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平 楊軍利

摘 要 在最新的航線運輸駕駛員執(zhí)照考試大綱中,新增了飛行計劃模塊。為了滿足執(zhí)照考試的要求,需要增設飛行計劃課程。該課程的設計應該以飛行計劃的制定為核心,以法規(guī)要求為依據(jù),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以達到課程設計的總體要求。通過教學方法的研究、教材的編寫、教師的培訓等以提高飛行計劃課程的教學效果,夯實學生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執(zhí)照考試通過率。
關鍵詞 飛行計劃 執(zhí)照考試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5.039
Abstract The module of flight planning was added into the Airline Transport Pilot-Airplane License exam syllabus.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exam, it'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new course of flight planning. The design of the course should be considered that the core of the course is flight plan making and the basis is the regulation, especially CCAR121. The research of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writing of book and training of teachers will improve education effect and the comprehensive applying ability of students. Moreover, it will increase the ratio of the license test.
Key words flight planning; License Test;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民航業(yè)的發(fā)展,航線運輸駕駛員的人數(shù)與日俱增。為了提高航空公司飛行員的航空理論知識水平,中國民航局飛標司進行了執(zhí)照考試的改革,提高了航線運輸飛行員的門檻。飛行學員首先必須完成國內私用執(zhí)照(Private Pilot-Airplane, PAE)、商用執(zhí)照(Commercial Pilot-Airplane, CAE)、儀表等級執(zhí)照(Instrument Rating-Airplane, IRA)以及航線運輸駕駛員執(zhí)照(Airline Transport Pilot-Airplane, ATA)的理論考試方能進入航空公司進行大型運輸機商業(yè)運輸。因此,執(zhí)照考試的改革,對于飛行學員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2014年民航局對私用駕駛員執(zhí)照考試進行了大綱和知識點的調整,并更新了考試題庫。從知識點的內容和數(shù)量來看,私照是變簡單了,但由于更新了題庫,對于大多數(shù)飛行學員來說實際上是更難了,所以現(xiàn)在學員中通過了商照和儀表等級執(zhí)照而私照未通過的比例越來越大。2014年7月民航局公布了航線運輸駕駛員執(zhí)照考試的新大綱,并在2015年2月公布了和新大綱對應的知識點。這次航線運輸駕駛員執(zhí)照的改革主要是參考了JAA的要求,①并結合國內運行實際進行了修改,因此這次改革最大的特點就是科目劃分比較細,內容要求比較多,深度也增加了。為了滿足航線運輸駕駛員執(zhí)照的要求,我校將調整飛行技術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方案,增設了飛行計劃等幾門課程。而筆者作為飛行計劃課程建設的主要負責人,在此從教學的角度探尋合適的方法以提高飛行學員的飛行計劃理論知識應用水平。
1 飛行計劃課程的設計
飛行計劃是指根據(jù)具體的氣象條件、機場和飛機的狀況,按照有關的限制和規(guī)定,計算確定可帶的商載以及完成本次航班飛行所需的飛行時間和燃油量。②從飛行計劃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制定飛行計劃需要用到氣象、航行情報、航圖以及性能等知識,因此這是一個應用型課程。該課程的總體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從圖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該課程的核心就是飛行計劃的制定,而基礎知識包括相關的規(guī)定(主要是CCAR121和ICAO飛行計劃表)、氣象信息和航行情報信息的應用、性能圖表的使用。對于飛行員來說,更重要的是飛行計劃的使用,因此要求飛行員必須能夠識讀計算機飛行計劃單并能夠理解在實際飛行中如何使用。為了滿足航空公司運行的需求和航線運輸駕駛員執(zhí)照的要求,需要飛行員掌握二次放行、ETOPS等特殊飛行計劃的制定原理及相關的實施要求。
