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松 羅列異 王景欣
摘要:本文從新媒體與傳統廣播電視融合的角度,探尋了一套新的網絡全景直播系統架構,并以“錢江潮”全媒體全景直播為例進行說明,研究成果為網絡直播開辟了新的直播方式,使得網絡直播在提供所需的直播內容的同時,真正實現了多角度,可交互等優質的直播服務。
【關鍵詞】 多機位;網絡直播;用戶體驗;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G4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c)-0000-00
1 項目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受到很大的沖擊,但是如果能夠將新媒體與傳統廣播電視進行融合互補,可以探尋一套融合發展,共建共贏的方案。
由于傳統電視受窗口期時間的限制,無法把更多的節目內容呈現給用戶,同時用戶只能被動地接受電視臺已經切換好的節目,用戶沒有選擇鏡頭的權利,更無法與節目進行互動。全媒體多機位網絡全景直播改變了這個命題,通過互聯網新媒體的技術和手段,不僅彌補了電視窗口期的限制,同時革命性地改變了用戶的收視習慣和參與性,用戶可以隨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鏡頭。通過新媒體的手段,呈現給觀眾豐富熒屏播放角度和方式,滿足觀眾個性化觀看需求。
2 項目研究的內容、關鍵技術與創新點
本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如下:分析現有全媒體網絡直播現狀;調研全媒體多機位網絡全景直播的應用需求;探討全媒體多機位網絡全景直播的整體解決方案和關鍵技術;搭建完成全媒體多機位網絡全景直播的整體構架,并實施應用。
研究的關鍵技術:高質量視音頻編解碼技術;網絡直播管控平臺技術;實時云轉碼及多CDN分發技術;多路視頻流合成技術及播放器實時切換技術;即時性與安全性的統一。
本項目的創新點:1) 改變用戶只能被動地接受,無法主動參與的傳統收視習慣,多平臺多終端網絡實時直播,實現用戶互動參與的收看,我的鏡頭我做主,體現用戶個性化需求;2) 突破傳統電視受窗口期時間的限制,播出窗口容納更多的節目信息;3) 多路視頻合成一路,在不提高網絡帶寬的前提下,實現多畫面實時收看和視頻互動,自由切換各角度的直播內容;4) 采用云轉碼技術,保證多種視頻格式同時轉碼、輸出,覆蓋PC、手機及PAD等多種用戶平臺,實現多機位同時輸出,極大提升了視頻的生產速度和直播速度。
3 項目研究的實施過程
3.1 實地調研分析階段
對全媒體網絡直播現狀及全媒體多機位網絡全景直播應用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討論和分析本項目的功能需求,確定總體架構解決方案。經過調研我們發現,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及智能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的日益增多,集團用戶網絡直播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因此全媒體網絡直播的需求不斷增長。另一方面,目前傳統電視受窗口期時間的限制,存在無法把更多的節目內容呈現給用戶,用戶只能被動地接受電視臺已經切換好的節目,用戶沒有選擇鏡頭的權利以及無法與節目進行互動等問題。
由此可見,如何滿足日益增長的全媒體網絡直播需求,如何在全媒體網絡直播環境下提供內容更加豐富,交互更加個性化的直播服務,是擺在每個媒體人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諸多的全媒體多機位網絡全景直播付諸實施反映了隨著多路視頻合成技術的規范以及云編碼服務的成熟,全媒體多機位網絡直播已經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速度,可以提供可靠的互動全景直播服務。
3.2 系統架構、技術研究階段
根據實際應用需求,研究本項目的系統架構,確定各個子模塊的概要設計,研究和解決本項目的關鍵技術,最終完成一套全媒體多機位網絡全景直播架構解決方案。為了更好地對業務進行支持,在這部分的介紹及實施上以“錢江潮”全媒體全景直播為例進行說明。
1、在錢江潮經過的五個主要觀潮點(依次為A大缺口、B鹽官、C老鹽倉、D蕭山觀潮城、)分別通有一條百兆電信專線,同時部署一臺在線編碼器;2、每臺在線編碼器分別接入該觀潮點直播車輸送過來的SDI直播信號(注:包括觀潮點各機位及航拍信號),同時通過RTMP協議推送 1.5M、720P直播視頻流至新藍網流媒體中心,由該中心處理輸出HLS流,分發至CDN(內容分發網絡),最終讓用戶在PC以及移動端實時觀看。3、此次直播信號包含15路固定機位以及1路航拍機位,直播內容支持PC端的時移精彩回看(注:手機wap及app端暫不支持)。
3.3 架構的技術特點和優勢
經過在“錢江潮”全媒體全景直播活動中的實施,基于全媒體多機位網絡全景直播架構的優勢逐步顯現出來。該服務有效地融合了廣電行業的實際情況、互聯網環境、用戶的具體需求,為全媒體網絡直播創造出一個內容更加豐富、個性化更強的直播環境,提高了整體網絡直播水平。
3.2.1基于多路視頻合成技術的應用
多路視頻合成技術早期是視頻監控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先在安防、指揮、航空等監控系統中獲得廣泛應用。多路視頻合成技術就是將多路視頻的每一個全畫面按照一定比例縮小后合成為一路視頻信號,然后再作為一路視頻信號,最后在高分辨率的終端以全屏或多窗口模式顯示,多路視頻合成技術作為一項新技術,它在網絡直播領域的應用較好地實現了多畫面實時收看和視頻互動,支持用戶能夠在各角度的直播內容之間進行自由切換。
3.2.2基于云轉碼技術的應用
另外,在視頻編碼方面,由于采用云轉碼技術,可以保證多種視頻格式同時轉碼、輸出,覆蓋多種用戶終端設備,實現多機位同時輸出,確實保障了視頻的生產和直播速度。同時云轉碼技術可以實現資源的調度管理和回收功能,能夠最大限度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避免IT資源的浪費。
3.2.3系統的高并發與高可用性
基于流媒體負載均衡技術的應用能夠平均分配客戶請求到服務器列陣,籍此提供快速獲取重要數據,解決大量并發訪問服務問題。而當服務器節點出現故障或者服務能力無法提供服務時,負載均衡技術能夠根據相應的策略選取其他合適的節點提供服務,從而保證了系統的高可用性。
4 項目研究的下一步工作
全媒體多機位網絡全景直播為網絡直播開辟了新的直播方式,使得網絡直播在提供所需的直播內容的同時,真正實現了多角度,可交互等優質的直播服務。
但是在實際操作和應用中,我們也發現存在的一些弊端,諸如數據安全性問題以及終端用戶系統差異導致的播放器兼容性問題等,這些問題還有待下一步工作來繼續完善。
5 項目取得的成果
1、搭建完成一套全媒體多機位網絡全景直播的整體構架,并已投入使用。