校學生會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寒假暑假時間在不同行業進行實踐學習,為學生搭建創業的舞臺,增強學生創業的信心,激發學生創業的興趣。
(2)發揮學生會組織優勢。高校學生會組織處于社會與學生之間,起著至關重要的溝通、協調、組織作用。為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實踐能力,高校學生會組織應當以身作則,堅持理論、實踐、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思想,積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結合專業特點舉辦的實踐活動。為使學生會組織優勢完美發揮,學生會還應加強與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通過擬定合理的實踐計劃,與有關部門及老師做好溝通工作,做好學生實踐活動指導工作,完成學生實踐活動任務,保障參與實踐同學人身安全等工作。高校學生會還要組織好學生會工作制度的落實工作,完善學生會制度建設,發揮學生會的基層組織優勢,推進學生會工作的順利進展,做到在加強學生會組織建設發揮組織優勢的同時,將學生會打造成普五型學生會。
(3)提升高校校園文化品質,提高大學生創就業素質。學校作為傳播文化知識的殿堂,是學生充分吸收文化知識的地方。學生會作為服務學生、配合學校教育的學生群體組織理應完善學校教書育人的人文環境,從而不斷純化凈化學生的思想,充實師生的校園文化活動,加強校園文化特色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形象,為學生營造文化知識汲取氛圍。大學生的創業素質的培養也是學生會組織加強學生創業、就業意識培養的主要任務。創業素質首先從正確的創業觀念開始,學生會應從學生角度出發,為學校的創業意識培養提供重要參考。
(4)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樹立創業典范。高校學生會組織應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各方面的社會資源。為培養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強的當代大學生,高校學生會組織應當配合好學校做好組織創業成功案例經驗分享、創業知識大講堂、創業才能培訓等活動。對當代大學生的創業思維、創業所面臨的困難壓力、創業就業理念進行合理分析后進行交流互動,為待創業大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及機會,也為更好的營造校園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高校學生會組織作為學生與社會和學校的紐帶和橋梁,應當充分積極的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整合各方面的社會資源,對于學生創業資金的申請與獲得,充分及時的向學校及外界社會企業工廠進行有效協商,試圖通過學校的創業就業培訓、創業貸款、創業就業扶持、創業就業指導或是通過外界社會企業部門的支持來實現學生對創業和就業觀念的需求。
6 結語
高校學生會組織是為配合國家、學校、教師教育工作,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領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鼓勵學生關系國家大事,關心學生身體心理健康,維護學生正當權益的學生群眾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自我教育的組織團體。為了服務大學生專業性發展,高校學生會應在繁榮校園文化的同時,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及綜合素質的拓展,并憑借組織的橋梁作用積極尋找新支點,開展創業教育和實踐是高校生會創新性建設的必有之路。
參考文獻
[1] 韓帥.基于大學生就業需求 探討高校學生會組織如何提高服務功能[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3.11:38.
[2] 盛潔.學生會服務于大學生就業創業新職能的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9.10:60-61.
[3] 金政.高校共青團組織在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中的優勢與途徑[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3.4: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