2 飛行計劃課程教學的實施
2.1 教學方法研究
作為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型課程,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應用上,為了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根據(jù)筆者十年的教學經(jīng)驗,結合飛行學員執(zhí)照考試特點,給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建議教學過程中的課時分配大概為:三分之一的理論分析,三分之一的應用分析,三分之一的應用實踐。理論分析主要是分析法規(guī)要求及飛行計劃計算方法;應用分析主要是分析氣象及重要的航行通告等對飛行計劃的影響以及計算機飛行計劃的使用;應用實踐是指根據(jù)法規(guī)、氣象、航行情報等信息,綜合運用性能圖表制定完整的飛行計劃。第二,教學形式應該是課堂教學和課外作業(yè)相結合的模式。課堂上應力求學生能夠理解飛行計劃的制定方法及性能圖表的使用方法,故課堂上也需要做一些小練習。課外作業(yè)應該是對整體飛行計劃的制定,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確實讓學生掌握住飛行計劃的制定方法,可以采取分組的形式,不同組給出不同的題目,做完后在課堂上進行答辯講解。第三,課堂授課中以電子教案為主,同時可配合課堂教學開發(fā)網(wǎng)絡教學的功能,以增加學生課下復習的資料,或者建立類似于執(zhí)照考試的題庫,供學生課下檢測自己對內容的掌握程度。
2.2 教材建設
對于一門新的課程來說,選擇一門合適的教材至關重要。目前公開出版的飛行計劃教材很少,而且沒有一本是適合飛行技術專業(yè)的,因此學校需要自己編寫新的教材。教材的內容應該圍繞飛行計劃的制定來編寫,既要包含執(zhí)照中所有的知識點,又要有一定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更為重要的是,法規(guī)作為飛行計劃制定的依據(jù),一定要引用最新的法規(guī)要求,并指明法規(guī)條文的出處,以便法規(guī)更新時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修訂。其次,該教材也應該是飛行學員作為執(zhí)照考試的復習資料,所以教材編寫時內容應該有一定的廣度,盡量讓學生在該教材中找到相關知識的簡單介紹,比如氣象報文和航行通告的識讀,各種計算機飛行計劃單的樣例等。最后,教材中的解釋和引導部分應該盡量詳細,以達到學生能夠自學的目的。
2.3 教師素質
飛行計劃作為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型學科,對任課教師來說也是一種挑戰(zhàn)。目前我們學科組中能夠勝任該課程的教師太少,故教師的素質培養(yǎng)對于課程的開發(fā)與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該課程的任課教師應該有到航空公司實習的經(jīng)歷,了解航空公司的運行程序及飛行計劃在整個飛行過程中的地位,同時要知道飛行員應該如何使用計算機飛行計劃單。第二,任課教師最好具有地面高級教員執(zhí)照,因為只有經(jīng)歷過執(zhí)照考試的教師才能體會學生考執(zhí)照的難度,才能掌握住制定飛行計劃相關的理論知識,才能將執(zhí)照考試貫穿于教學之中。第三,任課教師應該通過各種途徑掌握執(zhí)照考試的動態(tài),包括題庫的變化,這樣教學中才具有針對性。第四,教師也應該多與學生交流,對執(zhí)照考試進行跟蹤,掌握學生考試中常遇到的問題,從而對教學內容進行查缺補漏。第五,學科組內教師應該多交流,而不是只顧上自己的課。通過開展各種專題討論,交流教學心得,傳達政策動態(tài),這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大有益處的。
3 總結
飛行計劃課程的建設對于飛行技術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具有重大的意義,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航線運輸駕駛員執(zhí)照的要求,另一方面從廣度和深度上提高了飛行員對飛行計劃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因此,合理的課程設計、合適的教材、正確的教學方法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對于該課程的建設與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
注釋
① 由揚,李姝.航線運輸駕駛員執(zhí)照理論考試改革初探[J].職業(yè)時空,2012.4:68-70.
② 劉曉明,蘇彬,孫宏.飛行性能與計劃[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