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利
摘 要:生物是一門視野開闊、內容豐富的學科,教材涉及了許多使學生感興趣的實驗與問題。在素質教育教學與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倡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提倡“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如何依據初中生個體的發展水平與特點,依靠生物教材的特色,使課堂教學活動豐富多彩,讓學生養成自主合作學習與探究的習慣,成為了當今初中生物教師共同探討與研究的重要課題。基于此,本文將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現狀入手,探討與分析分組合作學習在教學活動中存在問題以及解決方法,以期幫助廣大生物教師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生物;分組合作學習;實施策略;教學運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分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已經走入到了初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并被廣大生物教師運用到教學的各個方面。那么,何謂分組合作學習呢?分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能力的學習模式,是教師將一定的課堂教學任務,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最近發展區對學生的學習任務進行明確責任分工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遵循了“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以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能力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互動中使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幫助教師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合理分組選題,鼓勵學生質疑探究
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先天稟賦有所差異,因此,在初中生物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與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合理、公平的分組,確保每一組的學習能力是大體一致的,并確定學習任務的具體內容,明確每一位成員的角色分工,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一般而言,是將學生小組成員的人數控制在4到6人之間,然后重點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選擇學生感興趣以及富有談論價值的課題進行合作學習,課題可以是與學生生活相貼近或與大自然相貼近的課題。如,蘇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關于“植物根的生長”、“植物的呼吸作用”等都是比較好的研究課題。由于這些都是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話題,學生很容易參與到課題研究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質疑探究,積極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適時討論學習,提高的學生積極性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給予學習適當的談論學習機會,給予學生更多的參與機會,就能促進學生思維習慣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在大量的感知基礎上,組織學生及時地進行討論學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發揮小組成員的互補作用,不僅教會學生新知識,而且也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到其他小組成員好的行為習慣與學習方法,起到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目的。在小組合作中,通過不斷的談論與想象,學生能夠從具體與感性的題材中概括出具有一般規律的知識要點,最后總結歸納出具有科學性的結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執教“鳥類的生殖與發育”一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并講出關于鳥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過程,通過教學視頻或標本向學生展示鳥的生殖與發育過程,歸納與總結鳥生殖與發育的特性。這一過程如果只讓一位同學來進行概括與描述,可能存在著一定難度,而且回答也會不全面,如果讓學生以小組討論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也能夠揚長去短,共同提高與進步,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使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能得到一般發展,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能力以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的目的。
三、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最關鍵的因素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進而實現學生學習能力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初中生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求知欲烈等特征,他們對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渴望了解與學習,同時這也是培養學生思想品德、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分組合作探究學習培養的集體意識與團結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如,在教學實驗課時,教師在講解與示范實驗操作過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操作,并舉行小組比賽,對完成效果最好的小組進行獎勵,對完成效果差的小組進行統一懲罰,最大程度地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積極融入其中,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小組成員之間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教學任務是需要依靠大家一起完成與實現的,不能逞匹夫之勇,也不能存僥幸心理,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合作精神。學生也能在教師所營造的良好學習氛圍中,身心健康以及德智體美都得到和諧發展,進而有利于促進學生創新精神與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四、小結
總而言之,分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為主的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對于初中生物這種以實驗教學為主的學科更是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這種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吳雅勤.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1.
[2]王彩榮.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3]王瑞珍.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4]晉會麗.淺析分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4,24:134.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縣懷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